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家庭教育误区,早点知道,就能避开这样的弯路

购买前可以先私信咨询万娘娘相关课程详情。推出春节课程优惠活动,欢迎订阅学习

万娘娘精品课程推荐(直接点击链接即可进行了解)


传统当中母亲应该是慈母,可是我们发现好多妈妈不再是慈母。在孩子的教育中,现代的孩子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等。他们对自己的角色有误区,作为父母要注意什么呢?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误区,早点知道,就能避开这样的弯路

家长教育的误区


1.定位舍本求末

  我们今天的家长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涵养智慧、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重规范轻道德。

  各位家长,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从老师和家长这里学到的是勤劳、善良,学会的是自强不息,学会的是好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样即便他今天的学习成绩不好,哪怕是倒数第一,您用不着替他担心,因为“才”的不足“德”完全可以弥补,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他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2.夫妻角色颠倒

  传统当中应该是慈母,可是我们发现好多妈妈今天不再是慈母。举例子,孩子犯错误,母亲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醒,“宝贝,这样不好,妈妈不喜欢这样”,然后警告:“你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第三步是忽视:“妈妈没你这样的孩子”;如果还不改,第四步是严重警告:“你要再这样,妈妈就告诉爸爸”,如果还不改,第五步叫威胁:“你等着,你爸爸马上就回来了”,还不改,女人最后做的事情就是告状。你不要伸手打孩子。男人要记得,老婆要告你妈妈的状有可能是诬告,但从来不会诬告孩子。所以清醒的脑袋应该知道,如果夫人告孩子的状了,男人一定对孩子要严加教育。

  传统文化中的夫唱妇和、夫唱妇随。父亲的职责就在这儿,所以慈母严父。

  爸爸打的时候孩子,妈妈装作没看见,等打完了再假惺惺地过来问候:

  “爸爸打你了?”

  “都是你告的状”

  “是我告的,我之前说过了没有,你为什么不听,以后要干嘛?”

  “听妈妈的话!”

  “对了,周杰伦早就唱给你听了,‘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可你不听。你看爸爸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回来你把他气成这样,这有杯水给爸爸端过去,同时叫爸爸不要生气,叫他来吃饭。”

  这就是女人在扮演书记和政委的角色,在调和着家庭的矛盾。今天的妈妈是这样的吗?不,回来之后说“宝贝,渴了,喝点水,饿了吃点饭,”然后盯着写作业,哪儿不对劲,动手就打“谁叫你这样写的”,啪,打上去了。你不但是母老虎,还是神经病的母老虎。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误区,早点知道,就能避开这样的弯路

  3.亲子辈分搞乱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在一个孩子12岁之前,你没有必要向他解释你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有些事你可给孩子一些选择的余地,但有些要他们做的事却只能以命令的方式而不能用提问的方式。一个孩子打小必须懂得什么叫服从,什么叫规矩,什么叫规则,否则你家孩子将来到哪儿都矫情。

  4. 家教奖惩不利

  奖惩不立,所以风化就败掉了,家风不好就完了。所以古人云“奖惩不立,则风化败”“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教妇初来,教儿婴孩;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忽视惩罚。忽视惩罚不行,否则,孩子将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第三次的摔倒。如果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他就很可能吸取不到教训——公平合理地处罚并没有什么错,不过惩罚要与所犯错误相关联——不要“秋后总算帐”,要与所犯错误的程度相当——不要感情用事。

  忽视奖励也不行。奖赏是对对方基本的肯定,每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满足此需要可以使个体产生更多的“力必多”,孩子对精神奖励的渴望胜于物质奖励,奖赏孩子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性的评价,滥用“赏识”是欺人自欺的自慰。

  5. 父母口径不一

  要对两口子一块对,要错一块错,千万不要一个对,一个错,小东西太聪明了,知道怎么去钻空子。当家长们毫不隐讳地在孩子面前为家庭问题争吵时,孩子们会感到迷惑,没有安全感;孩子会钻你俩的空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一定要团结统一,分歧要在私下里解决,要让孩子确信你们在家务活、日常杂务、作息时间以及禁止打架、偷窃、撒谎等规章制度上的意见是一致的;即使一方强烈反对另一方的某些观点,孩子在场时也应作出暂时的理性让步。

  6. 过多否定责备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别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看待问题,应该对事不对人,尽力避免说“总是”和“从不”,喋喋不休地指责孩子的缺点等于精神折磨,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宽容孩子尝试错误,对孩子的错指出并予以纠正,让他知道你相信他能按你所期望的做好,即使他这次没做对,不要动不动“你总是……”,“从来不……”,各位家长你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他才会认真听,改的越好。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误区,早点知道,就能避开这样的弯路

  7.过高期待成绩

  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态度不认真,那就错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态度问题,“他们就是不想好好学!”“对他说了多少遍了,他就是不听!”“怎么说也没有用”“狠狠揍了也不行!”……

  殊不知,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我们会发现有10%到30%的孩子存在着学习能力障碍。这是由于孕期不良环境,生育时早产、难产、剖腹产,人工喂养、隔辈抚养、过早教育、过度管教、缺乏室外活动、学习机会剥夺等原因造成的,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障碍、性格退缩、感觉统合失调等症状,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和治疗,而不是打骂所能解决的。

  一个孩子能不能高智商、读书成绩好不好有九个因素决定,即父母智力正常、远血缘通婚、母亲有性高潮、春季出生、母乳喂养、睡眠充足、勤于运动、体重适中、吃好早餐。这九个因素具备的越多孩子聪明的可能性越大。

  8. 不忍吃苦受罪

  今天很多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那就错了,因为古人的话现在读来犹在耳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英国有句话说:“不砸破核桃壳就吃不到核桃仁,不忍受学习的苦则得不到幸福!”。我们今天的记忆还不能移植,所以你不去下苦工夫,那些知识不会自动的跑到你脑袋当中来。

这么多“中国式”教育误区,细数一下你又中了几条?

与其焦虑的急得“乱投医”,不妨停下来,让一切回归到教育的本源,想想孩子的成长需求是什么,研究一下孩子的成长规律,即使不能马上找到解决办法,至少可以降低被误区引着走的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