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語言文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語和俗語更是這燦爛文明中先祖們智慧的結晶。但有些成語俗語在先祖們創造之初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意思,被我們後人誤傳或是錯用了。今天大貓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被我們在生活中誤傳誤用的成語和俗語,一起來看看吧!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被誤用的成語俗語

一、被誤用的成語

1.首當其衝: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首當其衝

出處:《漢書·五行志上》:“鄭當其衝,不能修德。”

正確意思:處於首先受到攻擊或壓力的地位。當:承當,承受;。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誤用:衝:要衝,交通要道,而不是帶頭衝出去的意思。

2.久假不歸: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久假不歸

出處:《孟子·盡心上》:“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正確意思: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假:借。

誤用:假是借的意思,而不是休假的意思,所以不能誤用成請假(休假)時間很久了還不回來的意思!

3.七月流火: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七月流火

出處:《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正確意思:指夏去秋來,天氣轉涼。是指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天氣開始漸漸涼了。(火:星名,即大火星、心宿二,現代天文學中的天蠍座α。每年農曆六月出現時於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後逐漸偏西下沉,故稱“流火”)。

誤用:七月流火的火是星的名稱,而不是炎熱,火熱。另外這裡的七月是指中國農曆七月。所以七月流火是指天氣轉涼而不是盛夏七月酷熱難耐的意思。

4.炙手可熱: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炙手可熱

出處:唐代詩人杜甫《麗人行》中詩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正確意思:手一靠近就感覺很燙,比喻氣焰盛、權勢大,使人不敢靠近。含貶義。

誤用:不能用作形容某人某事大熱大紅的樣子。

5.望其項背: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望其項背

出處:明·朱有燉《三度小桃紅》:楔子:氣味渾厚,音調復諧,畢竟是本朝第一能手。近時作者雖多,終難望其項背耳。

正確意思: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與“望”的對象有一定差距。

誤用:現在常用的意思剛好與原意相反,原意是趕得上,現在經常被誤用為趕不上的意思。

二、被誤用的俗語

1.無毒不丈夫——無度(duó)不丈夫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無毒不丈夫

出處:元·關漢卿《望江亭》雜劇第二折:“便好道‘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正確意思:男子漢大丈夫應有胸襟氣度。

誤用:要成就大事業必須手段毒辣,技高一籌。

2.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三個臭裨將賽過諸葛亮。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出處:人們因諧音而產生的訛傳

正確意思:三個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協力集思廣益,也能提出比諸葛亮還周到的計策。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誤用:“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漸漸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3.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被誤解誤傳的成語和俗語!|快來看看!|這麼多年你用對了嗎?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出處:民間俗語。在古時候,人們往往要在磨破一兩雙鞋子之後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捨不得費這一兩雙鞋子就很難捕到狼。就這樣,“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這句俗語就誕生並廣泛流傳開來了。

正確意思: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比喻要達到某一目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誤用:在古漢語中是沒有j、q、x這三個音的,現代漢語中的j、q、x一部分來自古時的g、k、h,一部分來自z、c、s。所以,在古漢語中“鞋子”不讀作“xie子”,而是讀作“hai子”。後來,“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讀作“hai”,另一部分則讀作了“xie”,“鞋”字即屬於後一種情況。但是,在我國山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廣東等地的一些方言中,“鞋子”卻一直被讀成“haizi”。時間一長,人們就習非成是,“捨不得鞋子套不著狼”也就被訛傳誤記為“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了。

好了,這些成語和俗語您平時都用對了嗎?大貓整理的還不夠完整,還請批評指正。

其實在大貓老家的方言中也存在像“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中“孩子”和“鞋子”的諧音問題,大貓老家的方言中把“孩子”說成“匣子”,您猜猜大貓是哪兒人?歡飲留言評論,跟大貓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