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企業的壓力測試,但影響的是你的收入

很多優秀的企業都會做壓力測試。

什麼是壓力測試呢?這是源自於軟件開發的一種管理手段。就是在一個款新軟件完成開發後,在檢測的時候不斷增強運行的壓力,強制其在極限的情況下運行,然後觀察它能運轉到什麼樣的程度,從而發現可能存在的缺陷,找到影響整體性能的瓶頸,評估在實際使用環境下可能會是什麼樣的效率狀況。

企業做壓力測試的目的也是一樣,就是為了檢查當出現極限的經營環境變化時,企業的經營能否承受得住,會不會垮掉。

大部分做壓力測試的企業都會圍繞財務方面來做測試,一般通過速動比和流動比這兩個財務指標來評估企業當前運營階段的債務償還壓力。專業解釋太拗口,用大白話解釋速動比和流動比就是企業償還一年內的短期債務的能力。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疫情開始階段,著名餐飲企業——西貝的老闆發出的求救信息,“光一個月的工資就要發出去1.56個億”,連賬面的錢加貸款,如果不開工,最多維持三個月。”


疫情是企業的壓力測試,但影響的是你的收入

從這段話裡,我們很明顯看到西貝的短期償債能力是不夠的,估計西貝也沒怎麼做過壓力測試,或者壓力測試的方式上考慮不夠周全。

的確是這樣,相信大部分做壓力測試的企業都沒有考慮過做疫情環境下的壓力測試。突發的疫情不但對中國經濟和居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而且在全球範圍看對各國的經濟和人民生活同樣產生巨大的衝擊和影響。

綜合來看,這次疫情會給去帶來4大沖擊影響:

首先是獲得客戶方面,整個一季度各個行業的企業獲客數量都出現大幅減少,未來一段時間,甚至到今年年底,這樣的狀況也不會有多大改觀。

其次是銷售收入方面。不管是ToB業務的企業,還是ToC業務的企業,銷售收入都會出現大幅下滑。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這一點從銀行的數據能得到反饋。根據銀行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信貸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信貸投放速度在下降,相對高收益的資產佔比增速下降;再加上利率下降,在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淨息收入受影響。

銀行的經營狀況是企業經營的鏡子,畢竟銀行的主要客戶都是企業。

再次,就是員工工資發放的情況。沒有現金收入的企業就很難保障發放工資給員工。我身邊的不少朋友都在叫窮,因為公司只是發底薪,或者是薪酬打折扣。員工也是敢怒不敢言,疫情期間也沒法換工作啊。想著能發底薪總比沒有工作強,那些倒閉的公司的員工更是艱難。


疫情是企業的壓力測試,但影響的是你的收入

最後就是債權債務管理。很多企業都會有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這都是企業經營中的常態——人欠我 ,我欠人。所以這段時間要賬會非常艱難,之前朋友圈流傳的一個笑話。說是的湖北人承包了全國的財務,原因是要賬的時候,公司都說財務是湖北人,現在湖北封城了,人不能來上班,沒法付款。沒法要回錢來,工資發放就有困難了。


疫情是企業的壓力測試,但影響的是你的收入

其實這次疫情就是一場實際的壓力測試

在這場測試中,那些穩健經營,關注現金流的、關注財務健康度的企業不僅能生存下來,甚至還可能利用這次的經濟寒冬完成逆襲。就看企業能不能抓住有利的積極因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抵消外部宏觀環境的影響。

企業是如此,個人、家庭同樣是如此,那些工作技能強,生存技能多(比如有副業的)、庫存現金多的個人,如果碰到企業倒閉、裁員,依然能很快的重新再就業,或者即便沒有很快就業,現金多的人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休養一下,在家裡“度個假”。

所以,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無時無刻不面臨壓力、面臨測試。外部大環境是無法預測的,關鍵是做好自己,只要自己足夠強大,當危險來臨,反而成為你脫穎而出的機會。正如丘吉爾所說的:“別浪費一場好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