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出身显赫,千古贤宦

想到宦官,大家脑海里大都是魏忠贤那样的奸臣,或者油嘴滑舌的,深得皇上喜爱的形象。确实,电视剧中的宦官大都是这种形象。你可曾知道,有些宦官也是多才多艺的,也颇有政治才能。

《感巫州荠菜》:“两京作斤卖, 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 气味终不改“。

这是唐朝时期的一首诗歌,也正是唐朝宦官高力士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他被贬官之后仍旧忠心耿耿的心情,个中才情寓言纸上。他不如我们印象中那刻板的宦官形象,而是一个有抱负、有才能的有志之士。

高力士:出身显赫,千古贤宦

高力士家族背景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是唐朝潘州人。他的曾祖曾是唐初的高州等十八州总管,爷爷冯智玳、父亲冯君衡也是在当时名极一时的人物,可以说这一家族在岭南一带属于名门望族。但他们并不是岭南本地人,而是在河西那边所迁移过来的。

在公元436年,也就是北魏太延二年时期,北燕国君因国家被北魏所灭,举家逃亡到高丽。他儿子冯业就率领三百个人去投奔刘宋,但不幸的是途中风浪过大,不得已在中途留下,定居于今日所称的广东新会。

刘宋对这个冯业也颇为重用,任命他为罗州刺史,并将他封号,为怀化侯,就在新会这个地方落脚。冯业从南北朝开始,经到隋朝、唐初,一直是豪门望族。但好景不长,在公元694年时,有人上奏说岭南人有谋逆的倾向,虽然是诬陷之词,但古代君王对这类有谋反嫌疑的人一向是“宁杀一千”的态度,当时高力士的父亲就因此受到牵连,家族被抄

有一个幸运就是,虽然被阉,但当时十岁的冯元一因此免于一死,并被送到宫中服侍宫中人士

。当时正值武则天当世,这皇帝对冯元一的机灵甚为满意,但无奈其性格过于执拗。果然后来就犯了过错,被贬出宫。

宦官高延福见此人是个可造之材,便将他收入府中,定为养子,并为他改名为高力士。这高延福本就是武三思门下的一员,所以高力士小时候经常在三思家出入。脸熟之后,武则天就又注意起这个人来,在一年之后,就将高力士重新召见入宫了。

成年后,高力士也看透看人情世故,人也开始变得圆滑起来,因其办事谨慎、聪明伶俐,很快官至宫闱丞。公元708年,当时还是藩王的玄宗意图拉帮结派,图谋王位。当时的朝局为韦后专政,高力士在权衡之下却选择了后起之辈李隆基,为他出谋划策,并成为李隆基一派的中心人物

高力士:出身显赫,千古贤宦

高力士虽然是个阉人,但他却有独到的政治眼光,颇有大将之风。他的成功,绝不是老油嘴滑舌就能达成的。根据记载,高力士“善于骑射,一发而中,三军心服”,可谓权倾朝野,无人不服。

唐玄宗就位前曾发生两次宫廷政变,都与高力士有重要联系

第一次政变是景龙四年时,韦后、安乐公主以及各个支持武氏的一众人等被李隆基所诛杀,并将唐睿宗成功送上了皇位。李隆基因此举也成功成为皇太子。高力士在这个过程中全程都能参与谋划,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也被提升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成为太子身边的一位心腹。

第二次政变是发生在太极元年,此次政变为诛杀太平公主。高力士在这项事件中担任内给侍,正是这个身份给了他便利,并起着关键作用。后来唐玄宗因为高力士在政变中有大功,因此提升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

高力士:出身显赫,千古贤宦

上可管事,下可调节君臣矛盾

当时他的权力可以管制宫廷禁卫,又可掌管内廷事务,还肩负传达皇帝命令的重任。皇帝和朝廷众人都觉得他“传王言而有度”,办事利索,且有分寸。另外,在皇帝与群臣之间,他还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例如在姚崇初当宰相来面圣时,唐玄宗可能是因为精神不够集中,对姚崇的话没怎么理会,姚崇一见这情景以为皇帝不喜欢自己,惶恐不安,后自觉而去。这一过程高力士全部看在眼里,他深知这二人必定有误会。于是向玄宗进言道: “皇上您刚上位,这宰相进殿叙事,您应当面言可否,姚崇来进言,您不置可否实乃不可取,或会引起宰臣恐慌。”另外,又向姚崇解释皇帝心不在焉的原因,从此君臣之间再无疑虑。

在这些事上,高力士总是能为皇帝想得全面、周到,而不至犯错。对这种能力,玄宗也甚为喜欢,很是赏识,并言“力士当上, 我寝则稳。”可见高力士对玄宗来说有多重要。

高力士:出身显赫,千古贤宦

知可言与不可言,忠心耿耿,千古贤宦

高力士的职位用现在做比喻,那就是皇帝的贴身秘书。确实,玄宗很是信任高力士,朝中大小事都会与之商榷,并将小事全权交由他打理。这并不是说高力士就掌握了大部分的权力,主要权力还是在皇帝手上的,他不过是个助手罢了。

他能留在皇帝身边那么久,不是没有原因的,主要还是因为他很会看眼色行事,并揣度皇帝心意。

太子李瑛被废后,朝廷急需新的太子巩固朝纲。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因为之前受过武惠妃的帮助,正巧惠妃受宠,于是顺水推舟劝谏皇帝将惠妃的儿子李瑁立为太子。

但他却犯了个大忌。皇帝尚来不喜后宫与群臣勾结,他知道惠妃与李林甫关系匪浅,自然就不会立惠妃之子为太子。

高力士见此场景,便进言说,立太子应长幼有序,应立忠王李亨为太子。这就正好对上皇帝胃口,果不其然,很快,李亨便成为了当朝太子。但李林甫却很不满意这个结果,于是处处想法子刁难新太子,意欲拉他下位。高力士深明帝心,于是多番维护李亨,一方面皇帝也是站在自己这边,另一方面也保全了太子。

后来玄宗想要撒手政事,交于李林甫管理。但其实心中也不是想真的全然不管,于是就问高力士怎么看。高力士进言说“天子巡守,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感复议之者。”

意思是说天子的权力怎么能随随便便给别人呢,玄宗心里虽是开心的,但却怒斥高力士。

高力士自然是要给个台阶给皇帝下,连忙说:臣狂疾,发妄言, 罪当死。一句话就将皇帝怒火熄灭,又给足了皇帝面子。

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仓皇出逃,后来又发生了马嵬驿兵变,按历史来说,这其中的主谋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太子李亨,作为拥护太子的能将高力士应该也有参与其中。当时军人将杨国忠一派杀光,找到了政变的负责人,并想要杀掉杨贵妃。皇帝原先是不肯舍弃美人的。但高力士及时劝谏: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 岂敢自安?

高力士:出身显赫,千古贤宦

唐玄宗深思之下还是听从了高力士的建议。在这次政变中,高力士的角色是权衡太子与皇帝利益的人。在太子那边,他推上一把,又在皇帝这边露上一脚。可谓是高明至极。

直到后来,太子即位,玄宗时代已成过去,高力士也不再是朝廷重臣。他们二人,一直都是相互扶持的,而高力士及时实在玄宗遇难时刻,也没有想要逃跑的心思,忠心耿耿到最后退出这个时代。

后玄宗驾崩,高力士在遇赦还京的途中闻此噩耗,竟也悲痛万分,最后呕血而卒。可见主仆情深。

结语

高力士的一生,是辉煌的,也是悲惨的。被阉的命运可悲,但后来受到皇帝重用并得以施展抱负,也算是了了一些遗憾。千古贤宦,当属高力士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