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国重器123


咱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江苏吴县人

这首词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身处军营之中时所写的一首怀秋之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上阕围绕“异” 字来描绘景物,范仲淹将边塞的秋景与家乡江南秋天做了比较。

下面来分析一下这首词所描绘的意象:

衡阳雁,秋冬天凉,大雁南飞,至衡阳回雁峰而止。而作者此时仍需驻守边陲,无法回到江南,此意象传达给我们雁归而人不得归,心中所产生的

凄寒的思乡之情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马嘶,大风,羌笛(异族的乐器)的声音。

千嶂,层峦叠嶂,被屏障似的山峰环绕。群山阻隔了将士们回家的路途,此时又正值秋季,此景此声,让将士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边塞的荒凉。

长烟 落日 孤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但也意味着了无人烟。范仲淹驻守边塞,此时此景,正是日落最美的时间。但此时城门已经关闭,时不时还会传来号角的声音。以此说明了大战在即,局势紧张,突出了肃杀与紧张的氛围。

下阕围绕“泪”字来抒发情感,词人因何而落泪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

与“万”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心中的思乡之情。离家万里的乡愁与帐中独饮的孤寂,使得词人落泪。

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无功而返,不是将领所为,所以此时仍然没有回家的打算。思乡却不能归,矛盾冲突体现了词人心中的苦闷之情

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听觉以及视觉角度,呼应了前文日落之景。描绘了一幅塞上秋夜图。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理解这一句,需要联系当时北宋的国情——“重文抑武”,朝廷对武将不重视,导致范仲淹提出的抗敌策略与治边方案不被朝廷采纳。这是导致范仲淹无功无名的根本政治原因。侧面表现了词人因不被当朝者信任而产生的愤懑之情。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位如此有治国思想的爱国将领,生在内忧外患的北宋时期却不被重用。真不知道是北宋王朝损失,还是范仲淹自己的悲哀……


吾亦曾经少年


滢月斋,以女性视角解读古今文化,为你诠释不一样的世界。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具体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边塞的秋景;二是描写边塞将士们的辛苦;三是想到范仲淹见到此情此景,联想到自己人生经历,而产生了诸多感慨。下面将围绕这三点逐一进行分析。

一、《渔家傲·秋思》如何描绘了边塞的秋季景色?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前半阙描绘的就是边塞的秋季景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首诗词创作于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至庆历三年(1042年)这段时间,此时范仲淹被宋仁宗派往北宋与西夏的边关。每逢秋季,夕阳西下之时,当边关的号角响起,居住在北方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更衬托出边塞孤城的凄凉寂寞。生于南方的范仲淹,鲜有见过北方的秋季,但他依然以最简洁的文笔,勾勒出这一景象。

二、《渔家傲·秋思》如何体现边关将士的辛苦?

《渔家傲·秋思》的下半阙,描写的是边关将士的辛苦: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朝建立之初,就面临着来自北方辽国的威胁,边疆的防御尤为重要。此时党项族人李元昊又在宁夏起兵,建立西夏国,直接威胁着宋朝的边境安全,因此边境防守尤为重要,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驻军和相关经费。

除了边关吃紧,宋朝的将士们同样面临着另一个问题:社会地位不高。由于宋朝对武将的打压,他们的待遇和所能得到的关怀屈指可数,将领也不能同时间带领同一只军队,因此战斗力堪忧,又要面临与亲人长期分离之苦,将士们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他们的遭遇,范仲淹可以感同身受,还由此引发了很多的感怀。

三、《渔家傲·秋思》中如何表现了范仲淹自己的人生感慨?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范仲淹本人说起。范仲淹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父亲范墉去世得早,只留下他和谢氏孤儿寡母独自生活。好在范仲淹是个争气的孩子,懂得勤学苦读,最终在27岁那年考上了进士,成为一位官员。从小就立志于兼济天下的他,为官更是一直为百姓着想,为此他曾在兴化县重修堤坝。

但就是这样一位一心为公的好官员,却不幸卷入了当时的党争。范仲淹与吕夷简曾因郭皇后的废立而结下梁子,此后两人又因为政见不合而相互诬蔑,最终宋仁宗将范仲淹贬黜到饶州,他的朋友们也因此受到牵连,也都被降官贬黜。直到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宋朝与西夏之间的战事告急,范仲淹才被朝廷召回,戍守北方边境。

宋朝开国之初,赵匡胤为了避免此前朝代的藩镇割据,确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因此宋朝的文人地位特别高。但由于文人之间历来有相轻的痼疾,因此宋朝的党争也十分严重,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发起的变法之所以会失败,新旧两党的相互碾压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生于党争严重的范仲淹,也因和吕夷简之间的矛盾而仕途不顺。在他来到边关时,他已经是一位50多岁的官员,此时的他早已不再年轻,离家20多年,自己的头发早已花白,却没有建立多少功业。所以当他见到这些常年驻守边关的将士时,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因此感到分外感慨,因此才写下了这首《渔家傲·秋思》,借“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话,表达自己的感慨。

回答完毕,请采纳!


滢月斋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复杂心情。


老孙126962792


寄托思乡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