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工居住的您对自己的老家还有印象吗,你如何评价您的家乡?

菏泽同城


在外学习生活将近30年了吧,对自己的家乡咋会忘记。

从年少无知到现在的不惑之年,对家乡的感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想念,以前不懂什么思乡心切,也不太理解为啥要落叶归根,但现在的我每到过年过节都想回老家过,想着退休之后回老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坐看日升日落,白云翻腾,星光闪闪……

我对我的出生地,长大的地方没有像奶奶家的小山村有感情,从上小学开始每年的暑假、寒假都会在奶奶家过,每年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去奶奶家都要早起,从县城坐班车每天一趟,坐一个半小时的班车到达山下(对于晕车的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然后要步行一个小时到奶奶家。奶奶家坐落在一个大山上,班车只能到山脚下,都是土山路不好爬坡,坡上的路都是虚土,一踩埋半截腿,碰上梅雨季节,或下暴雨,下雪的时候更是难走的要死,下过雨的山路,路上就成了稀泥,踩一脚,另一只脚都不用下去,就可以金鸡独立了,力气小的脚都拔不出来,我经常会赖在山脚下不想爬,撒泼耍赖就是看着发愁的迈不开腿,有时候是爸爸送我,爸爸会背我一截,到好走的地方自己走,有时候是奶奶在山脚下接我,纠结半天也只能自己走,带的重的东西奶奶帮我拿着,我自己拿点轻的东西,但走不动的时候老想扔了不要。记得有一年暑假刚下过暴雨,我想回我家,奶奶说路太泥泞,走不了,我非要有走,哪会上初中的我,流行松糕底子的凉鞋,已经学会臭美的我硬要走,真是上坡容易下坡难,没走几步,鞋子上面的带子被崴的鞋底和鞋面都分开了,我光脚踩在泥里,哭着哭着笑起来,觉的自己好狼狈,也好可笑,索性扔了鞋子光脚在泥路上疯玩了会,转身跟奶奶回了奶奶家。冬天下雪的时候,上坡的路就更异常艰难,爬一步往下滑几米,根本上不去不用说回去了,而且路窄,控制不了方向和速度就滑沟里去了,沟很深!回不了奶奶家,班车也没有,只能借宿在别人家,等第二天天气好了,返回自己家或继续爬坡回奶奶家。就这样每年还是想要回去,回去的时候就是一定要看天气预报。

爬上山就看到炊烟袅袅,错落有致的四合院,乡邻打招呼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午的大太阳照的整个村子熠熠生辉!

吃过午饭,睡过午觉,恢复恢复体力。就想到村子里转转。奶奶家也是一个四合院,正房五间,东房三间,西房三间。奶奶家就坐落在村口第一家,站在奶奶家门口的磨盘上,可以看见我爬上来的大坡。

暑假基本都是和奶奶在串门中度过的,奶奶是一个对别人大方,对自己小气的人,人缘很好,邻里关系也非常的和睦,村子不大,一个村子两个大姓,杂姓的没几家,出门就是爷爷奶奶,叔叔大伯,姑姑姑父的喊。村子里的乡亲对我这个不经常回来的孩子还是挺照顾的,有啥好吃的或是有啥不常吃的饭都会给我送一碗,我也经常和村里的孩子相跟上去偷杏子,偷核桃,偷樱桃吃,和村里的小孩子们一起上过树,一起下过河,一起去地里撸过嫩麦子,可以说放暑假我们就是村里的害虫,但大人们都是吓唬吓唬我们,并不会真打我们,而且偷来的水果感觉真好吃!

最有意思的是正月十五,因为奶奶家村子里总有些能人,会自己做礼花和鞭炮。我会提前穿梭在村子的爷爷家看他们做鞭炮,他们会给我这个看客一把小炮或小礼花让我玩,哪会儿真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堂。每年的正月十五整条街会垒一条街的旺火,家家喜气洋洋现在旺火跟前烤着火唠唠家常,看着升空的礼花,烤着寓意抓钱的馍馍,吃着寓意消灾香酥脆甜的馍馍,游荡在“黄河中”(一种类似迷宫的活动,再在出口菩萨跟前烧柱香,保佑一年无病无灾),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笑着,乐着,又过了一年又一年……

怀念还在,乡音未改,爷爷奶奶都已离世,哪条让我又恨有爱的泥泞路也在村村通的号召下通上了水泥路,路也变宽了,班车现在可以直接在村子里坐,以前一天一趟,现在一天两趟往返,家家户户基本上有一辆小车,现在去县城只要半个小时!我每年清明,十月初一都会回去上坟,缅怀亲人的同时,也想听听乡音和长辈们的关爱。也许我怀念的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满满的人情味!


boss微笑总在风雨后


想想自己离开自己家乡已经二十年有余了,虽然几乎每年都会有回去的时候,因为要回家看父母,但是还是会时常想起家乡,想念家乡的一切,怀念在哪儿度过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我对老家的印象……

老家在我的印象已烙在了脑海里,深藏在心中。一切都还是如此那么地熟悉,这是最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

无论离开家乡有多远,有多久,您始终还在我已经逝去的美好童年里,那里有我最要好的儿时小玩伴,那里有从小就喜欢逗我玩的叔伯婆姨,那里有我掏过的鸟窝、偷过果子的山地。

曾经在那里学会了折小船和纸飞机,也学会了怎样丢沙包和老鹰捉小鸡,还有滚铁环打纸板和不敢说出来(不能告诉你)的许多小秘密!

小时候总想快点长大,可真长大了又总想回到小时候去。人就是这样一种很矛盾的动物体。

我对家乡的评价(建议):

家乡这二十余年的变化还是比较大!

首先这也是最大的一处变化,那就是家乡余去年(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光荣的成功“脱贫”!

其他还有诸如建“经济开发区”,集中发展工业。为改善交通状况,“优化”原有的国、省主干道,“硬化”县、乡村公路。过境高铁也快要修了。发展和培育一大批种植、养殖专业户,帮助广大乡亲早日奔上“小康”路。家乡的面貌虽然说不上日新月异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后,衷心祝愿家乡越来越好,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强过一天!

身在异地,人在他乡,乡音乡貌,最最难忘!

相隔虽远,离开亦久,一草一木,心中永留!

【华夏国学堂】2020年2月20日于成都


华夏国学堂


老家,还在。地方永远是那个地方,尽管已变了模样。发展了,进步了,现代化了,对于偶尔回去的我们来说,有点儿生份了。

老家,还在。在心里,清清的水塘,绿绿的田野,蓝天白云,一群脏兮兮却甜蜜蜜的小孩儿,烧熟偷来的山芋的土洞,邻居家被我们祸害的老梨树,结满了藤却又小又酸的葡萄,我们一起放的猪,跟着我们到处跑的狗,还有那打过架的红公鸡。这个地方,脚回不去了,心却常常去。

老家,还在。父母还在,家当然还在,爹妈在的地方就是家,爹妈年老了,家就是老家。到了那一天,爹妈也离开了,尽管亲戚朋友们还在,大概也就是回去上坟时,偶尔去做个客了。

但愿我老了,能回老家生活去,跟几个老哥们儿,一起喝喝茶,钓钓鱼。到了最后,陪在爸妈身边,再当成他们的小宝贝,弥补我从十五岁就离开他们,欠他们的岁月。


心在水乡身在岸


当然有呀!故乡的河是最清的,那里曾留下了我与小伙伴嬉戏的身影;故乡的树是最绿的,那里曾记录了我们在树下乘凉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故乡的田野是最丰饶的,那里留下了我父母辛勤劳动的汗水! 故乡的父老乡亲是最和谒可亲的、最纯朴、最热情、最有爱心的人儿!我的家乡,是永远也品尝不完的血脉亲情的味道。


Jessica在深圳


16岁之前在老家读书,父母管理严格~基本很少无理由的乱逛…

16岁后跨省读4年大学,有亲戚帮忙约束4年,压抑的过完了大学…

20岁后实习收到2个城市offer,在意料之内选择逃离大学所在的城市,选择远远的沪飘~

20岁到30岁,经济自由,精神自由!买房,结婚,买房,生子,卖房,买房~

30岁之后考虑更多的是工资,教育问题。

回不去的老家,勉强留下的上海。

不到最后一步,可能就不回选择逃避,自己选择的路,不管多累多苦,心甘情愿。

唯一庆幸的是平凡安稳的小日子,父母老公孩子都在一起。


我们都是猫咪控


看到这个问题的瞬间,勾起了我无数的记忆,竟百感交集,无从下笔。∵









创业已N年


月是故乡明。

但凡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梦想:手提三尺剑,仗剑走天涯!可是,在外闯荡的人,倦了,累了,总会想起自己的故乡,一次偶然邂逅家乡美食时,感受那熟悉的味道,一口下去早已热泪盈眶。

家,在远方,是牵挂,从不曾,也不敢忘却。

我的家乡是豫北的一个小城市。曾经的它是远近闻名的资源城市,有甚至有专门的铁路直达英吉利海峡,专供英国皇室专用,而英国人为了开采资源在旧时还专门开办了矿院。

如今的她是出名的旅游城市,风景秀丽,让人流连忘返。每天都会有好多的专列从远方把客人接来,他们只是为了慕名一睹红石峡谷的奇观。

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每次回家都有感触假如再不回来,下次回来会不会在城市中迷路。

老家在远方,却在心上!





萌娃胖爸的日常



红尘缘


我的家乡水城〈聊城〉,南有杭州西子美,北有聊城胭脂秀


许金义餐饮技术合作88


从小长大的地方怎么会忘记,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背井离乡,我还是比较喜欢山清水秀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