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賣滯銷 盒馬式“授人以漁”助農行得通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受到餐飲企業、農貿市場歇業及物流供應鏈受阻的影響,全國多地出現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對於農產品生產基地而言,將滯銷產品賣出去就是最大的心願,但賣完之後該如何發展仍是一個未知數。對此,盒馬蔬菜基地直採負責人鬱磊表示,與傳統銷售渠道不同,盒馬式助農在解決滯銷問題的同時,還往前走了一步,把數字農業、訂單農業帶入上游,幫助農產品基地建立標準,關注更長遠的合作。

兩週賣出80噸蔬菜

對山東省臨沂市李艾曲村的村民來說,疫情對村裡蔬菜的銷路影響很大。

“主要就是交通管制,村裡的蔬菜沒辦法運出去。”據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菜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兼李艾曲村支部書記李振介紹,李艾曲村種菜的歷史已有25年,共有1080畝土地,其中680畝是大棚蔬菜,如黃瓜、茄子、辣椒、西葫蘆等。平時村裡蔬菜的主要銷售渠道是批發市場,並沒有與商超零售渠道合作過。“往年大年初二,市場就會開放了。今年沒人收購,很怕蔬菜堆在家裡壞掉,我們在討論要不要自己拉出去賣的時候,盒馬得知消息過來收購了。”李振說。

據悉,與盒馬對接上後,村裡的蔬菜兩週內賣出了80噸,因為品質好,盒馬給村裡的收購價比市場價高出40%。

不只是賣滯銷 盒馬式“授人以漁”助農行得通嗎

(本文圖片由相關企業提供。)

據鬱磊介紹,盒馬賣出滯銷蔬菜的“秘密武器”之一,就在於其數字化的全國化冷流物流體系。通過這一體系,盒馬實現了農產品在短時間內跨區域流通。

中國商報記者瞭解到,去年9月,盒馬已建成48個多溫層多功能倉庫,其中包括33個常溫和低溫倉、11個加工中心和4個海鮮水產暫養中心,一個覆蓋全國的低成本生鮮冷鏈物流配送網絡,在此次助農中發揮了大作用。

“擁有可以數字化管理的供應體系,配合盒馬店倉一體門店和線上線下聯動的營銷模式,盒馬可以將區域產品迅速賣向全國。”鬱磊介紹。

鬱磊在談到盒馬消化滯銷農產品的秘訣時表示:“除了數字化運營和對整個供應鏈的管控外,盒馬還通過線上的營運體系找到真正對產品感興趣的人,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確保商品及時送達。用數字化作為基礎,在盒馬App和門店構建物場景中,通過有標準有價值的商品,滿足用戶的生活需要。”

此前,青島浩豐集團有12萬斤滯銷蔬菜,盒馬採購小二郭凱在50分鐘內就給出瞭解決方案,正是通過這套系統對整個青島盒區房及各地盒區的備貨量及用戶需求有了一個相對細緻的瞭解。

“當時我們已經確定疫情期間需要增大備貨量,青島地區是日常的三倍,北京上海等地區是四倍,這樣青島浩豐的商品就可以快速消化。”郭凱說。在短短15天之內,幫助他們達成了供銷平衡,解決了滯銷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實際上,幫助銷售滯銷農產品只是助農的開始。對李艾曲村來說,村民們並不只是想把滯銷的蔬菜賣出去,他們看到的是村裡產業升級的希望。“我們目前並沒有達到盒馬精加工蔬菜要求的生產線,希望以後也能走高端精品路線。一方面提高了我們本身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也能增加村民的收入。”李振表示,目前村裡賣蔬菜是不分品質,村民對於精加工的認識也還需要培訓和補全。

為了實現李艾曲村農業的轉型升級,青島盒馬基地直採總監劉娜決定分兩步走。

“首先會讓村民瞭解,今天顧客的需求是什麼,種什麼樣的菜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種什麼菜可以為他們創造新的需求。第二步,基於訂單農業,我們會把一整套符合消費新趨勢的標準給到農戶,包括種植、採收、加工標準,帶他們一起成長。”劉娜表示。

據悉,通過盒馬,李艾曲村將會引入數字農業的基礎設施,同時建立起符合新零售種植標準,這樣可以提高生產種植效率。

雲南農業大學校長盛軍認為,盒馬買手通過基地直採打破了中間環節,給上游的農民和終端的消費者都帶來了革新。“未來也希望盒馬作為標杆,能在農業領域參與制定更多的行業標準,讓盒馬成為時令產品與消費者之間有溫度的橋樑,為社會創造更廣闊更有長遠意義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