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松花江坠龙是怎么回事?真的从天下坠下龙了吗?

不音历史


我们常说“望子成龙”,因此“龙”在我们心目中是一种神圣的吉祥动物,而龙到底是否存在,也是众说纷纭扑朔迷离。但是在上世纪40年代,出现过营口坠龙事件,10年后松花江再次出现坠龙事件,当时有人去观望了松花江坠龙现场,发现真实可信。

坠龙事件

据村民回忆:1944年8月,父亲领着我和渔民丛来顺,谢八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一同出江的还有4条船,10多人。出江打鱼,我们一般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这天早晨,我们行进到牡丹江南岸,突然看到陈家围子村后头围观着许多人。出于好奇,我们把船靠了岸,一打听,才有人说:“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于是我们兴奋地跑过去看。


只见一条巨大的黑色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陈家围子的村民用柳条在他身上搭了个棚儿,棚子大约有20来米,而龙约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跟牛犊的头差不多,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在前额上长了一个象牛角样的扁铲状的角,短且直,根部约10公分粗。脸部跟画面上画的差不多,有七八根长须,又粗又硬,还抖动着,嘴形特象鲇鱼嘴,扁且宽,约有30公分宽,闭着口,因此看不到牙和舌头。它的眼睛也闭着,眼角围满了苍蝇,眼皮一动,那苍蝇就“嗡”地一声飞走了,可是一下子那苍蝇又飞回来。


它有4只脚,但是看不到有几个爪趾,因为爪趾插入了沙滩里了。它的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要粗,整个身子是前半部分粗,趴在那里看上去有大人腰那么高。腰粗约1米。后腿以后比前身细,但很长,有8米多,整个形象跟巨大蜥蜴差不多。通身是鳞,脊背上是铁青色,肚皮和脚上为粉白色,看上去比脊背上的要鲜嫩。

它身上的腥味很大,几百米外就能闻到,身体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一条长沟。 看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家在船上议论着,大多认为是黑龙江里的黑龙,大家连鱼也没打好。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早上转为了毛毛雨。



我们5只船又直奔陈家围子村去,到那里一看,龙不见了,曾经趴卧龙的地方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下有一股浓浓的腥味。据当地人说,龙是半夜走的,去了哪儿,谁也不知道,因为下着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龙吧。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小时候听家里的老人讲过龙的传说,早些年也亲身经历过一次坠龙事件,对于龙,个人相信是真的,如果去翻看史书,可以发现几千年来,记载的龙事件很多,不下百次。但直到今天,龙都非常隐秘,为何如此不得而知

松花江坠龙,发生在1944年,一个叫陈家围子的村边沙滩上。当时目击者有三百多,那条龙半夜来,第二天半夜走

据发现者说,这条“水虫”大约是半夜来的,卧在沙滩上,第二天早上才被早起的人们发现,它浑身黑色,覆有鳞片,整体看来有些像马脖子。消息传出后,附近村民蜂拥而来,聚集了有三百多人。陈家子孙还给“水虫”搭了遮阳棚,组织村民给它身上浇水,本来不动的“水虫”,等水浇上后,身上鳞片会张开……


大家伙了儿看了大约两个钟头,随即散去,虽然嘴巴上叫“水虫”,但心里都认为它是龙,是一条来自黑龙江的龙,自然不敢太冒犯

当天下午,天上下了大雨,越下越大,到了傍晚时变成了暴雨,暴雨一直下了一夜。第二天村民再赶到沙滩时,“水虫”不见了,只留下水沟以及弄弄的鱼腥味。它到底是怎么走的,谁都不知道,有人猜是飞了,也有人猜是游走了……

类似这样的见龙事件很多

离松花江坠龙最近的是1934年的营口坠龙,那一次的坠龙有人目睹是从天而降,还砸翻了几条渔船;再远一些的,那就要看史书了,比如晋书记载,345年四月,有黑白两龙出现在龙山,燕王慕容皝率领群臣祭祀,距离两龙有200多米;据记载,在遥远的夏商时期,还有某刘姓家族,专职饲养龙……

最近的见龙事件,带视频影像的有两处,一个是2007年的高邮龙吸水时,天空有游龙经过;另一个是2014年间的青海湖龙吸水,天空也有空经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网上查找相关视频……

至于开头提到的自身经历龙事件,大约发生在上世界90年代,地点在江苏东海,应该是黄川附近。记得某天大人们都在传某地有龙,快去看,我当时年龄小,十多岁还在上小学,离的又远,就没过去。后来听说,不是龙,是一个水坑……

人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恨当年太小……


灵石蕴珠宝


1934年的松花江坠龙事件百分之九十是假的,说个众人深信不疑的,就是广为人知的营口坠龙案的另一面。

蛇大为蟒,蟒大成蛟,蛟大成龙。

营口的那条坠龙本是黑龙江的一条小黑蟒,1934年溥仪北逃投靠日军成为了傀儡,溥仪身上的龙气便一点点散发掉,在机缘巧合下这条小黑蟒撞大运,偷天果,跨越了正常的修为短短数月便一跃成蛟。

最终在渡劫时因为没有多年的修为基础,本应受七七四十九道累劫便可化蛟成龙,可惜在第四十六道雷劫时因根基不稳眉心正中一道天雷,顿时间从天而降,落入辽宁营口的一出池塘里奄奄一息。

营口坠龙案

好了,言归正传,以上都是我杜撰的,下面说正文。 1937年七月,在营口发现一条垂死的活龙,当地百姓纷纷去围观,龙在中国本是祥物,所以人们自发搭建凉棚给祂遮阴,附近的僧侣也皆前去为祂念经祈福。很多见过人的都说这条路和画上的龙如出一辙。没几日,天降大雨,这条龙不翼而飞。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尔雅翼》

1934年8月,天气依然炎热,但在入海口鸭舌岛附近的芦苇丛中腥臭熏天,为何腥臭熏天?因为这里躺了一具与传说中龙外貌一致腐烂的尸体,也是鹿角,鱼鳞。当地人仅仅鳞片便装了两大筐。

当时伪满洲国的营口第六警察署把已经腐烂的只下骨头的龙运往西海关码头附近的空地上供人参观,当时的《盛京时报》还派人前去采访,顿时营口坠龙事件轰动中外。


龙降酿灾;7月28日一条龙在营口的天空下降,弄翻三只小船,卷坏工厂房子,导致9人死亡,掀翻火车。——《盛京时报》

各地前去观摩着络绎不绝,附近熙熙攘攘,后来这条龙的骨架被保存在营口师范学校做为标本。

走近科学的解释

《走进科学》曾做了一档栏目就是专讲“营口坠龙”事件的,不过给出的解释是“鲸鱼骨”!不过好像并不是营口的那条龙骨!


仔细琢磨一下,其实这条龙是真的假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龙在暗示着溥仪本是一条废龙,如今逆天而行,必定“坠死”腐烂后腥臭不堪,倒也对应了溥仪因投倭建立伪满洲国遗臭万年!


明月清风阁


松花江坠龙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发生时间在1944年,在1934年还发生过营口坠龙事件,可以说在1930至1940年代,发生两次坠龙。我们知道龙是个神话传说,真实是不存在的,这也决定了那个年代目击到的所谓龙,应该不是龙,只是人们发现了一个看似是龙的生物。

松花江坠龙和营口坠龙应该是有这回事,因为在几年前东北新闻网、央视都有过类似的追踪报道,试图还原真相。笔者认为坠龙事件中人们看到的不是龙,而是一种海洋生物,2005年央视的探索发现也做个这个专题,解释了坠龙所描述的生物应该是须鲸,并非其他生物。

须鲸搁浅之后在海滩上腐烂,人们由于没有见过这个物种,就认为是龙,其骨骼也确实有点像。在1930至1940年代,人们的认知局限性很大,完全没有见过须鲸这样的生物,很容易造成坠龙事件的发生。松花江、黑龙江最终流入萨哈林岛附近的鄂霍茨克海,还有日本海,在水系上是相通的,东北由于没有出海口,人们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并不多。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描述中提到了“龙卷坏一些房子”的说法,这可能是龙卷风,在我们国家龙卷风是不常见的,但确实也存在,还有龙吸水的造型也非常像龙,龙吸水也因此得名。

因此,不论是坠龙,还有龙吸水,都是造型像龙或者与龙外形类似的事件,由于从来没有见过龙,只要有类似龙的事物,就很容易往龙的方向上带。


太空伊卡洛斯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以“龙的传人”自居,而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中,“龙”是唯一一个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动物,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能够讲清楚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龙”这种生物。而在1944年8月,松花江附近的渔民却目睹了“坠龙”景象的发生,那么这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渔民们以讹传讹的结果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944年,东北地区还处于日寇残酷的统治之下,渔民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早出晚归,以打鱼勉强糊口。8月,从牡丹江沿岸开出了5条渔船,原来当地渔民任佰金等人准备出家打渔,按照传统惯例,这次出发少说也有十多天的时间,路途上也是非常无聊的,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不寻常的事物。

一天早晨,10多位渔民驾船来到牡丹江南岸准备停船歇息,这里是一个名叫陈家围子的村落,他们落帆的时候忽然看到江边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村民。于是几位渔民停好船只之后迅速靠拢过去,这才发现有一条巨大的黑色生物匍匐在沙滩之上。从外表上来看,这条类似于龙的生物大约有10米长,并且在这个生物的额头上有一个酷似于鹿角一样的扁平长角。为了防止这条“龙”被旱死,渔民们自发为它搭建了凉棚,减缓它周围水汽的散发速度。

但是让渔民们始料未及的是,当天下午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并且这场大雨下了整整一夜。到了第二天,渔民们来到原地,却发现那条“龙”已经神秘消失了。后来,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被相关书籍所收录,就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版本。但是如果仔细回想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件事发生的十分蹊跷,很有可能是当时的渔民们以讹传讹的结果。

因为要知道,当时的渔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搁浅在当地的奇怪水生生物很有可能是某种渔民们不认识的动物,后来因为天气降下暴雨,松花江的潮水上涨,这才让这条水生生物重回水中。但是它却不一定是龙,因为当时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龙的存在,因此总体来说,这件事情被当时的渔民们以及后来故事的讲述者人为的夸张了。尽管如此,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象征,既然能够成为古人所崇拜的对象,那么它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蛛丝马迹。等到我们能够找到切实的证据,也许“龙”是否存在就不再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了。


眼史


据传1944年,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南岸,发生了一起坠龙事件,目击者描述龙的长相: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

一、松花江坠龙经过

这是一只受伤从天上坠下的“龙”形生物,当时的300多名目击者,对于这条黑龙的反应各有不同,有想吃肉的,有好奇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

但任其躺在这儿也不是事儿,在陈家围陈庆的提醒下,村民们决定先给这条受伤的“龙”浇点水,于是,大家便回家拿着脸盆、水桶出来,从江里打水泼在龙身上。

由于天色渐暗,又开始下起了大雨,村民们便决定先回家,第二天再来看看龙。

结果,第二天再来到昨晚发现龙的地方时,这儿只有一个龙躺过的大坑,至于黑龙,早就不见了身影。

村民们相信,是这场大雨救了这条黑龙江里的黑龙。

这件事还被刊载在1989年12月发行的《中外书摘》第3卷第4期,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我所看到的黑龙》。

以上,便是松花江坠龙事件的经过。

二、松花江坠龙事件的四点看法

那么,松花江坠落的生物,真是在中国神话中非常活跃的神兽龙吗?

对此,我提出四点自己的看法:

1、这是一种从未被科学家记录的生物;

2、由于时间间隔太久,回忆者在细节部分,记忆有所偏差,从而将一只蛇类或鱼类生物,误以为是龙;

3、龙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只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使得这种生物成为了濒危物种,松花江坠落的龙便是其中之一;

4、坠龙事件,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一个故事,信的人多了,便将其当成了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三、龙真的存在吗

“龙”的传说,由来已久,关于最早的龙图腾崇拜,可以追寻到黄帝时期。

其实,越是了解关于龙的发展史,我心中越发肯定一件事:我们神话描述中的神龙,并不存在。

闻一多先生也曾在《伏羲考》中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这种龙是一种虚构生物的结论,最直接的验证方法便是通过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进行对比,比如被考古学家们誉为中国第一龙的红山玉龙:

红山玉龙:

从这些华夏文明早期的“龙”玉器来看,有猪形、有蛇形、有鳄鱼样式,这种种都说明一个问题:龙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它是由多种动物的特征混合而成。

我们现在认识的龙,有所谓的“龙有九似”的说法,这便是因为它是由古人采取多种动物的外观,进行再加工,组合而成的神话生物。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1】魏国栋《考证大庆“掉龙”传说 》


脑洞趣味历史


龙是东亚地区久已流传的一种神奇的动物,龙的形状就像一条长长的大虫,全身长满鳞片,会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舞。

龙代表着祥瑞,富贵和吉祥,关于龙的词语多是褒义词。但是从古至今,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龙是什么样子,所有的龙都只存在于传说中。

因此就有人怀疑了,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龙?1944年,在中国黑龙江的松花江地区,有人发现了从空中坠落的龙,这就是著名的松花江坠龙事件。这到底是真是假?我们还是要把整个事件再捋一捋。

那是在1944年8月,地点是黑龙江松花江南岸,人物是一些打鱼的渔民。天气不好,电闪雷鸣,有人看到一个动物在空中翻滚之后,落到了沙滩上。这个动物像极了传说中的龙,身长超过10米,前额有角,嘴形扁且宽,全身有鳞片。

村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动物,因此都被吓到了,纷纷招呼大家一起往沙滩上赶。有些胆大的,则不断往这个动物身上浇水,还有僧侣赶过来为它做法事。但是一天后,暴雨消失了,这个东西也不见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它。

不仅是在松花江南岸,有人在营口也曾经见过同样的事情发生,难道真的是神龙降世吗?这件事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呢?应该说,天上掉下个类似于龙的动物这件事本身是可信的,因为目击者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百个。

后来据说还有人把这件事写进了书里。但是你要说掉下来的就是龙,那肯定是不对的。这应该是当时我们未知的某种大型野生动物因为受到暴风雨的影响而搁浅到沙滩上,最后当暴风雨结束之后,这种动物顺着沙滩又重新回到海里。

只是当时的人们知识浅薄,对于野生动物知之甚少,又出于对龙的崇拜,才会觉得天上掉下来的肯定是龙。

现在可以很确切的告诉大家,龙这种动物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人们对龙的崇拜,源起于图腾崇拜。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很肤浅,不能解释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对自然界充满了恐惧。

因此人类会去崇拜那些超自然的力量,例如龙图腾。龙图腾最早来源于上古的时代,据说是我们的华夏始祖曾经亲眼看到了一只龙首怪兽,于是自诩为龙的传人,龙的神话由此演变而来。后来经过反复的改良,龙的形象逐渐在人们的脑海中落地生根,并且衍化出大量与龙有关的传说、故事。

但其实龙确实是不存在的,尽管多年来世界各地频频传出许多关于发现龙的事件,但是事后都无法得到证明。更有些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作骗人的工具,用来骗财骗色。有道是传言一百,假亦成真,在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理性的来看待这些传说。龙文化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华,当然这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的真龙天子天命钦定就是糟粕,应予以抛弃。


小小嬴政


“谣言张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句话,用在营口(松花江)追龙这件神秘事件上,真真是一点不虚呀。当年日本人为了侵略中国编造的谎言,如今日本人都不信了,没想到在中国还有这么多拥趸。

营口坠龙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4年8月8日,东北的《盛京时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一具与传说中的龙特征一致的尸体,腥味远飘,有双角且是鹿角式的杈角,这在动物界罕见,鳞片装了两大筐,死亡前声音如牛叫。”

《盛京时报》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这家报社是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中岛真雄于1906年创办的一家报社,其目的是为了观察中国情势的大报,同时也会报道中国风土人情、奇闻异事等等。

从《盛京时报》的归属人来看,这是一家专门为日本人服务的报社。

那么,《盛京时报》报道的这么一出所谓“营口坠龙”,究竟有何目的?难道,单单是为了博人眼球、促进报纸的销量?

要知道,龙在中国代表怎样的寓意,不言而喻。

从很久以前,龙就是天子的专属图腾,唯有皇帝可以使用龙图腾的物件。营口坠龙事件中的这条龙,双鹿角、有鳞、蛇形、吼声如牛,就是明清时期皇帝专属龙的样式。

这要是在清朝发生“坠龙事件”,绝对是一件轰动性事件——毕竟,寓意皇帝的龙从天上掉下来摔死,并不是什么好征兆。满清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一定会将此事进行曲解、美化,而不是干巴巴地将“坠龙”写在新闻里。

在“营口坠龙”事件发生的同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1934年3月1日,大清末代皇帝溥仪,在伪满洲国举行登基仪式,第三次出任皇帝,并改国号为康德(妥妥的日本国号)。

溥仪登极仅仅半年,就发生了营口坠龙,坠的还是满清专属的龙;发布这则消息的,还是伪满洲国官方喉舌《盛京时报》,其目的,真真是耐人寻味。

营口坠龙事件往前推半个世纪,还有一则与“龙”相关的新闻。

1871年,日本刚刚开始推行明治维新,国力迅速提升。这一年,日本遣使来北京,与大清国签订中日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约》。

同年,一个日本商人从一位不知姓名的中国商人手里,购买一条“幼龙”,并将它带回日本,涂以金粉制成标本,陈列在日本瑞龙寺,至今仍摆在那里。

一前一后两件事,具体有无关联?无可知晓。

可是,从瑞龙寺公布的“幼龙”标本来看,这是一条专属于满清皇帝的“龙”——有鳞、四爪、鹿角、蛇形,牛头。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发现“龙”,都与日本人有关,而且出现的时间点都如此之巧:一次是日本与清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次是日本逼迫清国末代皇帝出任伪满皇帝。

真相只有一个:两次发现龙,都是日本人故弄玄虚,伪造的新闻。

日本人的真实目的很简单:通过“幼龙”事件,向世人证明自己才是“真龙”,清国已经不配拥有龙图腾;坠龙事件则说明,大清这条龙早已死透了,溥仪不过是日本人安排的傀儡皇帝而已。

事实上,自打高清数码相机问世以来,种种关于龙的目击证人,大都从亲眼所见,变成了听某某亲戚说。

擦亮双眼,营口坠龙事件,不过是日本人伪造的新闻罢了,奈何至今仍有人信?


祗树


不久前看了《神奇动物在哪里》这部电影,说到神奇动物,中国最具代表的神奇动物一定得数龙了,这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重要图腾,在封建社会时期,龙更是皇权的象征,所以在民间,时常会有关于龙的传说出现。

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龙是传说中的生物,同时也是原始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龙是否真实存在过,也一直备受争议,关于龙最早的记载是在《尔雅翼》中,是一种叫做释龙的生物,不过它的长相和四不像一样,是多种生物的集合体,这个时候龙这种生物还没有任何的神通,到了明朝的《本草纲目·翼》中,才记载了龙有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的神通。

龙最初是图腾,但是图腾通常都会有一个原始的参照物,也因此有人认为在远古时期,曾经存在过一些体型巨大的生物,作为龙图腾的参照物,而在1966年贵州出土的“新中国龙”化石,似乎也对这种观点进行了佐证。

而在原始社会时期,不同部落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图腾崇拜,在部落混战期间,胜利的部落则会将失败部落的一部分图腾和自己部落的图腾进行合并。这种现象并不只是在亚洲才存在,在一些地区,原始宗教的神明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就比如玛雅人崇拜的羽蛇神。

那么关于在网上流传得非常广的松花江坠落事件,它的真实度如何,真的有坠龙吗?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起类似坠龙事件的记载,在《唐年补录》中记载,唐咸通末年,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当场摔死。《七修类稿》中记载,明代成化末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

而松花江坠落事件,大概发生在公元1944年,牡丹江肇源县一个叫陈家围子的村子,发现了一条坠龙,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围观,据说这条龙是一条黑色的龙,身长十多米,头的大小和牛头一样大,身子比头粗,头上有十多厘米长的角,长有龙须,摔下来时还没摔死,所以当地百姓还用柳枝给它搭了个棚子,给它浇水,以免它被太阳晒死。

据说龙的身上腥味很重,不过大多数水产品都会有腥味,这倒没什么好奇怪的,当地百姓们推断这条龙是黑龙江里的,(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第二天当地的居民再去看这条坠龙时,却发现这条龙早已消失不见了。

结语

1944年松花江坠龙事件,虽然有很多的目击者,但是却没有留下相关图像资料,而龙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存在于神话中的生物,这次事件是否真实已经很难验证了,也有可能当地百姓把其他的生物误认为龙,我倒愿意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生物。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松花江坠龙事件,发生在1944年,除此之外,在这之前的1934年,在营口也发生过坠龙事件。前后对比两次坠龙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

现在的科学技术无法证明龙是存在的,可是也无法证明龙是不存在的。那么历史上这些神奇的坠龙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松花江真的曾经出现过龙吗?


1934年的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的7月,很多人说在营口见到了一条龙,当时是一场大雨过后,据后来有些目击者描述。他们所看到的龙和我们在画上见到的几乎一模一样,身长有10多米。

在传统文化里,龙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当时很多人还给龙浇水,搭凉棚,可是没几天,这条龙就不翼而飞了。

当时的《盛京时报》还报道了这件事,把这说成了“龙降酿灾”,与当时的洪涝灾害联系在了一起。

1934年8月8日,在当地的河中发现了一副尸骨,与人们对龙的描述吻合,当时被称为“龙骨”。“龙骨”的发现,引来了不少人围观,很多专家也都去了,一时得不出结论。后来“龙骨”被保存在了营口的一个学校,作为标本。

抗日战争时期,在混乱中,“龙骨”也失去了踪迹。这一“坠龙”事件,也就成了一个谜。


1944年,黑龙江坠龙事件。

1944年的夏天,在黑龙江同样发生了类似的坠龙事件,而且这一事件在当时也是轰动全国。

据后来一位目击的老妇人说:当时下了半个月的雨,很多地方都被水淹了。一天雨停后,在河滩上忽然发现了一个庞然大物躺着一动不动,后来有人发现那就是传说中的龙,很多人都去看了。可是过了不久,那条龙就不见了。

这次坠龙事件,由于时间和天气的原因,没有专家亲自到场,所以到底是不是龙,还很难说。


两次坠龙事件的共同点,龙到底存不存在?

两次坠龙事件前后相隔十年,看似独立,但是还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首先,事件发生时的天气很像,都是在大雨成灾时发生的。我国古代传说龙是生活在水中的,这点与传说吻合。

再者,两次出现的龙都是受伤后的,而不是正常的。古代传说里,龙是可以腾云驾雾的,受伤后坠落也可以说得过去。

其次,两次事件,虽然有很多目击者,但是最终都没能证实,主要还是因为这些龙都不翼而飞。

至于龙到底存不存在,其实很难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我们无法证实一个东西存在时,也千万不要去否定它,说它就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