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鼓勵父母努力工作

文章始寫於2017-5-26

我現在越來越討厭看真人秀了。還沒有展示才藝呢,就花式PK誰更慘了。這是比慘秀麼?不慘,也要往慘裡說。好像不慘,連參賽的資格都沒有。

無論是現實中,還是各大電視選秀節目裡,很多人一臉真誠,甚至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發誓,要混出個人樣,讓父母過上好的生活。

我遇到過很多自己過得一塌糊塗,卻張口閉口要出人頭地,要讓父母過上美好生活的人。

要不要這麼矯情啊?人活著,難道不應該好好工作嗎?為什麼成年後,如果自己的父母還在工作,特別是做著底層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的,就要滿懷內疚呢?就覺得要為他們的幸福負責呢?

在我看來,大部分信誓旦旦要讓父母過上好生活的人,不過是想在眾人面前留下孝順的美好品德。

我的爸爸在30多歲時,就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了。他常常一邊喝著小酒,一邊高聲談論他的完美計劃。

爸爸對我說,等你讀出書來,就可以賺錢供你的兩個弟弟讀書了。我和你媽媽的負擔就輕了。

我總是默默聽著,答應著。

爸爸懶惰成性,還沒有等到我畢業,他就找各種理由拒絕工作。

當我離開學校,我給自己列了很多人生計劃。我在現實與夢想中摸爬滾打,在頭幾年,根本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裡顧得上其他的人啊?

我對爸爸說,你需要自己努力工作!而不是依靠別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靠得住的,除了自己。當我有100萬的時候,我有1000萬的夢想。我還要為900萬繼續努力奮鬥。而你,還年輕,現在就開始不工作,那以後呢?你會更不想工作。現在的人普遍長壽,活個八九十歲輕輕鬆鬆。40歲就不工作了,按80歲來算,接下來的40年,你都需要伸手要錢。你覺得伸手要錢的感覺很好嗎?沒有人喜歡好吃懶,不勞而獲的人。

俗話說,百閒生百病。一個人,如果不工作,空閒時間多了,就容易胡思亂想。沒有經濟收入,就沒有安全感,就容易患得患失,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那個被寄託希望的人身上。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這本身是一件高風險低收益的事。

作為父母,不應該以孩子的名義,放棄自己;更不應該以養育之恩,孝訓之名來綁架孩子,報答自己。

哪怕孩子要求你放下工作,許諾給你一切。你也應該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立的人,才能由內而外散發出自信的光芒。

作為子女,當父母還年輕,還健康,就應該鼓勵他們努力工作。公司職員也好,掃大街也罷,一定要工作。工作著,不僅僅可以帶來物質上的收入,也許這個收入很微薄,但總比沒有收入好。工作著,還可以讓人獲得歸屬感,成就感,讓生活有規律。

不要覺得工作是一種恥辱,不要覺得日漸衰老的父母應該無所事事。讓父母無所事事,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傷害。

如果父母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又無法給予父母好的生活,也不要內疚。那不是你的錯,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鼓勵父母去工作,不是不孝,不是不愛。

愛父母,才會鼓勵父母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