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实行分封制四百多年后诸侯才开始造反,而刘邦分封制才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河苦


周朝的分封制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认为是比较完美的制度。但其实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周朝自身实力不强,无法靠自己一国之力治理诺达的疆土。周朝能灭掉商朝也是钻了空子的,当时商朝主力都去平定东夷了,都城朝歌守备力量薄弱。所以等周朝大军打到朝歌时商纣王只能武装奴隶来抵抗,结果奴隶临阵倒戈了,商朝就败了,但商朝的遗族在中原地区和山东等地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实力的,周本来就是一个小国,没有实力完全吞并这些地区,所以不得不实施分封制。

周武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是姬姓宗室、上古君王后裔、灭商功臣等等。为了安抚殷商遗民,周武王还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夷分封为诸侯来管辖商人,不过周武王留了一个心眼,在武夷封国的周围又安排了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三人,合称“三监”,监视武夷以防其犯上作乱。

周朝能灭商朝很多其他部落也是出了力的,若周武王取得天下后不分封这些部落也于理不合,所以说到底还是周朝实力不足,无法独自掌控那么大的国土,才实行分封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且周初边境的夷狄实力很强,中央无法顾及四周边境,只能靠加强地方军事力量来抵抗夷狄,但如此以来就导致封国实力越来越强,处于中央的周朝实力越来越弱,到东周礼乐崩坏后,周天子再也没有能力管辖各诸侯国。

不过在春秋战国诸侯乱战前,西周也是发生过诸侯叛乱的,而且就在周武王死后不久。武王虽取得了天下,却只当了三年天下共主就死了,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尚幼,无法处理政务,就有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但这引起了“三监”的不满,毕竟大家都是武王的弟弟,凭什么你能摄政我不能。于是武夷就趁机拉拢他们并联合其他东方诸侯反叛周朝,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旦立刻率领“六师”前去平叛,结果并不意外,周公旦诛杀了武庚、管叔,放了蔡叔,贬霍叔为庶民,最终平定了三监之乱。此一战让周公旦看到了分封制的不足,随后他就将商朝遗民进行分割,周公旦的鲁国分商民六族,武王弟弟康叔封的卫国分商民七族,周成王的周国分商民十族,剩下的为宋国,此举稳定了周朝的统治,使得西周延续了两百多年。

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一个无比强大的秦朝,却被自己的小儿子胡亥两年内败光了国家数百年的基业,秦朝灭亡。后来刘邦建立了汉朝,吸取西周和秦朝的教训,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既分封诸侯国,又设立郡县。但这与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周朝的分封是多层分封的,诸侯下面有卿大夫,卿大夫下面还有士,并且有相应的礼乐制度约束他们。到了汉朝,是一层分封的,诸侯王直接统治封国,拥有较大的权力,而且礼乐制度早在东周时就崩坏了,更何况几百年后的汉朝,没有了约束诸侯等实力强大后都会想着坐到皇帝的位置。刘邦当皇帝后也知道封国对中央是个威胁,所以他接连灭了所有的异姓诸侯王,但他没有收回这些封国的土地,反而还将这些土地封给了刘姓宗亲,自以为自家人就不会有威胁了,可谁知在皇权的诱惑下,没有亲情。所以几十年后西汉就遭受了“七国之乱”,而周朝却可以通过繁琐的制度和完善的分封体系稳定几百年。


风尘讲历史


时代不一样了。

打个比方,一百年前你要是有10亩地,那就是全家不愁了。现在,你有10亩地,能干什么?

分封制也是一样的。

周朝的时候,人口不是很多,交通也不方便。别说全国大游行了,就是出门十里,也不一定能回得了家。在周朝,你知道一个词叫“国人”不?只有居住在城里的人,才是国家的人口。山野之间的,那叫“野人”,而野人是不受国家管辖的,抓住了也是当奴隶。

这样的局面,你要想搞郡县制,压根没有条件。把自家的亲戚分封出去,划一块地给他,反而是扩张国家的土地。即便后来打起来,打赢的一方也没有能力把对方灭国,只能签约、要点好处。

而到了汉朝就不一样了,经过周朝800年的发展,野人、戎狄,基本被同化了。出了门,也不用担心迷路了,黄金周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大江南北旅游了。何况还有秦国行使了郡县制的例子,你看,还是可以搞的嘛,虽然他没搞好,咱们修不修不就行了。

分封制,已经不适合当时的时代了。国与国之间,不再是打一下就停止了,而是随随便便就能灭国了。秦始皇灭六国、项羽纵横天下、刘邦灭异姓王,这些功绩都是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

既然能一统天下了,为什么还要把那么大的地方封出去?你说?

刘邦的时代,经过多年的战争,朝廷的力量比较弱,但他把外戚和功臣捆绑在长安;清除异姓王之后,分封了同姓王,让几个刘姓王爷镇守地方。这样相互制衡,维持稳定。他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等到经过“文景之治”的汉武帝上台,有钱、有粮、有兵、有将,那些藩王是什么下场?“国除”“抵罪”......


温乎


提问者所说的刘邦分封才几十年显然不是指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叛乱,大概其应该是指的吴楚七国之乱吧。那么,为什么周天子分封数百年之后才出现诸侯造反(造反似乎也谈不上,实际上矛头指向周天子的军事行动并不多,或者说很少,基本上还是诸侯之间的攻伐、吞并),而刘邦分封仅仅过了几十年,后世子孙们便有人开始造反了呢?



首先是历史背景不同。周天子分封之前,夏、商时期一直就是方国林立,各自为政。作为所谓中央政权的夏、商,实际上也只是处于相对或绝对优势地位的大方国而已。各方国之间并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臣属关系,即诸侯尊夏后、商王为天下共主,纳贡、称臣。但是,行政上并不受夏、商管辖,最多也就是大政方针接受夏、商指导而已。对于这种指导,是全盘接受还是阳奉阴违,各方国自己有很大的自主权。周武王灭商后,对诸侯进行了重新洗牌,重新分封了许多姬姓诸侯和一些异姓诸侯。但是,实际上对于夏、商时期中央政权与诸侯方国原有的这种关系并没有作出太多改变。因此,周天子及其分封的诸侯,并没有后来那种大一统的观念,周天子自身实际管辖的地域也仅仅只是周天子的直属领地。周天子吞并诸侯、或者诸侯取代周天子的愿望都不强烈。



刘邦的分封不同。刘邦的分封是在大一统的秦政权出现之后,是把原本一个完整的国家,分出几个郡给某位刘姓诸侯王作为封国(之前的异姓诸侯王实际上也是同样的情形)。这样的封国,名义上是国,实际上还是汉王朝的行政区。对于诸侯国,汉王朝的中央政权是有管辖权的,而这个管辖权的直接体现就是由中央政权向各诸侯国派驻国相(当然,还有更下一级行政区域郡、县的行政官员),主持行政工作。只不过,不同时期诸侯王和国相的实际权力配比有所不同,分封初期诸侯王的权力更大一些而已。因此,汉朝中央政权对于诸侯国是有实际管辖权的,汉初的诸侯王在封国之内虽然拥有较大的实权,但是却受到了中央政权不同程度的管理和掣肘的。为了取得更大的权力和利益而反叛、以期自己能够取代中央政权统治者——皇帝,对于诸侯王而言是有重大利好和实际意义的。同时,大家都姓刘,都是刘邦的子侄后代,诸侯王是有取皇帝而代之是有宗法理论基础的。



其次是封国的实力不同。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在春秋战国大规模相互吞并发生之前,实际上封国的面积是非常小的。周初的封国面积,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实际上各封国的面积都非常小的,因此才有了八百诸侯之说。即便周公旦摄政后,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诸侯封国的面积,但各诸侯封国的实际面积依旧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在分封制的大前提下,诸侯方国内部往往还要进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的内部分封。因此,诸侯国实际上实力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足以与彼时的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对抗。更何况,众多诸侯国之间还存在一个平衡问题,没有谁敢公然站出来挑战周天子的权威、打破这个平衡局面。这一切直到周平王东迁、诸侯大规模互相吞并、周天子实力衰弱之后才慢慢改变。但是,在没有形成一家独大之前,依然没有谁敢公然站出来让周天子下台。



而刘邦分封之时,各封国的面积都是非常大的。以刘邦庶长子刘肥封地而言,齐地七十三城尽归齐国。其侄子吴王刘濞的封地也非常之大,直到海边。汉初,各诸侯王的封地的总面积实际上占据了全国的一半。这是周天子分封分那些诸侯们所无法相比的。因此,汉初拥有广袤地域、强大经济实力的诸侯国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和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实力。



再其次是中央政权对待诸侯国的态度不同。周天子分封之后,与诸侯国长期保持相安无事。周天子既不想吞并诸侯,诸侯亦无力取代周天子。直到战国时期,诸侯相互吞并到仅剩七国,周天子几乎沦为摆设。但是,因为各国实力总体均衡,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仍然有一定利用价值。强大的诸侯国依旧没有威胁到周天子名义上天下共主的地位。直到秦国成为一家独大之后,形势才最终改变。



但是,汉朝不同。刘邦是鉴于异姓诸侯王叛乱、政局不稳,这才以自家人取而代之,非刘姓不王。但是,刘邦死后不久,同姓诸侯王的弊端就已经显现。不仅严重影响中央政权的财政收入(诸侯国财政自入腰包,不用上交中央),拥有强大经济实际并实际拥有军队的诸侯王也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的稳定(以齐藩为主,诸侯国军队参与诛灭诸吕时,齐藩及众诸侯国的实力已经强大到让后来的汉文帝寝食难安了)。因此,自汉文帝起,汉朝中央政权便已经开始着手削藩,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实力。首先是增强国相权力,继而又削弱诸侯王对封国军队的控制。没有了行政和军队的控制权,诸侯王基本上就只能任人宰割了,这也是后来诸侯王们反叛的原因之一。



此外,吴王刘濞发动吴楚七国之乱还有一个偶然原因。汉景帝还是皇太子之时,因为口角,一气之下竟用棋盘砸死了吴王刘濞的王太子。杀子之恨,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汉文帝在位时,对于诸侯王的削弱尚属于温水煮青蛙,加之吴王刘濞还需要时间积蓄实力,并不敢过于放肆。汉景帝即位后,听从晁错之言,开始对诸侯王大规模动手。刀已经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加之杀子之恨,刘濞反叛也就在正常不过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时代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

周朝分封诸侯以及诸侯混战

在周朝那个年代里,因为生产力低下以及四方夷狄侵略的缘故,周朝无力管理偌大的领土和抵抗侵略,因此必须分封诸侯,一者诸侯可以继续层层分封管理领土,二者可以帮助周朝地域四夷的侵略,继而开疆扩土。四百年后周王室实力衰退,已无力威慑四方诸侯,因此强大的诸侯开始相互攻伐,吞并弱小的诸侯国,再数百年后,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生产力得到释放,强大的诸侯国有了实力可以管理和吞并更多的领土,再经过数百年的征伐过后,诸侯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秦国有了实力一统六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国家。


汉朝的分封诸侯以及诸侯造反

秦朝的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但诸侯的势力仍然暗存,诸侯借助秦朝的苛政引起农民起义的时机推翻了秦朝,在这其中,刘邦发现了农民的力量,而持续的攻伐使得诸侯实力大损,借助农民的力量的刘邦打败了各大诸侯,建立的了汉朝,为了早日结束战乱以及维护统治,刘邦不得不分封一些有功的异姓诸侯,同时为了遏制住这群异姓诸侯不得不分封大量刘姓皇室困住这群人,同时以大部分国土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的力量,等到有了实力碾碎异姓诸侯时,就碾碎异姓诸侯,碾碎异姓诸侯后,等到有实力时再撤掉所有的皇室封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诸侯反应过来了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是所谓的诸侯造反,非是愿意,而是不得不为,但此时大势在汉,汉朝在继承秦朝的遗产时也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成功的建立起了稳固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国家。



总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时移世易,此诸侯非彼诸侯,此王朝也非彼王朝,自然过程和结果都不一样了。



达达说历史


这就要好好研究一下,分封制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很多人理解分封制,就是皇帝把自己手里掌握的土地分封出去,造出一堆大大小小的诸侯。这样理解好像没毛病,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至少周初封建的时候,远远不是。

我们在大一统的传统中过习惯了,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的理解可能跟它最初的意思并不相同。

夏、商、周,上古三代,名义上也是大一统,但天子只是天下共主,对各个部落、各个方国、各个诸侯国,并没有直接的统治力。欧洲封建社会,有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之说,三代亦然。不是天子不想管,而是实在管不到。这还是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发达,通讯手段过于落后,对于“广土众民”的中原大地,只好采用分而治之的间接统治方法。

这也就是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所说的:“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不是天子不想直管,而是管不过来,只好分封诸侯镇守之。

例如,武王伐纣,灭了殷商,但是对于殷商遗民,并不能直接管理、统治,还是要封殷商的王子在殷商故地。先是武庚、“三监”,后是宋、卫,都是分封殷商遗族或者同姓诸侯在那里世代镇守。

而很多地方的分封,只不过承认个既成事实,纳入到纳贡体系里来,维持表面的“礼法”罢了,关起门来,人家就是自成一体的独立王国。

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封建,实际上是开拓性质的。天子把哪位诸侯封在某处,并不见得是那个地方已经处在天子的治下,而是划定个大概的范围,有本事你自己去占好了。

封到封地的诸侯,有本事的能渐渐做大,没本事的,就可能经营不下去了。上古三代,中原是”华夷杂处“的环境,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并不是“四夷”就只处于四境,而是就在中原诸侯国之间的缝隙里,跟华族居民犬牙交错。周天子尚可以被犬戎攻灭,何况诸侯国?卫国那位玩儿鹤的卫懿公,不就是被狄人灭了国?为什么春秋的时候齐桓公提“尊王攘夷”可以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就是因为当时诸侯国面临的最大的威胁,还并不是彼此兼并,而是在蛮夷的洪流面前如何生存。燕国也是差点被灭国,就是赖齐桓公才得以保全。本来带领各诸侯国应对蛮夷的责任,应该是周天子的,但是东周以后,周王室衰微,就由有力的诸侯负起这个责任了。

说到这里,回到题目本身。首先,周实行分封制后,诸侯并不是四百多年后才造反。其实刚刚分封了,诸侯就造反了,就是“三监之乱”,周公还亲自东征,后来西周的历代周王都没少征伐。但是相对于后面的诸侯乱世来说,这个频度的确少得多。这一方面是史料记载得比较少,另外就是,刚刚分封的很长一段时间,各个诸侯国之间亲缘关系比较紧密;各国都还只是在自己封地周围开拓,并未直接接壤,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直接冲突;而当时诸国直接的威胁并不来自彼此,而是蛮夷之国。

可刘邦分封就不一样了。其实何止是刘邦分封,在之前的项羽分封就已经是了。那时候中原地区已经开发比较成熟,这个时候分封,相当于战国的延续,各诸侯国间直接冲突,利益当然难以平衡。项羽分封完十八路诸侯,马上就有人造反了,还不是后来得天下的刘邦,而是齐国。刘邦分封也不是几十年后诸侯才造反,他当皇帝的时候,异姓王就已经该反的、不该反的,都被他整得差不多了。文景时代对付同姓王,武帝时还要用“推恩令”最后定局。

时代已经不同了,经过战国厮杀、秦并六国,统一的帝国开始成为稳态,这个时候再搞分封,就是逆潮流而动了。

说白了,上古三代分封,要么是承认既成事实,要么是开疆拓土。周初封建最为典型,也证明了在开拓期,封建制度卓有成效。而当中原地域已经开发相对成熟,这个时候搞分封,就都是从自己已经可以直接管理的郡县中设置封地。一个是封的反正还不在自己手里,一个是从自己兜里掏出来的都是肉,这是有本质不同的。

在开拓进取阶段,分封制非常有效;一旦天下定鼎,分封就不符合郡县制下大一统帝国的利益,就要被翦除了。这就是为什么从秦汉开始,封建制虽然屡有反复,但逐渐不再成为主流的原因。


轩辕十四Rex


之所以说,同样是分封的周朝和汉朝,一个能够安稳持续四百多年,才出现内乱,一个却只坚持数十年就开始作乱,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时代性质不同了,这才是他们最根本最核心的区别,那么他们的时代性质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了呢?


首先,周武王姬发建立起的周王朝,他虽然说是王朝,但是主体还是以部落首领形式的一种松散联盟罢了,当然他的这种联盟相对于之前的商朝,更多了一层血缘纽带来维系,但是本质上他们还是以一种联盟共主的模式存在,而之所以这种并不牢固的联合能够持续很久,是因为在那个时期,部落氏族的实力还不是很强,无法依靠单个实力进行绝对的一统,并且这种形式的联合普遍为人所接受,成为了一种习惯,而且在那时候这种分封还算得上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是随着个体部落,诸侯的实力不断地兼并,强大,自然周代商,其余诸侯代周,而随着这种思想的盛行,也促使诸侯势力更加的膨胀,壮大,当单个实力足以强大到一统的时候,自然人的思想就会发生转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还算先进的分封制已经成为一种落后的代表,尤其是在秦始皇一统之后推出的更加先进,更符合统治者心理的郡县制之后,分封制就完全成为了过去,这也是后来无论是项羽的分封,还是刘邦的分封都无法长久的原因所在了。


另外,当统一的思想深入人心之后,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就再也无法接受这种国中之国的分封制度,在更为直接有效的郡县制度面前,分封无疑是一根横亘在帝王心中的一根刺,不除不快,所以说,原本的分封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相互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只要你名义上听我的,时常供奉,必要时出兵维护我就可以了,而到了汉朝分封则是,我不放心你,你也防备着我,你一心想要费除掉我,我也想要不破不立,拼死一搏,自然这种分封是得不到长久的,而且也是为时代所废弃了。

所以说,二者出现不同的主要原因还是时代不同了,原本先进优秀的制度但他并不是就适合后面的发展,毕竟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的,总有更新更好的东西来替代之前的东西,而一位的复古,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现实无情的鞭挞,毕竟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走的。


历史微探索


这问题很好,也值得说道说道了。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中国五千年来循序渐进生产力提高的过程,和制度的沿革变迁的问题。

西周的时候,因为社会生产力地下,中央既没有集权的基础条件,也因为刚从商朝过来没有中央集团的思想温床,所以分封制自然而然。



当然了,西周初期还是有发生过叛乱的,著名的就是三监之乱,但是三监之地是殷商后裔,所以这个叛乱不算典型例子。

因为西周初期,土地广袤,人口稀少,周王室分封出去的诸侯主要任务还是提高生产力,发展人口,扩大地盘。领地内和领地周围都有蛮夷虎视眈眈,各诸侯互帮互助还来不及,更没有那个闲力气去叛乱。



再加上周公的宗法制、礼乐制,能分封出去的诸侯非亲即故,而且诸侯城池不能大于天子的三分之一。

还有春秋后期之前,文化不下庶民,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因此也缺少以惑乱天下,彰显自己为己任的游说之士,社会方面需求较少,政治环境宽松,自身实力受限,因此缺少大规模叛乱的诱因。

等到了西周末期,东周初期,周幽王残暴,引发了王室内乱,可是即便有诸侯参与进来也是战队派,并没有明张目胆欲取而代之。



等到了春秋战国,离周朝开国已经四五百年了,社会生产力飞跃性的提高,社会矛盾凸显,中原内部便开始互相攻伐。

总结一句东周乱世,那就是吃饱了撑的。

大家有钱有人了,差的就是继续扩大地盘。

因此才有了战国纷争,最后秦国一统。

等到了刘邦的时候,因为秦始皇急功近利,一举废除了分封制,采用了郡县制。



俗话说,千年的制度,百年的王朝,分封制在周朝已经实施了七八百年。秦朝想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结果反倒是自己倒下了。

后来接手华夏神器的刘邦,采取了前朝的教训,又加上消灭项羽的时候许诺下的功臣,因此采用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结合,也称郡国制。



但是此时民智已开,社会生产力也趋于一个时代的巅峰,再加上统治阶层的内部不团结,刘邦立国十几年就有异姓王纷纷作乱。

到了汉景帝的时候,之所以会爆发七国之乱的是有种种原因。而此时的分封制已经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并不是一项可以是适应西汉社会的政治制度。

到了后来,汉武帝之后的皇帝也意识到了这个。所以很有的出台的各种政策,限制了诸侯国的发展。


世浪翻袖中


题目所说两项都有问题,周武王去世后不久就有人反叛,四百多年后的是普遍不尊周王而已;而刘邦分封也不需要几十年,他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造反了,当然,这些异姓诸侯王也是被刘邦逼的。

周武王的分封

周朝能够灭商,是钻了大空子,当时商朝主力军队在东方平定东夷,朝歌守备力量不足,帝辛(即商纣王)武装奴隶御敌,结果奴隶倒戈,商朝就这么败了。

商朝败了,但实力还有,商朝遗族河南河北和山东地区仍有巨大影响力和实力,周人没有足够的实力骤然吞并这些地区,所以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选择回师镐京,并实行分封。

周武王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姬姓宗室、上古帝王后裔和功臣,如将太公望(即姜子牙)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等等。

这之中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为了安抚商朝遗民,周武王分封帝辛的儿子武庚,让他管辖商人,但在这个商国周边,周武王还安排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合称“三监”,监视谁自然不言而喻。

实行分封制,目的是维持周朝的稳定,毕竟单以周部落的实力,根本无法统御那么广大的土地,灭商之时,也有诸多部落出工出力,不分封实在说不过去。而且当时夷狄的力量也很强大,周朝需要加强地方军政实力来抵御夷狄,在当时的交通环境下,中央实力难以顾及四方。

事实证明,这种制度非常适合周朝的社会环境,周朝的领土因此迅速拓展,只不过周边诸侯的土地扩张,实力增强,居于中心的周天子反而实力衰退,这就是后来诸侯都不鸟周天子的原因。

周公的完善

在诸侯普遍造反之前,其实周初就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反叛。

周武王克商后三年就去世了,继位的周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这引起了“三监”的不满,武庚趁机联合他们以及其他东方诸侯,起兵反周公,是为三监之乱,又称武庚之乱。

为了平定叛乱,周公亲率“六师”东征,最终成功灭掉四家,并进一步扩大战果,将周朝势力范围扩大至大海。

平叛后,周公对分封制进行完善,他首先与召公分陕而治,稳定住周族内部,然后对商朝遗民进行分割,周公自己的鲁国分殷民六族,周公弟弟康叔的卫国分殷民七族,成周分殷民十族,剩下的,也就是宋国。

对商朝遗民的分化,保证了周朝统治的稳定,周公还制定了与分封制相适应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这保障了西周两百年的稳定。

刘邦的分封

刘邦实行的并不是纯粹的分封制,而是郡国并行制,但有一点,在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关东基本就是异姓诸侯王的地盘,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齐王(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的封地个个都是连郡跨国,实力强劲,这是刘邦统治的极大威胁。

所以在刘邦的皇帝生涯中,主要任务就是削灭异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多死于造反,但是不是真心造反很难说,毕竟刘邦太过咄咄逼人了。

平定异姓诸侯王以后,刘邦也没有废除分封制,而是自以为得计的分封同姓诸侯王,但这种分封制,跟周朝的大不相同。

周朝的分封制有很多相适应的制度,但到了汉初,礼崩乐坏已成定局,礼乐制度毫无约束力,再加上井田制的崩溃、生产力的发展,更多的人腾出手来,还有周朝的分封是多层分封,诸侯国内同样有卿大夫的势力制约,而汉朝是一层分封,诸侯王直接统治封国制约因素少了,自然崩溃得快。


平沙趣说历史


周朝时期社会尚是以奴隶制为基础,当时社会生产力太低下,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将权力下放给诸侯,诸侯再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这就构成了西周的统治阶层。

早期周天子还是很有权力的,分封制也规定了诸侯们的义务:

即必须服从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四方,还要向天子交纳赋税,定期必须入朝觐见天子。

诸侯之间有什么冲突一般也会请周天子出面调停,几乎相当于一个大家长的角色。

而诸侯之间的造反冲突也远没有等到四百年以后那么久,同样对天子权威的质疑也不是突然爆发的。

比如周昭王时期,鲁幽公被弟弟姬沸所杀,自己当了国君。但西周实行宗法制,即嫡长子继承制。姬沸的作为是在公然挑战天子权威,但当诸侯们等待周天子的诏令时,周天子竟然不闻不问,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天子的权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力更是式微,但天子毕竟是天下共主,谁也不敢公然挑衅。后世的齐恒公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便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但他的目的只限攘夷而非尊王,只是打着周天子大旗占得大义的制高点,各诸侯之间对此也心照不宣,只是达成了一种上不得台面的共识。

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进行了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与周天子名义的天下共主不同,秦始皇是有真正实权的天子,天子的地位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提高,分封制也被郡县制替代。


等到刘邦推翻秦朝后,考虑到秦朝动乱时,皇族子孙手中没有兵马无法平乱,于是采取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共存的制度。

但刘邦的分封制和西周又有所不同。

西周所封诸侯除了宗室外还有有功之臣,但刘邦却规定非刘姓不得封王,所以汉朝的诸侯王都是刘姓子孙。但这问题就更大了,大家都是高祖子孙,凭什么天子就可以高高在上,诸侯就得俯首称臣?

就像项羽当初见到秦始皇时曾言: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这种心理的不平衡以及人的野望在诸侯国初立时就存在着。

总的来说,西周时天子主动下放权柄,而汉朝时君主专制,皇权至上。中央想集权,地方要自治,两边互相不对付又互相忌惮。矛盾终是越来越大,到了汉景帝时终于是爆发了七王之乱。


历史就在那里


首先,问题中的结论就有违史实。

长期以来,史书对于西周初期就有着不少美化之处。比如,《史记·周本纪》就说:“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以说明周初时的教化天下之功。但实际上是否真是如此?

考古学家们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找到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师旂(音旗)鼎。

师旂鼎的铸造时间是在西周初,属于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师,是西周军队官职名称;旂,是铸鼎者之名。师旂,是伯懋父手下的将领;而伯懋父,则是周成王时期的王室大将。(《西周史》许倬云 著)在师旂鼎铭文中,就记录下一件发生西周军队中的稀罕事情。

据铜器铭文记载,在周王室准备前去讨伐“方雷”时,师旂属下“众仆”集体“罢工”,都拒绝服兵役。师旂用尽了一切命令、威胁、恐吓等等手段,下属们都丝毫无动于衷,不肯从命。万般无奈之下,师旂只能求助于上级,向周王室执政大臣伯懋(音毛)父告发此事。

周王畿之地,居然有人敢煽动集体逃避“兵役”,这简直是等同造反!人人都拒服“兵役”,周王室还凭什么去打击异族恐怖主义活动?还怎么去镇压那些不听话的诸侯?所以,伯懋父一听到师旂的告发,大感震惊:这些目无法纪的顽固抗法分子,绝不可姑息迁就!他立刻给出批示,对于这些不肯服兵役的人,依法就应该——处以罚款!

集体拒服兵役,周王室的处罚居然如此之轻,已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是,更令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目无法纪的“众仆”们,居然连罚款也拒绝上交!师旂的命令,部下们都视若无物,这让他根本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之下,他只有再次向大将伯懋父求援。伯懋父听闻此事,对目无法纪分子如此冥顽不灵表示高度震惊,对此类不法行为予以最强烈的谴责。他严厉地指出,对这种拒绝服兵役之人,依法就应该驱逐出境!但是,现在正值国家用人之际,特地从轻发落、法外施恩,只要能把当初王室定的罚款上交,那就……算了!

周王室出征,居然有人敢逃避兵役,而且从铭文“众仆”分析,这还是一次集体逃避兵役的重大事件;不仅仅是拒服兵役,他们甚至连周王室开出的罚款也敢拒交!更加令人意外地是,伯懋父最终给出的处罚,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颇有些息事宁人的味道。

拒绝服兵役的“众仆”,有学者认为,应该通于“众附”,即指众附庸国。(《对西周铜器“师旂鼎”中的几个问题探讨》陈曦 著)所谓“附庸”,是指那些领土面积狭小的方国。说是“国”,实际上也许就只是一座城。《孟子·万章下》:“不能五十里,附庸于诸侯。”这意味着,师旂鼎所提到的“众仆”,实力甚至连最低等级的诸侯国都不如。但是,“众仆”们却因王室的徭役负担过重,敢于联合起来,公然抗命、不听从周王室调遣!

从周武王到周公旦再到周成王,周国“国父”、“国叔”所推动建立起来的分封制(封建制),运行才不过几十年。因为《史记》有“成康之际,刑错四十年不用”的说法,很多学者因此质疑师旂鼎的年代,把它定在了西周中期。但是,师旂鼎中伯懋父在成王时期的其它青铜器铭文中也时常出现,那么它属于成王时器当然更具说服力。

成康之际,连小小的附庸国都敢公开违抗周王室法令、不听从调遣,那些势力更为强大的诸侯国,调动之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师旂鼎的铭文,真实地反应出西周建国以来,周王室权威每况愈下的残酷事实。

所以,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制实施了不到几十年,中央集权都已经遭遇到来自分权势力的挑战。只不过,西周王室应对这种挑战是采取容忍退让的策略;而西汉皇室则采取了更加激化矛盾的对抗策略。这就是西汉“七国之乱”陡然爆发的原因,并不是西周分封制比西汉分封更加高明。

然而,即便西周王室如此容忍退让,到周夷王时,仍然出现了“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的现象(《史记·楚世家》)。这表明,天下诸侯方国已隐隐有不臣之心了——而此时距离西周分封制的建立,也不过才一百多年!

因此,西周不过是因为有了“刑错四十年不用”的光环效应,让后人对西周教化之功更为仰慕;但社会和历史有其本身固有的发展规律,不会因朝代的不同就出现差异。所以,不会出现西周分封制维持了四百年而西汉分封制仅维持了数十年的本质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