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语和俗语更是这灿烂文明中先祖们智慧的结晶。但有些成语俗语在先祖们创造之初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意思,被我们后人误传或是错用了。今天大猫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被我们在生活中误传误用的成语和俗语,一起来看看吧!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被误用的成语俗语

一、被误用的成语

1.首当其冲: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首当其冲

出处:《汉书·五行志上》:“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正确意思: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当:承当,承受;。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误用:冲:要冲,交通要道,而不是带头冲出去的意思。

2.久假不归: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久假不归

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正确意思: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

误用:假是借的意思,而不是休假的意思,所以不能误用成请假(休假)时间很久了还不回来的意思!

3.七月流火: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七月流火

出处:《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正确意思: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是指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天气开始渐渐凉了。(火:星名,即大火星、心宿二,现代天文学中的天蝎座α。每年农历六月出现时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误用:七月流火的火是星的名称,而不是炎热,火热。另外这里的七月是指中国农历七月。所以七月流火是指天气转凉而不是盛夏七月酷热难耐的意思。

4.炙手可热: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炙手可热

出处: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中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正确意思: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含贬义。

误用:不能用作形容某人某事大热大红的样子。

5.望其项背: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望其项背

出处:明·朱有炖《三度小桃红》:楔子:气味浑厚,音调复谐,毕竟是本朝第一能手。近时作者虽多,终难望其项背耳。

正确意思: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误用:现在常用的意思刚好与原意相反,原意是赶得上,现在经常被误用为赶不上的意思。

二、被误用的俗语

1.无毒不丈夫——无度(duó)不丈夫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无毒不丈夫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杂剧第二折:“便好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正确意思:男子汉大丈夫应有胸襟气度。

误用: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2.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出处:人们因谐音而产生的讹传

正确意思: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误用:“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渐渐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被误解误传的成语和俗语!|快来看看!|这么多年你用对了吗?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出处:民间俗语。在古时候,人们往往要在磨破一两双鞋子之后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舍不得费这一两双鞋子就很难捕到狼。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广泛流传开来了。

正确意思: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误用:在古汉语中是没有j、q、x这三个音的,现代汉语中的j、q、x一部分来自古时的g、k、h,一部分来自z、c、s。所以,在古汉语中“鞋子”不读作“xie子”,而是读作“hai子”。后来,“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作“hai”,另一部分则读作了“xie”,“鞋”字即属于后一种情况。但是,在我国山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广东等地的一些方言中,“鞋子”却一直被读成“haizi”。时间一长,人们就习非成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误记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好了,这些成语和俗语您平时都用对了吗?大猫整理的还不够完整,还请批评指正。

其实在大猫老家的方言中也存在像“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中“孩子”和“鞋子”的谐音问题,大猫老家的方言中把“孩子”说成“匣子”,您猜猜大猫是哪儿人?欢饮留言评论,跟大猫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