父母制造温柔陷阱,亲手把孩子送进……你还在“中国式”溺爱吗?

撰写 / ©

温晶

书包是每个学生的必需装备,教材、练习本、文具盒……小小的空间里装满了所需的学习用品。但就在最近,一位校长的做法却让书包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深圳的一所小学门口,正值孩子放学的时候。一名校长在送学生出校门时,坚持让家长取下帮孩子背的书包,让孩子自己承担重量,希望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制造温柔陷阱,亲手把孩子送进……你还在“中国式”溺爱吗?

这件事在微博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认为校长的教育方法非常好。但也有网友认为,虽然应该教育孩子的独立性,但是也要考虑书本太多、书包太重、孩子太小等实际情况,需要让书包减负。

而如今,这样的“帮忙”情况,却不仅仅出现在背书包这件事上。

著名的追星女孩杨丽娟,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并为了偶像辍学,开始疯狂追星。而她的父母,在劝阻女儿无效后,开始卖房,甚至卖肾,来帮助她实现追星梦。最后,杨丽娟的梦想实现了,她在2007年见到了偶像刘德华。然而,父亲却在第二天跳海自杀,其原因令人唏嘘不已。杨丽娟父亲在遗书中称,女儿参加歌迷聚会见到了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其遗愿是:“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

父母制造温柔陷阱,亲手把孩子送进……你还在“中国式”溺爱吗?

2017年8月5日,一家三口去美国旅游,因为座位没有在一起,孩子挨着一位日籍华裔乘客。在飞机起飞后,孩子就不断用语言骚扰邻座,甚至用脚踢人。邻座在忍让一段时间后,建议其父母管教孩子,但是这对父母却无动于衷。在骚扰持续了3小时之后,邻座终于忍无可忍。他激动地骂了孩子的父母,父母也进行了言语反击,之后又升级为双方扭打斗殴、互掐脖子。在飞机落地后,等待这一家的是美国FBI的海关执法人员

这两件事跨越了十年的时间,但是情节和结果却如此相似。实际上,这些事件都揭示了一个存在已久的社会现象——“中国式”溺爱

01 什么是“中国式”溺爱?

“中国式”溺爱要从“中国式”家长讲起。中国的大部分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又有过分溺爱、心灵施暴等行为——这就是“中国式”家长。而在“中国式”家长的特点中,居于首位的就是

“过分溺爱”。家长们将孩子的生活一手包办、让孩子“不操心”,以专注于学习、绝对不让孩子吃苦……这样的行为甚至会持续到成年,孩子永远生活在家长的羽翼之下。

而这种溺爱实际上可以分为四种:

1

娇宠

这种情况下,家长会将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有求必应。

2

包办

家长会将孩子的一切都进行全权安排。这种家长不仅替孩子做事情,而且代孩子思考,以自己的喜好、判断来决定孩子的倾向,甚至是未来人生。

3

过度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会将孩子充分保护起来。这种保护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们不允许孩子受到任何挫折和伤害,让孩子真正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4

纵容

纵容的情况往往发生在不良行为方面。父母因为不舍得训斥孩子,而选择不制止、不教育,甚至纵容不良行为。而这种做法实际上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久而久之,孩子的是非判断已经模糊,恶习则形成了。

这四种情况在生活中往往是集合在一起出现的,产生的影响力也是重叠的,我们需要寻找其根本原因,进而解决问题。

02 为什么会溺爱?

生物的本能

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威廉·汉密尔顿的研究表明,所有动物都偏爱自己的亲属,并愿意将大量资源单向地让与有遗传关系的亲属。家长们出于本能地将“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这是天性,也是人类的亲情之爱。

补偿心理

家长们往往会因为自己曾经吃苦奋斗而想让孩子们避免这样的遭遇。他们会把自己代入成孩子,希望以满足孩子的要求来弥补自己曾经的缺憾。

传统思想

在儒家思想中,亲情、孝道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血脉相承方面。所以,亲人之间的相互扶持、相互给予被看作是理所应当的,父母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付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大成人、获得成就,是众多家长的毕生夙愿。他们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在了孩子身上。他们帮孩子买车、买房、带孙子,其实是想通过自己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成功人士”。

自我成就感

中国的家长们经常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等你长大以后,我就能享福了。”他们期盼自己的感情和物质投资能够得到回报,希望孩子们能在自己的晚年尽孝,这种时候的成就感是他们想要得到的。

而有些家长,则是满足于被孩子需要的感觉。儿童因为在身体和心灵上处于弱势地位,家长们在满足要求时,会得到强烈的自我成就感。

隔代溺爱

独生子女政策造就了中国独特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和一个孩子。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老人在帮忙带孩子的时候处处小心,照料得无微不至,也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孩子。

03 溺爱会造成什么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溺爱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孩子会变得没有上进心。在溺爱的环境里,孩子可以任性地索取一切,并且不需要任何付出。这会让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生活不需要奋斗,从而意志消沉、得过且过。

其次,孩子会成为一个自私的人。被家长娇惯出来的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会考虑其他人的需要,只会用各种方法满足自己的要求。当进入社会,出现许多阻碍时,他们甚至会进行犯罪活动,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最后,孩子会变得过度依赖,没有自信。家长给予的强大保护伞给了孩子一个安全区,他们会认为离开家庭之后,自己就无法存活。最后,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地留在家长身边,成为“啃老族”,庸碌一生。

我们往往会重点关注溺爱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实际上,父母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溺爱对于家长们来说,最严重的也是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失去了自我。溺爱的父母将孩子视为生活的中心,甚至有的父母会在孩子上大学之后痛苦万分——他们仿佛已经失去了生活目标。

04 父母应该怎么做?

溺爱的影响力极大,波及的方面也很多,我们需要在教育方法上及时作出改变。

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在亲子之间,父母觉得自己应该对孩子的成长富有极大的责任,因此很容易按照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武断地改变孩子的想法。但是,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合作,是信任,是沟通。

父母和孩子是需要彼此成就的

在我们想要帮孩子做决定的时候,可以更多地了解他内心的想法。亲子之间需要说出各自的观点,孩子可以知道父母的用心,然后决定自己是否接受;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把武断的思想转变成温柔的交流。

统一教育方法

在有些家庭中,老人和父母的教育理念会出现分歧。老人习惯于溺爱,而拒绝父母让孩子独立成长的想法。孩子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摇摆,会形成模糊的价值观。所以,父母与老人之间需要充分沟通,统一教育方法。

老人因为生活时代的影响,价值观和思想不一定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父母可以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让老人意识到一味的溺爱是不可取的,适当的吃苦体验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给予足够的信任

防止溺爱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们总是害怕没有自己的帮助,孩子会犯错、会受苦。但是,

成长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我们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相信即使没有家长的包办,他们也可以自己独立地生活。

比如让孩子从小养成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习惯,可以是帮忙收拾碗筷、倒垃圾这种小事。再比如让孩子自己洗衣服、自己买菜、自己上学这种独立性的培养。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就可以做出巨大的改变。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将溺爱形容为“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这个陷阱外表温和而美好,以至于制造者和受害者都乐在其中,直到恶果出现后才追悔莫及。

溺爱从来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它绝对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我们需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获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健康、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1]杜学敏,杜敏佳.溺爱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7(03):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