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最终确认6种世界语言:汉语在列,日语为何没有资格?

没名字的歌没名字的你


目前联合国工作语言有六种,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以下是这六种语言对应的“联合国”全称。

汉语:联合国

英语:United Nations

法语: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俄语:Организация Объединённых Наций

西班牙语:Organización de las Naciones Unidas

阿拉伯语:الأمم المتحدة

在联合国的日常会议记录和文件中,这六种语言都可以使用,至于其他语言则不行。

其实在建立之初,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只有五种,既没有阿拉伯语,只有汉、英、法、俄、西五个官方语言。其中前四语言是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官方语言,五常在联合中拥有超然的地位。

作为二战五大战胜国,五常垄断了联合国安理会1/3的席位,并且五常的席位是“世袭罔替”的,是固定席位,且拥有一票否决权,是联合国的绝对核心,这五个国家的语言自然要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

而西班牙语则是世界上使用人口第二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第二广阔的语言,仅次于英语,全世界有23个国家和地区将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

在拉美除了巴西、圭亚那、法属圭亚那、海地、苏里南等少数国家以外,其他的拉美国家都是讲西班牙语,在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也有大量拉丁裔居民使用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之所以使用如此广泛,主要还是得益于当年西班牙帝国的对外扩张,作为世界上首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在巅峰时期控制了半个美洲,就连亚洲的菲律宾也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不过菲律宾在被美国占领后改说英语)。

由于西班牙语国家数量众多,因此在联合国建立之初,西班牙语也被列为联合国官方语言。

至于阿拉伯语,是到1973年正式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当时正值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西方国家有求于阿拉伯的各个产油国,于是海湾的石油生产国借机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抱团,最后成功地将阿拉伯语送进了联合国。

不过虽然同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但联合国平时运作时主要还是使用英语,目前联合国80%的文件都是用英语写的,其次法语和西班牙语,联合国的所有原始文件绝大部分都是使用这三种文字写的。而汉语、俄语、阿拉伯语则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归根结底,在联合国是二战的一个衍生产品,中美英法俄五大国作为战胜国,其语言自然是要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这是无可争议的。而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则凭借着众多的使用人口和国家,也成为了安理会的工作语言。

而像日语、德语,虽然其影响力也比较大,日德两国也是当今世界响当当的大国,但日德作为二战战败国,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地位比较低。即便现在德国的地位提升很大,但在很多问题上也得跟法国绑在一起说话才更有分量。对比一下,日本的政治地位就更不用说了,还不如德国。

除此以外,日德两国的语言除了本国使用之外,在世界上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虽然德语也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瑞士等国使用,但区区几个国家也形不成多大力量,而日语就只有日本使用,这使得日德缺乏盟友。

总的来说,目前不太可能再有新的语言成为联合国正式工作语,德语不可能,日语就更不可能了。


千佛山车神


不是世界而言,而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世界语言种类那轮得到联合国来确定呢,工作语言才是联合国确定的。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很显然,不止是日语,世界上大部分语言都不在其中。为什么是这6种呢?

首先来看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这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在其国内的官方语言,而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则是使用人口非常广泛的语言。

故而联合国确定了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作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单就影响力而言,这6种语言的影响力也是非同小可的,特别是英语和法语,影响力超过了其它4种工作语言,当然也超过了未列入联合国工作语言的其他语言。

总体来说,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的影响力、使用人口和使用范围,都大大超过了包括日语在内的其他语言: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接近4亿,但在67个国家和27个地区都被列为官方语言;

以法语作为第一、二语言的人口约为3.38亿,被29个国家、4个地区列为官方语言;

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口超过4.8亿,被23个国家和地区列为官方语言;

以汉语及方言为母语的人口超过10亿,被2个国家和若干地区列为官方语言;

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口约3亿,被27个国家列为官方语言;

以俄语为母语的人口约1.54亿,被10个国家和地区列为官方语言。

所以联合国没有把日语列为工作语言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把日语列为工作语言,那么其他国家也为要求把他们的官方语言列为联合国工作语言,这将让联合国的工作量激增。

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以任意使用6种语言中的一种。联合国开会时,各国代表和政要在会议上发言的时候,也会使用阿、中、英、法、俄、西六种语言中的一种。

日本代表在联合国发言时,一般使用英语。虽然他们的英语相当诡异,但日本代表仍然坚持使用英语,为什么不换中文呢?因为老美是日本的后台老板,日本人在联合国说英语,一来没有违反联合国规定;二来也算是讨好美国人。

联合国的这六种工作语言具有同等效力,代表们可以选用其中任何一种。凡是联合国的正式会议,秘书处都要负责在现场把代表们的发言用阿、中、英、法、俄、西六种语言通过话筒进行“同声传译”。凡是联合国的正式文件,包括重要发言,都要用六种文字印出。各国代表都十分重视他们使用的正式语言,因此,每一次正式会议,都必须认真安排好六种语言的翻译。

联合国的各种文件,协议和决议文本都使用这六种语言。具有同等效力。


袁卫宇


因为在影响力上,日语和汉语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近日来,关于英语是否被取消主科地位或降低分值的讨论始终余音绕梁,再度引发了国人对英语这门语言敏感的神经。

而隔海相望的日本似乎对语言更为敏感,不过他们不会为英语是否必修而着急上火,而将重点放在了日语是否能走向世界。

不过这似乎并不容易,因为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从未将日语作为官方语言,因此日语始终难以摆脱小众地位。

而导致日语无缘联合国官方语言的,首先是联合国的性质。

作为二战后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也是二战最大的成果之一。

在整个二战期间,以美苏英三国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在顽强对抗法西斯的同时,为避免异常惨烈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开始谋求以新的国际组织取代鸡肋的国际联盟,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因我国在二战期间做出的巨大贡献,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将我国拉入安理会。而为了对抗美苏,英国将躺赢的法国也拉了进来,形成了“五常”局面。

作为战后世界的执牛耳者,安理会五常的官方语言自然也是联合国官方语言,因美英同宗,因此五常确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俄语、汉语和法语。

所以,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从一开始就站在联合国的对立面,联合国的反法西斯性质已经注定了无论日本还是德国,其官方语言都不可能被联合国所接受。

不过,不接纳日语,不代表不接纳西班牙语,二战期间的西班牙佛朗哥政权虽然亲纳粹德国,但却保持了中立地位,这不仅使西班牙在战后免于被清算,更为西班牙语的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得益”于15世纪开始西班牙在世界各地的疯狂扩张,今天的拉丁美洲除海地、巴西之外,其他国家皆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其他大洲也有很多使用西班牙语的国家,这使得西班牙语的人群空前广大,不仅使用人数多,其流行范围更是覆盖全球。

再加上西班牙语在国联时期就是工作语言之一,所以早在1948年,西班牙语就继英语和法语之后,成为第三个加入联合国工作语言的语种,而后俄语于1963年加入,汉语和阿拉伯语于1973年加入。

按理说五常官方语言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无可厚非,西班牙语成为工作语言也还差强人意,但日本纳闷儿的是,为何阿拉伯语也成为联合国的官方和工作语言?

按理说二战时期的阿拉伯国家基本都在打酱油,某种程度上连战败国也算不上,但为何阿拉伯语就能成为幸运儿呢?静夜史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阿拉伯语的使用者太多了。

虽然他们在历史上没有像西班牙野蛮的殖民扩张那样将影响力扩展到世界各地,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以及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中东周边地区的区位,使阿拉伯语依然有着巨大的使用平台。迄今为止共有18个阿拉伯国家及4个国际组织使用阿拉伯语作为官方语言,全球范围内使用人数更是达到了4.4亿人。

而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流行”也给日语提供了“曲线救国”的方向,那就是拼命生孩子,让日本人也遍布天下。

但从当下日本老龄化如此突出的形势来看,日本的人口大爆炸终归力不从心,不仅如此,1.27亿人的日本还在不断人口负增长。

概括起来,日本作为地狭人稠的小国,在国际上始终是一个地位尴尬的存在。特别是日本的崛起和扩张时间要远远晚于西方列强,这注定了日本的文化输出不可能和西班牙语那样根深蒂固、遍地开花。

迄今为止,日本相对成功的文明输出只有移民巴西,不过从1908年至今也不过区区170多万,在人口数亿的拉美不过是小小涟漪。

所以,日语无缘联合国,注定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联合国,二战之后成了的一个国际组织,于1945年10月24日成立。目前,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一共六种,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为什么汉语在列,日语却没有资格?

这个问题非常容易理解。

其一,日本虽然是发达国家,综合国力也不错,且也是联合国会员国(1956年加入),但是它只是一个小岛国,其本国语言的使用影响力十分局限。

其二,日本虽然是个过亿人口的国家,但是和中国人口比起来,还是稍逊色不少。汉语,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根据过去的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有13亿中国人,而使用汉语的人有21亿。),这足于说明汉语在世界上还是占有一定分量的,中国,从人数上占有优势。其三,历史上的日本,曾经犯过“滔天大错”,加上作为战败国,曾签下不少限制性条约。综合来看,它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那么,为何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都在列,而日本却不在列呢?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从影响力上比不过英语,从用语人数上比不过汉语,那么,从整体来看,总能比得过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中的其中一种语言吧?

也不然。在世界前10大语言使用人口排行中,日语排在了第九位,它前一位(第8位)是俄罗斯语,后一位(第10位)更是我们不曾听过的旁遮普语。而排在前7位的分别是

1. 中文。

2. 西班牙语。

3. 英语。

4. 阿拉伯语。

5. 印度语 (或北印度语)。

6. 孟加拉语。

7. 葡萄牙语。

从以上的排列分析中可以看出,联合国6种官方工作语言中,有5位是在世界前8大语言使用人口排行中的,惟独法语不在这里面。那么,为什么6种官方工作语言中有法语,却不是孟加拉语亦或是其他语言呢?

这主要是因为法语是全球语言当中,相对比较严谨、精准、不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语言(不像汉语,一个词能有多种解释,分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使用),所以联合国的大多数文件,通常都是用法语来起草的,先用法语起草,然后再翻译成英语、汉语等语言,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文 | 文史君

图片 | 网络

【若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读书文史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需要说明的是,英语(牛津拼写方式)、汉语(书写时是简体中文)、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与阿拉伯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并非是世界语言。换句话说,提问者是将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与世界语混淆了。事实上,世界上是存在世界语的。世界语(Esperanto)是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于1887年发明的,目的是消除人类交往中的沟通障碍,是一种国际辅助语言,目前作为第二语言的使用者大约有200万到2000万人。因此,不要将其他语言当做是世界语,那是混淆了世界语与其他语言的界限。而之所以联合国使用英语、汉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与阿拉伯语六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这主要与联合国建立之初的国际形势以及语言的影响力决定的,并由联合国的议事规则规定。


联合国旗帜与会徽


所谓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是指在联合国的各种会议、官方文件以及其他事务中所使用的语言。而能够决定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的最权威的文件莫过于《联合国宪章》这一联合国最基本的文件了,不过1945年确定建立联合国的《联合国宪章》并没有规定联合国究竟应该使用何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或者工作语言。但《联合国宪章》本身就是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五种语言写成的,换句话说,《联合国宪章》有五种语言版本,而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111条规定,五种语言版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样的话,虽然《联合国宪章》并没有规定联合国的官方语言或者工作语言,但宪章本身就是用这五种语言写成,而且五种语言文本法律效力相同,就已经默认了未来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必然包括这五种语言。而之所以这五种语言成为写成《联合国宪章》文本的语言,与联合国建立的历程有关。


联合国建立时的海报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主要国家所提议建立的,而当时美国、英国和苏联是盟国中的三大巨头,因此这三大巨头的语言,即英语和俄语必然在撰写未来国际组织宪章中必然作为标准语言之一。而随着东方大国与法国成为拟议中的联合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东方大国与法国至少在名义上也成为未来国际组织联合国的五大国之一。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汉语和法语也就继英文和俄语之后,成为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语言版本之一。除此之外,由于当时不少拉丁美洲国家也加入盟国对轴心国宣战,因此在《联合国宪章》的撰写过程中也要考虑这些拉丁美洲国家,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西班牙语也就成了《联合国宪章》的一个语言版本。


联合国的成立


联合国建立以后,1946年联合国第一次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了联合国绝大多数机构(除国际法院)的官方语言有五种,即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除此之外,还规定了联合国的两种工作语言,即英语和法语。而1948年12月通过的联合国大会第262(II)号决议将西班牙语列为联合国第三种工作语言,接着在1968年俄语成为第四种工作语言,1973年汉语成为第五种工作语言,而阿拉伯语成为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这样,到1973年联合国就有了六种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英文、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这五种从联合国建立开始就是官方语言的语言在联合国所有委员会中都是工作语言,而阿拉伯语则只是联合国大会及其主要委员会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直到1980年阿拉伯语才成为联合国所有机构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1983年以后,联合国安理会也将这六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1992年开始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也开始将工作语言从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调整为六种。


联合国大会会议厅


阿拉伯语在1973年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是与20世纪70年代的独特的国际局势与阿拉伯世界在这一时期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阿拉伯语之所以能够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一是因为阿拉伯世界抓住了最为有利的国际局势;二是因为阿拉伯世界以石油为武器,增强了阿拉伯世界在国际社会中讨价还价的能力;三是因为阿拉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很强,但阿拉伯各国单独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真正威胁到五常的地位;四是因为阿拉伯语的使用者众多,影响力比较大。所以给予阿拉伯语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地位,既满足了阿拉伯世界的要求,又不会破坏联合国的权力结构。


联合国安理会议事厅


因此,目前在联合国所有机构中都可以使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以及阿拉伯语这六种语言的任何一种。具体来说,任何人在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上可以采用这六种语言的任何一种发言。当然,也可以不使用这六种语言,但那就需要自己提供翻译,将自己所说的语言翻译成这六种语言之一。而联合国则提供同声传译将这六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翻译成其他五种。另外,作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任何联合国的官方文件,都要使用这六种语言书写,其法律效力相等。而目前这六种语言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的地位,是由联合国大会的议事规则所规定的,具体来说是联合国大会议事规则第八部分第51条至57条的内容。


联合国官方网站上对于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的规定


而日语,虽然使用者也不少(以亿计),但是日语很难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之所以会这样,首先是因为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国际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这一国际秩序中,日本,与德国一样,都是战败了的前敌国。建立联合国的《联合国宪章》根本不可能有日文版本。而某种意义上,恰恰是《联合国宪章》的法定语言版本决定了未来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而日语,与德语一样,都是因为是盟国的敌国的语言,而根本不可能一开始就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而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已经瓦解,但是联合国的权力结构已经基本稳定(五大国在联合国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其他语言想要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其实很难。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议事厅


其次,新的语言想要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其实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1)必须使用这一语言作为母语的人众多,如果不考虑其他,只考虑使用人数,日语其实是符合条件的;(2)不仅使用这一语言作为母语的人比较多,而且使用这一语言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也不能少了,也就是说必须是至少具有地区性影响力的语言,这一点其实日语并不符合。不过,如果(3)联合国安理会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而且新的常任理事国的权力与传统五大国的权力相差不多,那么新的常任理事国的语言也有可能成为联合国新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而日本虽然入常呼声比较大,但毕竟不是常任理事国,而且入常前景也并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日语根本不可能成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


联合国的组织结构:可以看出五大国的特殊地位


总而言之,汉语之所以成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方大国的贡献,而且《联合国宪章》中文版作为五种语言版本之一,本身就体现了东方大国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因为东方大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官方语言必然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三是因为东方大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汉语在联合国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不仅只是官方语言,而且还成为了工作语言。而日语,一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作为轴心国成员的进行对外侵略,本身就是盟国针对的对象,二是因为日语本身影响力不足(主要是在日本作为母语在使用),三是日本在联合国权力结构中,并非常任理事国。因此日语并不是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之一。


hording


首先题目有一些不严谨,世界语言是犹太人创立的一种方便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语言,而联合国确立的应该称为官方语言。

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包括英语、汉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日语确实不在其中。联合国究竟是通过什么确认官方语言,日语又为何不在其中呢,笔者将会在下文详细说明。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英国、美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倡导建立的,所以英语和俄语一开始便成为了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和工作用语。而后中国和法国成为拟联合会议的常任理事国,所以法语和汉语也就加入了官方语言的行列。

西班牙语主要是考虑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二战中,很多拉丁美洲国家也对德对日宣战,为轴心国增添了许多的力量,所以西班牙语也成为了联合国的官方语言。

《联合国宪章》有这五种语言的版本,而且法律明确规定这五种版本的《联合国宪章》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阿拉伯语的使用人群也比较广泛,阿拉伯语成为官方语言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直到1980年阿拉伯语才成为法律明确规定的联合国第六种官方语言。

如题中所问:官方语言为什么没有日语,笔者想要反问一句,官方语言中为何要有日语,只因为它还算尚可的经济条件吗?日语没有成为官方语言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点:存在抄袭汉语的现象

中国周边的几个国家都深受古代中国的影响,尤其是盛唐时期的中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汉语是日语的衍生品,现在存在的日语都和汉语有很多的共通之处。日语不光有汉语的因素,在发音方面又和东南亚的语言有类似之处,所以日语的整个体系显得很杂乱,并没有一个正统的体系,也就没有了从根上变成联合国官方语言的条件。

第二点:使用范围小

日本领土虽然不算大但人口却不少,也有一亿多,算一个人口大国。但相较于英语和汉语来说,日语的使用人数和范围还是非常的少和小。中国是领土大国和人口大国,光中国人就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而且随着近年来中国飙升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世界上说汉语的国家和人也越来越多。英语的影响力更不必说,拿我国举例子,从小学开始就是一个必学的科目,地位也是十分重要。日语相较于这两个语言来说,使用范围可能也就局限在本国,没有成为官方语言的必要性。

第三点:日本的罪恶

联合国设立的一个重要初衷便是惩治法西斯国家,其中便包括日本,如果用一个战败国的语言当做官方语言恐怕又要引起轩然大波。而且日本在战败后犯错态度并不诚恳,否认历史参拜靖国神社,如果联合国想要把日语设置为官方语言恐怕中国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我们不否认日本的军事实力和第三大经济国的地位,但我们也会铭记历史铭记日本的罪恶,日语没有资格成为官方语言,日本也没有资格位列常任理事国!


亮郎才不尽




南国春暖


联合国确认的6种语言是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而不是世界语言,这跟世界语完全是两码事。因为世界上确实存在世界语,世界语是犹太人波兰籍眼科医生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发明创立的一种人造语言,旨在消除人类国际交往语言沟通障碍。世界语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辅助语之一,目前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世界语者及世界语组织。

而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是指在联合国的各种会议、官方文件以及其他事务中所使用的语言。目前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主要有6种,包括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联合国成立后就确定了5种官方语言,1946年联合国第一次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了联合国绝大多数机构(除国际法院)的官方语言有五种,即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但是工作语言只有英语和法语,其他工作语言则是后来才确定的。

1948年12月通过的联合国大会第262(II)号决议将西班牙语列为联合国第三种工作语言,1968年俄语成为第四种工作语言,1973年汉语成为第五种工作语言,而阿拉伯语成为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所以,到1973年联合国就有了六种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这5中语言从联合国成立时就是官方语言,那么这五种语言是如何成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的呢?

联合国是二战后战胜国重新确立国际新秩序的产物,苏美英三巨头主导筹建了联合国,所以这三个国家的语言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也顺理成章。在确立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名单的过程中,最初只有苏美英三国,后来美国主推我国加入,英国又把法国拉入,那么常任理事国就有5个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战胜国,为二战盟国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将5个常任理事会国的语言作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也顺理成章。

二战中,很多说西班牙语的美洲国家也加入到盟国向轴心国宣战,而且西班牙语也是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西班牙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的第二多的语言,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广的语言,目前世界上有23个国家和地区将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在拉美地区,除了巴西、海地、苏里南、圭亚那、法属圭亚那等少数国家以外,其他的拉美国家都使用西班牙语。所以,在联合国成立后也把西班牙语作为了联合国的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成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这主要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国际形势有关。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为了支援巴勒斯坦,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实施石油禁运,导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通过这次石油禁运行动,阿拉伯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这使阿拉伯国家成为世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就在这一年联合国将阿拉伯语确定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

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而联合国是二战后战胜国确立国际秩序的国际组织,自然不会把日语作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而且日语的使用国家主要是日本,在国际上使用并不广泛,而将一国语言设立为联合国官方语言,除了该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以外,还有就是该种语言在世界上是否广泛使用,日语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


铭苏先生


联合国目前规定了六种语言作为它的指定办公常用语言,这六种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法语。

除了五常使用的四种语言,另外两种是流传范围最广、覆盖国家最多的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这六种语言不管用哪一种都行,就是不能用其它语言。联合国开会时,各国代表和政要在会议上发言的时候,想用什么语言都可以;但是,你用的语言如果不在这六种语言包括之内,那就等于白说了,因为大多数人都听不懂。

而讲上述六种语言的话,大家听不懂也不怕,因为联合国总部给每一位开会的人配备了同声翻译系统,其它语言就不会被翻译。

而平时联合国的文件,协议,法律文本都使用这六种语言,如果看不懂,那没办法,只能另外叫人给你翻译。

世界上各国语言那么多,联合国为什么只选定了上述六种语言为工作语言,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正因为世界各国的语种太多,没办法面面俱到,只能选用其中有代表性的,也就是使用语言人数最多,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几种。

如果面面俱到,那恐怕开会要用卡车往会场拉文件了,因为世界上有将近200个国家,5500多种语言,都兼顾到是不可能的,也不可操作。

这六种语言,英语不必说了,联合国五常有两个是英语国家,一个是曾经的世界老大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一个是现在的世界老大美国。把英语当母语的人数有4亿多,会说英语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世界上一多半的信件用的是英语,世界上一半的报纸都是英文。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国家都有英语教学,英语考试。

英语的影响力,不说大家都知道。

汉语也不必说了,中国就有13亿多人使用汉语,在东南亚好多国家,非洲、美洲和欧洲都有华人,不用汉语的话,根本就说不过去。

俄语的影响力也非常大,把俄语做母语的人数有1亿四千万。因为它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在俄罗斯和前苏联以及东欧很多国家都广为使用。由于在冷战时期,前苏联曾经称霸世界,华沙条约各国被强行推广俄语,小学和初中必须要学习俄语,而且是把俄语当做第一外语。我们当时跟苏联是盟友,把苏联当老大哥,所以也把俄语当做第一外语。

著名央视主持人赵忠祥和白岩松在大学学的就是俄语,他们当时对英语一窍不通。

因此,虽然苏联解体了,但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并且上述国家进行官方交流时已经习惯了使用俄语。

俄语不但在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这些东欧国家使用,而且在中亚五斯坦、蒙古都广泛使用。

因此,俄语也是当仁不让的联合国工作语言。

我们现在说说世界上最牛的语言——法语,为什么说法语最牛呢?

因为法语用法严谨,比如法律条文这种非常讲究细节的重要文件,用法语最合适不过,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英语是联合国的第一发言语言,法语在联合国是第一书写语言。

因为法国曾经是世界老二,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大国,法语的影响仅次于英语。它不仅是法国的官方语言,而且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法语当做自己的官方语言或者是通用语言,这些国家遍布五大洲,有1.3亿人讲法语。

更牛的是,好多国际机构把法语当做官方语言,比如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世贸组织,还有北约和国际红十字会等。

五常使用的四种语言其实也不需要多做解释,没有足够的硬实力,哥几个也做不成五常之一。

下面来说说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西班牙语在国际上除了西班牙,主要是美洲国家在使用,除了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主用英语法语,南美洲的巴西是用葡萄牙语(它也是西班牙语的表亲),还有中南美洲为数极少的个别小国,剩下的几十个国家全部使用西班牙语,原因很简单,他们曾经全部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这也是造成了美洲杯足球赛中对方主教练布置战术,对手也全都能听明白的结果,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美洲球员,也是这道理。

总而言之,西班牙语的流传程度,覆盖的国家和人口,至少不比俄语法语少。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人的语言,它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使用的是阿拉伯字母,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使用阿拉伯语做母语,具体来说,有19个阿拉伯国家及4个国际组织都把它当做官方语言。

把阿拉伯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超过二亿一千万人,而使用阿拉伯语的人超过了四亿人;更为重要的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语言也是阿拉伯语,古兰经也是用阿拉伯文书写的。

同时阿拉伯语为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语言,因此阿拉伯语在全世界分布很广,几乎走到哪里都有说阿拉伯语的人。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1973年,联合国把使用范围极广的阿拉伯语也列入了官方语言之一,本来的五种增加到了六种。

那么,日语为什么没有被联合国当做工作语言呢?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国,日本的对外经济援助也是数一数二,仅次于美国,国际地位不可低估。

日语被称为世界第六语言,说日语的人也有1亿2千万。但日语的使用范围很小,仅仅局限于日本本土和欧美有限的日本移民。所以,日语没有被联合国当做工作语言很正常,日本人也无需为此抱不平。

因为根据欧洲语言管理中心2017年6月发布的数据,全世界会说德语的人都超过了4亿,把德语当作母语的也达到了2亿2千万人。

德语不仅是德国的官方语言,也是奥地利、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的第一或者第二官方语言。 但联合国成立的时候,德国是战败国,德国在国际事务中没有话语权,大家在制定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时候,就很少考虑德国人的感受,要怪只能怪希特勒了。


历来现实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下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英,苏 三国在苏联的雅尔塔 进行了三巨头会谈,史称《雅尔塔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当中,确立了战后成立联合国;



随后,又在美国旧金山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美,苏,英,中,法五国,作为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特殊贡献者,和战胜国,被确立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英语,汉语,俄语,法语,自然的就成为了 联合国四大主要官方语言,另外,考虑到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在世界上使用的人口众多,也将这两种语言,加入到了联合国官方语言之列,也就有了今天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


至于说,日语为何没有进入联合国 官方语言之列?理由很简单,不仅日语 没有进入到联合国官方语言之列,就连同为战败国的德国,和意大利,同样没有将他们的语言纳入到联合国官方语言之列,也就是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当时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就更谈不上将日语,纳入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中,日本直到联合国成立11年后的1956年,才加入了联合国,而那时的联合国官方语言 早已确立,不可能再将其纳入联合国官方语言;

由此可以看出,日语没有加入到联合国官方语言,其主要原因是日本为战败国,话又说回来,就算日本不是二战的战败国,日语也很难加入到联合国官方语言,理由是,日语在全球的语言使用当中,排名为第九大语言,排在日语之前的还有,葡萄牙语和德语,也就是说,也就是说葡萄牙语和德语,都没有排进联合国官方语言,日语自然就更不可能,会排进联合国官方语言之列,除非联合国,将世界前9大语言,全部排进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中,日语才有可能进入联合国官方语言,这显然不现实。

个人拙见,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补充!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