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一部被嚴重低估的抗戰電影。


我們都知道,豆瓣上超過6分的電影算是基本合格,超過7分的是佳片,8分以上的才算好電影,9分以上那就是鳳毛麟角了。

許鞍華導演的新片《明月幾時有》目前的得分是6.9分,從得分來看算不上是佳片。但關於這部電影,我不能同意豆瓣的評分。


明月幾時有:一部被嚴重低估的抗戰電影。


1941年日軍入侵香港,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在半島酒店簽署投降書,香港淪陷。

就在這個時期,一個22歲的中學女教師,在香港組建游擊隊,和日本人抗爭了三年零八個月。他們印傳單、炸橋樑、破壞工廠…他們收集的情報甚至送到了英美盟軍指揮中心,影響了太平洋戰爭進程。

這個20出頭的姑娘名叫方蘭,江湖人稱“方姑”,因其神出鬼沒、來無影去無蹤,多次在日本憲兵隊的搜捕中化險為夷,又被稱為香港女俠。


左:真實的方姑 右:周迅飾演的方姑


如果把這個故事交給林超賢導演,我相信會拍出一部熱血澎湃的抗戰電影,會很好看,也更符合大眾的期待。

但我要提醒大家,這是許鞍華導演的作品。許鞍華不是林超賢,也不是吳宇森,她是《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的許鞍華,她是獨一無二的許鞍華,她絕不會給我們一個精彩但俗套的故事。


許鞍華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段關於許鞍華的描述:許鞍華讓我們相信生活是善意的,溫情的,悲涼的,感人的,有趣的,勤勉的,寬容的,詩意的,悄悄的,日復一日無聲的,在她的電影中,我們找到了生存的力量。


許鞍華用大量生活細節,來展示戰時香港人的生存狀態。

比如,茅盾先生是方姑家的租客,因為要撤出日佔區必須離開香港。方姑的媽媽,是個很雞賊的老太太,為了避免房租損失,她拿著兩塊綠豆餅去挽留茅盾夫婦,在發現挽留無果時,老太太毫不客氣的把綠豆餅端走,還丟下一句:反正你們也不吃。


日寇入侵香港


[郭濤] 飾演 [茅盾]


[葉德嫻] 飾演 [方媽媽]


再比如,戰時香港的婚嫁。按習俗婚禮上有一個儀式要撒米,但媒婆說:人都沒米吃,撒什麼撒,免了!

婚宴上沒有酒也沒有肉,就連白米飯都沒有,一人發一個蛋糕,吃完就走人。酒店經理還在一旁暗中觀察,以防賓客把筷子碗碟偷走。


這些充滿煙火氣的細節,讓方姑從普通人一點點變成英雄的過程,真實可信。

但這樣的“真實”,讓觀眾有些無所適從。因為多年來,我們的“英雄教育”主要來自於兩套體系,一套是我們的革命英雄體系,一套是好萊塢電影的個人英雄體系。在這兩套體系中,英雄都應該是視死如歸、大義凌然、上刀山下火海的樣子。

但許鞍華的電影顯然不會接受這種模式化的英雄,她隱忍剋制的講述方式,決定了這部電影的“反英雄”結構。


[彭于晏] 飾演 [劉黑仔]


在《明月幾時有》中,方姑的英雄事蹟很日常。就像是電影中由葉德嫻飾演的方媽媽所說:連一隻兔子都不敢殺,你敢去殺日本人?

許鞍華用大量的細節去交代,一位22歲的中學語文老師變成香港女俠的心路歷程,這完全不符合好萊塢的三幕式商業電影的原則,使得觀眾感覺劇情散亂,沒有線索,難以接受。


特別是電影的結局,許鞍華採用了“反高潮”的結尾。母親入獄,游擊隊出動,偵查地形…最後,方姑為了大局放棄救援行動,讓觀眾在期待了一個多小時之後,看到老母被日軍槍殺的悲慘結局,這真的讓人挺心塞的。

但這也正是歷史的真實,當年方姑為了保存游擊隊的實力,確實放棄了營救老母的行動。而在抗戰勝利後,方姑游擊隊的成員也回到各自的街區、工廠,繼續自己普通人的生活。


這部《明月幾時有》在豆瓣上遭受惡評的另一個原因,是周迅、霍建華、王菀之、春夏…的表演被網友們嚴厲批評。

但坦率的說,以我個人的觀影感受來說,我並不認為有那麼大的問題。只不過和葉德嫻、梁家輝這樣的老戲骨相比,確實有較大差距。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梁家輝,所有人都知道梁家輝演技好,但他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好,只要給他一點點時間,一點點鏡頭,他就能牢牢抓住觀眾的心。


我曾經不止一次在推送裡對讀者說過,烏鴉不是一個影評人,我只能算是一個話癆的觀眾,給大家提供一些私人的觀影建議。

我並不苛求讀者與我的觀點一致,就像是這部《明月幾時有》,你們有拒絕它的理由。但我想提供一個視點,讓大家可以放下一些被好萊塢電影培養的習慣,如果你用更寬容的眼睛,去看一部許鞍華的抗戰電影,或許你也能和我一樣喜歡上它。


在《明月幾時有》的各種版本的電影海報中,我最喜歡下面這一幅。在藝術化、浪漫化的語境中,月亮應該是柔美、光潔、閃耀的,但海報中呈現的是一個真實的月球,佈滿了坑坑窪窪的環形山…它不完美,但真實。


英雄究竟是怎麼樣子?許鞍華試圖告訴我們,他不一定高大,背脊不一定堅挺,陽光不會勾勒出他偉岸的身影。他從我們身邊走來,可能是你的二大爺,可能是你刻薄的上司,慵懶的同事,或者絮絮叨叨的鄰居,甚至有可能就是你本人。

方姑的媽媽,是一個斤斤計較的老太太。她不懂什麼民族大義,她也不會慷慨悲歌,她只會把一袋米小心翼翼的倒進米缸裡,不灑出一粒。

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際,當這樣一個老太太,走上刑場,慷慨赴死的時候。我想,這就是許鞍華的愛國主義,這也是能讓我們動容的愛國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