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稿》線條形式構成分析

顏真卿以楷書著稱,然其行草書也可稱精絕,陳思《書小史》雲:“(顏真卿)善正、行書,結筆濃秀。”米芾亦言“顏魯公行字可教”,可見書家對顏真卿行草書的推崇與欣賞。

其中《祭侄稿》最能代表顏真卿在行草書法上的成就,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在《祭侄稿》中,將表達情感的訴求與行草書體本身的自由性相結合,使這幅作品呈現出豐富的視覺空間效果和多樣的形式美感,成為後人極力追求和效法的目標。

粗細不同

魯道夫·阿恩海在《藝術與視知覺》中講到:“在紙面上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看上去就不像是位於紙面以內,而像是懸浮在這個平面上方的空間之中。”“按照視覺習慣,線條越粗,懸浮在半空的感覺更明顯。”說明用筆的粗細可在視覺上形成凹凸的空間感覺。

在《祭侄稿》中,有很多用筆粗重的筆畫,筆畫厚實是顏真卿用筆的特色,字的形體也看起來豐滿圓潤,如圖一所示的字例。

《祭侄稿》線條形式構成分析

圖一

關注書法臨帖幫 免費閱讀更多優質內容

此外,在顏真卿激昂情緒的驅使下,用筆速度也是極快的,除了一些用筆較重的筆畫外,在《祭侄稿》中也有一些較細的筆畫,表達出道勁有力的

線條美感,如圖二所示字例。

《祭侄稿》線條形式構成分析

圖二

有較粗的筆畫形成的外凸的空間感,有向外擴張、膨脹的感覺,由較細筆畫形成的內凹的空間感,在視覺上有一種被壓迫、擠壓的感覺。這種不同粗細的點線與背景的關係是:

外凸形的空間,以點畫為形象較為凸出,點畫外的空間為背景,所以形成渾厚飽滿,且向前浮凸的效果;內凹形的空間,以大面積的布白為形象,點畫凹入背景之中,所以內凹的形狀有向後隱退的視覺效果。

從用筆的角度縱觀《祭侄稿》,點畫交錯,婉轉翻覆,形成了一些立體感極強的空間,這些點畫既未全部浮於紙面上,也未全部沉溺於紙面下。

欹正曲直不同

美國希爾沃德·萊斯特·庫克在《向大師學繪畫》中說:“凡是帶有明顯的橫向線(水平線),通常表示著安閒、和平和寧靜;抖線在一幅作品中通常包含著運動;鋸齒狀線通常包含著痛苦與緊張;圓線與弧線則較為圓滿而完美。”

由此可見,人們在觀察不同形狀的線條時,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行草書的書寫要求流暢而富有節奏感,在富有節奏的書寫中點畫線條多呈現出欹斜、平正、險絕等不同的效果。在總結中國書法關於空間審美經驗和審美感受時,陳振濂在《書法美學》中言:

“我們從中發現了中國人的特殊性格:純粹的散亂空白無法則,他們不屑一顧;純粹的整齊空白太死板,他們不感興趣。他們的理想是散亂中的整齊,介於均勻與散亂之間的中間層次:勻稱。有法則,也有變化。”

為了達到上述的介於均勻與散亂之間的勻稱,也就是中國書法審美的最高原則“中和”的效果,需要處理好“平正”與“欹斜”、“險絕”的關係。

明項穆《書法雅言》《中和》章雲:“正能含奇,奇不失正,會於中和,斯為美善。”若過度追求“奇”,則不得不犧牲漢字既定的造型,並對其進行大幅度的變形扭曲,使得欣賞者的視知覺無法還原其漢字的原形,則奇中失正;相反,若書家能根據視知覺的美感要求,對漢字形狀稍作動態空間的適當變化,而欣賞者根據視覺思維能順利地將其還原為該字的原形,則能達到正能含奇、奇不失正的“中和”。

我們仔細觀察《祭侄稿》後發現,“欹斜”、“險絕”較之於“平正”的形式更加複雜,在線條上更容易營造出動態變化之美,將線條分佈在稍微偏離橫軸與豎軸基線時,字形就會在二度空間的紙面上,呈現出三度空間的立體感,如圖三所示字例。

《祭侄稿》線條形式構成分析

圖三

虛實不同

行草書法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筆畫間的牽絲映帶。牽絲映帶把筆畫間的內在聯繫充分地表現出來,氣勢連貫流暢。有實連者,也有意連者,這就有了筆畫映帶的虛實。

一般來說一個行草字的完成,可謂是虛實同步。牽絲映帶具有輔助筆畫的作用,筆畫連接時,牽絲與筆畫若交錯雜亂而破壞美感時,應採用虛連的方式,牽絲映帶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另外,根據美術心理學之“群化原理”中的“類似原則”“指畫面中富於變化的許多部分,其容易統一者必須在變化中具有類似的要素,如此才能結合出有組織性的畫面來”,一幅書法作品中的點畫具有類似的形態、大小、方向等要素,才能算是一幅比較統一協調的書法作品,這是書家在揮毫中、能在變化中呈現出統一性的重要條件,也是形成書家自己獨特風格的主要視覺條件。

由虛實不同的牽絲映帶的運用,可以看出多字相連的一種群化狀態和字字獨立、筆斷意連的一種分化狀態,字體形象在這種視覺上的群化與分化狀態,除了具有動態的線條美感外,還產生了獨立的字體形象與連續字體形象相間的形式構成的節奏感。

在《祭侄稿》中,多牽絲連筆的字,有兩字相連、三字相連,更甚有四字相連的,如圖四所示。

《祭侄稿》線條形式構成分析

作品全篇跌宕多姿,充滿動態氣勢之美,在視覺空間上,由多字相連的群化狀態與字字獨立的分化狀態的相間出現形成了無法比擬的節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