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金像獎,不要也罷

“史上最沒人關心的一屆”金像獎昨晚頒獎了,整個朋友圈,居然都看不到幾條與之相關的消息。

金像獎的凋敝,是香港電影日趨沒落的大背景的寫照。

而金像獎年復一年地在港人“本土精神”的幌子下自娛自樂,也讓人對它越來越失望。

這樣的金像獎,真的還有繼續頒下去的必要嗎?

這樣的金像獎,不要也罷

又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明月幾時有》獲最佳影片

昨晚,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了。

但如果我不說,你可能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吧?

“香港電影已死”,這個話題真的已經說了好多年,多到,現在我們都不願再談它了。

如果說前些年大家還在關心香港電影到底死沒死,怎麼死。那麼現在,大家連它是不是死了都早已不太關心了。

畢竟,整個香港電影工業,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的香港電影,更像是內地龐大電影市場的一個依附,為之提供人才和技術。但是拿得出手的作品,每年就只剩下金像獎上提名的那可憐的幾部。

這屆金像獎提名出來的時候,我就覺得慘淡出了一個新的高度。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裡面,唯一一個我覺得真正還不錯的,也就是《相愛相親》。

諷刺的是,唯一的這一部,也沒有最終獲獎。

為什麼呢?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

金像獎是香港電影的金像獎,不是大陸電影,也不是臺灣電影的金像獎。而《相愛相親》恰恰是這屆提名的五部裡,“最不香港”的一部。

像過去許多屆金像獎一樣,最終的大獎,還是得頒給香港自己人。

這就真的沒意思了。

一次兩次,我們知道近幾年的金像獎是某種安慰,某種補償。

反正入圍的片子質量也就那樣,大家也就不必太計較電影的好壞了,看誰沒得過獎,想辦法給TA安排一個就好了。

今年的影帝古天樂,就是又一個這樣的典型。

這樣的金像獎,不要也罷

古天樂拿獎我很高興,其實我覺得他早該拿這個影帝了。

這次他拿,甚至都不需要等到出提名,去年我看完《殺破狼·貪狼》,我就“預言”了這個結果,有下圖為證。

這樣的金像獎,不要也罷

半個多月前,我們公號也發了一篇《 》,說的就是古天樂鐵定獲獎。

這裡並不是要吹噓我多麼牛逼,事實是這樣的預測幾乎一點難度也沒有,很多關注電影多點的路人,一樣能準確地預言這一點。

因為,現在的香港電影,一年下來能拿的出手的東西實在太少了。偶爾冒出一兩個有那麼些亮點的,它基本就該獲獎了。再不濟,也有幾個提名。

這樣的金像獎,不要也罷

所以說,現在的金像獎,更像是“鍍金獎”,含金量越來越低。

就是這樣的大背景下,金像獎還在年復一年地在那麼丁點大的小圈子裡自娛自樂。嘴上還在唸叨著“香港本土精神”,拒絕整個大華語地區的更多好電影。

轉身看看臺灣的金馬獎,早就不在拘泥於臺灣本土,而是敞開懷抱,包容兩岸三地的優秀影片。金馬獎是當之無愧的華語電影標杆,而早些年與之同名的金像獎,遠遠被甩到了身後。

因為,在金像獎的規則上,很多非香港電影壓根就沒有入圍的資格。近幾年的金像獎,幾乎都是在矮子裡拔將軍。

但是,《相愛相親》這次畢竟也入圍了啊。可還是敗給了“更香港”的《明月幾時有》。

這樣的金像獎,不要也罷

《明月幾時有》雖然是大陸主導的投資,也有不少大陸演員,但是,導演是香港人,講的是香港的故事,很愛港,而且還可以說,很愛國。

頒獎給《明月》,在金像獎的語境下,顯得如此“正確”。

然而要我說的話,單純地比較影片質量,《明月》與《相愛相親》可能有一個檔次的差距。

一個電影獎,如果都不能堅持以電影本身的藝術水準來評獎,總是在各種小圈子的遊戲規則裡玩所謂的“政治正確”,尤其是,這個小圈子還明顯越來越閉塞狹隘,日薄西山,卻依然兩耳不聞窗外事地樂在其中,就更加讓人笑話。

這樣的獎,不頒也罷。

這樣的金像獎,不要也罷

這屆金像獎最高光的一個獎,是把專業精神獎頒給了茶水崗位的楊蓉蓮阿姨。

它會提醒我們,電影是由無數個這樣平凡無奇的崗位協作完成的,有茶水,也有司機。這樣的獎,真正尊重踏實工作的電影人,尊重電影本身。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