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把好“三關”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分享—

紅網時刻4月10日訊(臨武站通訊員 鄧武雲 李娜 胡志鋒)4月6日,臨武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利用清明假期,聯合轄區政府工作人員定點宣傳,通過發放宣傳單、樹立展板、現場講解、案例展示等方式,為社區群眾宣傳掃黑除惡知識,並發動群眾積極舉報涉黑涉惡線索,把好線索“摸排關”,得到群眾的一致點贊。

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臨武縣緊緊圍繞“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固本強基”的工作思路,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把好“三關”,依法嚴懲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落實見效。

該縣把好線索“摸排關”,出臺《臨武縣涉黑涉惡問題線索辦理暫行辦法》《臨武縣掃黑除惡線索舉報獎勵辦法》,建立了問題線索快速收集、移送、反饋機制。創新線索摸排方式,拓寬線索來源渠道,成立由縣公安局牽頭,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司法局、縣紀委監委等部門組成的打擊整治專項組,不斷拓寬線索摸排範圍,加大線索核查辦理力度。各鄉鎮各部門廣泛開設線索舉報平臺,建立舉報人獎勵、保護制度。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建立健全線索摸排機制,加強與公安機關的線索移交。縣掃黑辦共受理群眾舉報或上級交辦(轉辦)的涉黑涉惡問題線索86條,經甄別交辦核查線索70條、移送處理線索16條。

該縣把好重點問題“整治關”,縣委、縣政府結合臨武實際,把打擊重點對準把持基層政權、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強攬工程、欺行霸市、操縱經營黃賭毒、非法高利放貸、插手民間糾紛等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黑惡勢力,確保打準打狠、贏得民心。對重大案件,綜合採用掛牌督辦、專業化團隊辦理等手段,排除干擾阻力,推進案件辦理,堅決予以打擊。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縣依法查辦了“1·13”“4·9”賭博案,特別是“1·13”案,在市委政法委、市掃黑辦的統一指揮調度下,一舉抓獲涉案人員29人,繳獲涉案金額3萬多元、涉案車輛4臺、賭博工具1套,成功打響全市掃黑除惡第一槍。

該縣還把好依法嚴懲“法治關”,嚴把政策法律關,加強辦案指導,確保專項鬥爭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臨武出臺了《關於建立重大複雜黑惡案件會商機制試行辦法》,加強執法監督,統一執法思想和辦案尺度。縣公安局、縣法院、縣檢察院等單位分別出臺文件,建立掃黑除惡工作協作配合機制,並就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惡勢力違法犯罪案件辦理工作提出針對性意見,堅持法定標準,強化證據意識、程序意識。在“1·13”案的辦理過程中,各相關單位和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迅速推進,全面提升了部門協調機制的規範化、科學化和程序化水平,確保辦案質量與效果。

同時,縣委縣政府強力推進“摧網毀傘”行動,堅持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和基層“拍蠅”相結合,確保懲腐打“傘”與掃黑除惡同頻共振。縣紀委監委與政法機關建立深挖“保護傘”會商機制,出臺《關於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與政法機關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協作配合的辦法》,在查辦涉黑涉惡腐敗案件中,與公安機關同步立案、同步調查,堅持“一案三查”,對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一律實行優先審批、優先辦理、優先使用留置措施。

截至目前,全縣收網涉黑涉惡案件4起,收網涉惡團伙4個,扣押涉案資金5.4萬元,破獲各類涉惡案件12起,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3起,9名黑惡團伙成員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縣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涉惡案件12件30人,起訴涉惡案件11件47人;縣人民法院受理涉惡犯罪案件8件39人,已宣判7案34人,還有1件已開庭審理。2018年,臨武縣綜治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信訪維穩工作排名全市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