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勞動教育過好“三關”

勞動教育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作出安排部署,由上到下,全面深入開展勞動教育,繼續步入“快車道”。加強勞動教育的路上,務必過好“三關”,才能從淡化、弱化走向不斷強化。

加強勞動教育,要先過“生存關”。“勞動是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之本。不勞動者不得食,唯有勞動——無論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可以最為直接有效地解決這個基本問題。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闊步向前,脫貧攻堅全面高質推進,我國物質生產極大豐富,溫飽問題不再成為普遍困擾。加之社會變革的多方作用,社會上滋生了一些漠視勞動的不良現象,“啃老族”“月光族”“蟄居族”等概念幾度流行於網絡,特別是有些青少年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還有“高分低能者”,洗衣做飯等基本生存技能幾乎不曾染指,家庭勞動、社會勞動一概不問,一旦失去國家、父母的支持、照顧,就寸步難行,莫說追求好的生活,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保障,這種不勞動的發展形勢與傾向必須遏制。

加強勞動教育,要突破“價值關”。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勞動,歷代人民群眾厚植勞動情結,擁有一整套有關勞動的價值體系。“克勤於邦,克儉於家”“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如此等等,一系列古訓詩詞都在勸導警示國人,於家、於國,勞動致富,勞動興國。農耕文化與文明歷久彌新,無不根系勞動,工業時代、信息時代,勞動內容與形式隨之發生變化,但勞動內涵、意義與功用不會發生實質改變,只會與時俱進,繼續發展優化。勞動是一種價值取向,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需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養成習慣,固化為美德。

加強勞動教育,要邁過“榮辱關”。勞動光榮,自古皆然。而當今社會,不想勞動、不勞而獲等觀念有所抬頭,有些人追星泛化,痴迷遊戲,娛樂至死,貪圖享樂、崇尚暴富,居然振振有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實現良性運行,設若一方失力、乏力,即有個人關乎勞動的思想和行為失去平衡,甚至塌陷敗落。要多方並進、多措並舉,用“畫餅充飢”的懶惰事例警示人,用各級勞模、最美奉獻者的精神鼓舞人,不斷加強宣傳引導,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切實提升青少年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積極性、榮譽感,教育引導青少年報效國家,奉獻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