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西武1979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但是明朝最初的都城是南京,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以后才将都城迁到了北京,而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著名的“乞丐皇帝”。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小时候受的苦太多啦,就不想让他的孩子在去经历。因此,他对儿子们的投资一点也不吝啬。他最器重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朱标,一个是燕王朱棣。不过,朱元璋对他们培养的方向不一样。他对朱标是按照太子储君来培养,因此,给他安排了宋濂当老师。不仅如此,朱标二十二岁的时候,朱元璋下令所有政事先过太子。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蓝玉为常遇春妻弟。他希望朱棣成为优秀的军事将领,故朱棣的岳父是徐达,把他封道离战火最近的北平。如果朱标不死,朱棣是不会造反的。首先没了由头(清君侧),其次朱棣与朱标是亲上加亲,他们是亲兄弟,徐达的女儿为燕王妃,常遇春的女儿为太子妃,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妻子,上述这些人都是明初的淮西党。其三,实力悬殊,如果蓝玉等在世,朱棣造反不会成功。可是天不遂人愿,朱标还没继位就去世了。朱元璋于1398年6月24日去世,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建文帝在朱标去世以后,被朱元璋册封为皇太孙,朱元璋去世以后继承帝位。他即位初期,就要削藩。削藩本来没错,但建文帝理应考虑怎样处理后续的一些事情。在朱棣造反之后更应该果断处理,而不是优柔寡断。朱棣攻入南京之后,发现了一具被烧焦的尸体,已经无法辨认。后来的郑和下西洋据说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明代宗朱祁钰——北京西山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以后任用宦官王振,服从王振的会一路攀升,不服从的或杀或贬。当时明朝北部由蒙古的瓦剌部,时常骚扰明的北部边境。王振劝英宗御驾亲征,群臣都表示反对。英宗的理由听起来也没毛病。我爸爸(朱瞻基,常年随朱棣出征)、我爷爷(朱高炽,虽身体肥胖,不善奔跑,但箭术精湛,善于守城。在靖难之役中守北平,起关键之作用。)、我曾祖(朱棣)、高祖朱元璋都是打过仗的人我为啥不行?于是后来他就成了瓦剌的俘虏。朱祁钰临危受命,任用于谦守卫北京,瓦剌总是捞不到便宜,朱祁镇不仅能吃,而且会撩妹。瓦剌部的首领也先觉着在不让他走,我们这些单身狗就没法活了,便将朱祁镇放了回去。朱祁镇被朱祁钰软禁数年,通过夺门之变获得政权,将朱祁钰软禁,后来朱祁钰神秘死亡被葬在了北京西山。


文史辩论谈


其中朱元璋葬在了南京,是明孝陵。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代宗朱祁钰,死后以亲王礼葬于玉泉山,宪宗即位后恢复帝号,将陵墓扩建成帝陵,位于今天玉泉山下的景泰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