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治水”向“優水”邁進 來看看羅湖流動的美

實現“治水”向“優水”邁進 來看看羅湖流動的美

上天入地、滋潤萬物,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今年我國世界水日的主題是“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提醒著人們節約用水,加強水資源保護。

羅湖依水而建,水繞城而行,水系發達,素有“一半山水一半城”之稱。有“深港水缸”之稱的深圳水庫,還有仙湖、洪湖、東湖、銀湖四大湖。此外,全區還有總長超過76公里的20條大小河渠,深圳河、布吉河、蓮塘河、清水河……水賦予了羅湖流動的魅力,也滋養了轄區居民向上的活力。

推進防汛防疫和復工復產工作落實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如今正處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保民生用水安全輸送、保排水通暢穩定達標、保基礎設施運轉正常、保在建工程有序復工……羅湖區水務局統籌推進防汛防疫和復工復產工作落實。

在防汛防疫方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防汛工作進行強調和部署,在強降雨期間及時啟動24小時值班制。同時,持續做好水務設施運行和河道管養工作,對轄區供水企業、水庫、泵站、河道溝渠進行現場安全生產及防疫巡查督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700多公里排水管渠運轉正常,各項工作有序運轉、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未出現突發異常情況。

在復工復產方面,為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支持工作,羅湖對各在建項目項目部、企業逐項檢查,指導參建單位做好防疫保障工作,目前各納管企業和參建單位已嚴格落實體溫監測、人員進出登記、口罩佩戴等措施。

減汙、控汙、治汙多項工程圓滿完成

水“優生”,萬物才能“優生”。為了持續鞏固提升水環境質量,羅湖區推出源頭減汙、中端控汙、末端治汙的不同“課時”,多項工程圓滿完成。

在源頭減汙方面,統籌推進現狀零散、獨棟建築物小區和城中村排水管網改造等工程建設,2019年已完成115個小區和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改造小區管網131.35公里,完成率100%。

在中端控汙方面,全面梳理轄區雨汙排水管網缺失、破損等問題,啟動市政排水管網查漏補缺建設工程,針對性採取工程整治措施,完善市政雨汙分流管網28.69公里;完成9條暗涵整治工作,治理長度為27.59公里。

在末端治汙方面,全面協調推進5個泵站、2個水質淨化廠。其中,草埔2#泵站及大小坑臨時泵站已完工,百鴿籠泵站完成汙水泵站主體工程建設,東門泵站已完成泵站試運行工作,寶安路泵站已完成主體結構工程,洪湖水質淨化廠建設工程已完成一期通水,建成全市首個出水穩定達地表水準III類的大望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

天藍、水清、岸綠、景美構建生態羅湖

為了讓轄區內百餘萬常住人口享受到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生活環境,羅湖區在黑臭水體治理、入庫支流消滅劣Ⅴ類等方面“下足料熬靚湯”。

在黑臭水體治理方面,持續強化區、街道、社區三級河長作用,全面推行“廠、網、河、庫”一體化管理模式,推進“清四亂”“五清”專項行動,加大巡查執法力度,及時查處涉水違法行為。

目前,深圳河(羅湖段)、布吉河(羅湖段)等5條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水質已不黑不臭。此外,羅湖也已完成羅雨乾渠、高澗河、大塘龍明渠等7個小微黑臭水體整治。

全區全部入庫支流已消滅劣Ⅴ類,主要入庫支流正坑水和梧桐山河均達地表水Ⅲ類。根據市生態環境局一週一測數據,深圳河干流及其支流斷面2019年水質全年同比改善50%以上,轄區20條大小河渠已納入日常專業化管養。

目 標

A

進一步對標“十個全覆蓋” 羅湖水環境邁向“提質”

2020年,羅湖以“2020年底,圍繞深圳河(羅湖段)考核斷面達到地表水V類,全面消滅劣五類水體,建成較完善的雨汙分流管網系統;全面推進排水管理進小區,推動羅湖區水環境從旱季達標到全天候達標轉變,開工建設10公里碧道,實現長制久清、水清岸美”為總體工作目標,以實現水環境質量全面鞏固提升為目標,進一步對標“十個全覆蓋”,實現“治水”向“優水”邁進,創新開展河湖長制工作,推動節水型城市建設,高標準推進碧道建設,加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加快推進智慧水務建設等工作。不僅要“治水”,還要“優水”。為營造親水樂水、舒適宜居的水生態環境,推動工程治水向生態活水、產業興水、市民樂水轉型升級,促進治水治產治城相融合、生活生產生態相協調,根據深圳市2020年水汙染治理成效鞏固管理提升年工作部署,羅湖對標“十個全覆蓋”,提升城區環境品質。

目前,通過實施河道治理、截汙納管、箱涵截汙、管網完善、暗渠清淤等工程措施,全區河流域內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2020年,羅湖將計劃實施水汙染治理工程項目12個,計劃完成投資約2.26億元。其中,包括碧道建設項目4個,開工建設10公里,正本清源改造項目4個等。

B

解決城市供水 “最後一公里”問題

民生事,無小事。優質飲用水關係到千家萬戶的飲水安全和老百姓的身體健康,羅湖今年也有不少大動作。

為讓居民喝上“放心水”,羅湖區啟動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工程,計劃利用未來3年,對全區約463座二次供水泵房設備進行提標改造,保障居民用水水質及供水安全。目前,該工程已基本完成前期準備工作,進入招標階段,計劃2020年底前優先開工一批水質及供水安全存在隱患的泵房。

在城市排水“最後一公里”問題上,除了一手抓建設,還得一手抓管理。對此,2020年,羅湖區推進排水管理進小區項目,計劃年度投資5000萬元,對轄區的小區、城中村開展排水管理進小區首次進場及日常運維管理。同時,推進小區正本清源鞏固提升、建設海綿設施等,提升小區環境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