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縣: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食用菌成助農增收新引擎

水城縣: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食用菌成助農增收新引擎

烏蒙新報訊 三月的水城大地,春光明媚,充滿了生機。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水城縣倮麼村的37個食用菌大棚裡依舊是一片忙碌。

村合作社參與種植的菌菇迎來豐產,在大棚裡務工的村民王繼蘭正忙著採摘菌菇。“一大早就來了,菌菇產得好,我們也能多掙錢了。”

食用菌基地負責人徐歡說:“基地以‘村合作社+公司+貧困戶’模式,由水城縣農投集團公司和當地政府共同建立,得益於地處一個四面環山的低凹地帶,大棚氣溫也比較暖和,一年四季都可以穩定生產菌菇。”

王繼蘭是米籮鎮倮麼村村民,在食用菌基地沒進駐之前,除了種地,基本沒有經濟來源。村支部書記陸燁肸說:“自從村裡開始建設大棚,王繼蘭就成了這裡的‘長工’,做採摘搞管護,幹得可帶勁兒,一天也不肯耽誤。”

“我們的土地入股合作社發展食用菌種植,不僅每年有分紅,還能一年四季在基地務工,每天有80元工資,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王繼蘭坦言,她只是水城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之一。

據瞭解,僅在倮麼村食用菌基地,直接量化覆蓋農戶641戶1314人,同時解決了倮麼村500餘人勞動力就業,帶動倮麼村310戶960人貧困戶脫貧。37個大棚全部投入使用後,可滿足米籮鎮全部剩餘勞動力的就業需求。

“涼都”有三寶——刺梨、紅心獼猴桃、早春茶。然而,食用菌產業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項蓬勃發展的產業,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今,正成為水城縣脫貧攻堅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近年來,水城縣多措並舉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堅持“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發展理念,圍繞食用菌全產業鏈開發,依託“三變”改革,按照省委“八要素”要求,建立食用菌產業持續發展和利益聯結緊密的聯農帶農機制,大力推進產業精準扶貧,助推脫貧攻堅。

“大產業頂天立地,小產業鋪天蓋地。”目前,水城縣食用菌產業正闊步前行,建成年產菌棒能力共1.2億棒的菌種場兩座,種植基地27個,涉及13個鄉鎮,佔地面積約3050畝,建有出菇大棚3347個。

2019年水城縣生產食用菌4825萬棒,基地種植黑皮雞樅、香菇、秀珍菇等共計4264萬棒,總產值4.83億元,其中菌棒產值1.93億元,出菇產值2.9億元。

在發展食用菌產業中,水城縣積極拓展銷售渠道,通過線上和線下進行銷售。冷鏈物流中心工作人員每日按照等級進行分揀,分揀好的菌菇經過冷庫打冷後裝車送到集散中心,再分類入庫或直接發往全國各地經銷商,一般兩到三天可完成交貨。

截至目前,水城縣與廣州江南市場、深圳海吉星市場、重慶雙福市場等7家省內外經銷商簽訂了銷售合同,平均每天銷售量4萬斤左右,最多可達10萬斤。此外,還與雲南恆翼進出口貿易公司等多家單位簽訂了近1300萬棒的購菌棒合同。

如今,隨著農村產業革命縱深推進,水城縣食用菌產業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