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抱團取暖,所以群體陶醉的事情你就別參加了

不要抱團取暖,所以群體陶醉的事情你就別參加了

不要抱團取暖,所以群體陶醉的事情你就別參加了

這是魔投譚的第024篇文章

本文約2050個字,閱讀需用5分鐘


官方消息是在4月8日,武漢正式解封,恢復正常,但實際的工作場景呈現可能還要一段時間的緩衝,甚至於在多數服務型企業,實際上是難得有訂單來支撐公司運營。

疫情結束後,會出現各種行業聯盟開始出現相互打氣,甚至於為了造就一面企業復甦的景象,在多數可以表現出熱情的大型活動裡,會有更多的報道出現。


不要抱團取暖,所以群體陶醉的事情你就別參加了


很早的時候,我就不喜歡“抱團取暖”這個詞,就像當初對於各種CEO訓練營抱有懷疑一樣,在我熟知的創業案例裡,只有弱者才喜歡去抱團成長,然後相互給予低價空間,自嗨接單,而普遍發生最多的是孵化器內部。


而疫情出現,其實在雲辦公、視頻會議、彙報交流等方面,其實是對整個創業公司進行互聯網化改造的一種新模式,之前也說過,作為項目創始人要看到,生產方式的變革會促進生產內容的改變,這是一波紅利。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發表了一個觀點,我極為認同:


疫情一段時間的一個重要反思。過去至少40%的會議都是在浪費時間,為內部低效的信息流通方式和不過腦子的豬隊友在埋單。


至少60%的出差都是在浪費時間,大部分事情你去不去其實屁影響也沒有,只是跑過去刷個臉,互相找個安全感,刷個存在感。


至少80%的商務社交和公開會議都是在浪費時間,一群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看不清本質的人一起刷存在感,比誰更糊塗、更沒腦子、更沒安全感,相互感染,群體陶醉。


疫情讓我們迴歸了事情運轉的本質,結果反而更好了,內心也更踏實了。


以前基本上去參加會議,只要在名單發現某某名字出席,基本都可以論調這個活動的重要性,而在疫情結束後的企業復甦環節也會如此,不要再想著在參加會議中真正獲取業務的進展,還有融資方式也是如此,有些路演天生就是舞臺,不要太當真,哪怕是知名投資人出席。


1


小公司別羨慕熱鬧


我自己對於初創公司的關注是一線接觸和一線反饋,特別是疫情期間,基本上每天都在跟創業者溝通,而講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看著很多公司在業績長虹,而是要站在小公司的角度去看自己的處境,一切都是現實所迫,所以那些被報道出來的熱鬧訂單,不要輕易羨慕,要下沉自己的觸角,跟社會需求接軌,讓自己的原有業務重新塑造,脫胎換骨。


不要抱團取暖,所以群體陶醉的事情你就別參加了


有些活就是需要靠辛苦才能獲得,甚至於說,開始計劃經濟的生活,這些都是要面對現實的考驗,除了武漢,大多數地區的復工已經開始了,雖然輸入病例每天讓人動容,但為了生活,為了企業運營,多數人都已經踏上工作的崗位,哪怕此刻還有風險存在。


典型的是,父母將孩子放在老家,獨自到城裡來做事,因為這些日子的耽擱是擾亂了整個努力人群的工作節奏,還有個別地區直接不收湖北人,目前只能開始在縣城裡找工作,房貸車貸不能停,所以工作使人快樂,也使人能夠安全的活著。


看過多數區域的政策扶持信息,對於非疫情需要的中小企業是社會多元化的創造者,其實是不夠明顯在企業端的輸入營養。


所以小公司不能看著那些大企業快速復工的時候,對於小公司的一切要開始縮減,因為企業類別裡,你是芸芸眾生裡的一個普通企業,在城市復甦的時候,個體力量是難以接收到實質性的改變,還是需要內部革新,所以你要把別人的熱鬧看透本質。


2


商業互吹需要現金儲備


普通家庭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現金儲備,才能對未來有希望,還有穩定工資收入來源。普通人的生活還是會一如既往的辛苦,即使是如普京大帝宣佈全國放假一週,然後工資照發,如深圳和重慶發消費券,都是一種緩解,或者說,這是一種經濟復甦手段。


不要抱團取暖,所以群體陶醉的事情你就別參加了


我一直認為,普通人的生活路徑要與經濟週期相反,越是市場熱鬧的時候,越要小心自己的錢袋子,比如前幾年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說實話,身邊多數有錢人是離場套現很快,而普通小白套牢的一溜溜。


初創公司除了強烈的融資需求以外,其他方面都要保持相對的安全可控,很多創始人在自我獲得某部分資金支持的時候,最喜歡乾的就是在鎂光燈下來一場淋漓盡致的商業互吹,集體陶醉的追捧,而在這些集體行為表現如烏合之眾的時候,在另外的一些機構身上,卻是獲得正常的商業訂單,“請你商業互吹”成了某些公司的商業模式。


經濟復甦的過程,絕對不會是一蹴而就,小公司的發展裡避免出現“商業互吹”的模式被利用,哪怕自己的掙錢辛苦,也是值得。


3


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實只有你不好


世界上很多事情很讓人捉摸不透,創業的時候,就是你融不到資,而你看不上的創業者已經融資開幹了,還有你以為別人比做的更差,其實只有你自己做的很差。


不要抱團取暖,所以群體陶醉的事情你就別參加了


無論是職業道路,還是創業道路,不會存在單一和諧的地方,不能說是各地都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而是說,商業競爭關係的形成就是需要激烈的碰撞才能出來真正的創新,才會一覽眾山小的產品壁壘出現。


不要被同行的訴苦來反推自己的優越性,也不要被同行的發展來懷疑自己的初衷,總之在複雜的商業環境裡,欣欣向榮是絕對的假象,而靜水流深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價值。


職場逆襲,創業成功,家庭和睦,身體健康···


這些美好的詞彙都被我用來祝福正活在在疫情之下的你,也只能是祝願如此,保持對自己的獨立人格思考,這一年是要拒絕時間浪費,畢竟2020年已經過去一個季度了。


---END---

不要抱團取暖,所以群體陶醉的事情你就別參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