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攝影圈內詬病的“糖水片”,為什麼還會有很多年輕人喜歡?

柳侍墨


詬病“糖水片”其實是一部分影協老法師鄙視排擠年輕人的一種形式,就像周杰倫相對於蔡徐坤一樣。“糖水片”是日系唯美風格照片的一種統稱,一般“糖水片”對應的是甜美小蘿莉等年輕元素,甜美小清新讓人感覺甜甜的。



這種風格在年輕人之中是比較受歡迎的,構圖簡單、高曝光、小蘿莉等元素受到年輕人普遍認可。但是,老法師們排斥,我們得先從老法師這個群體說一說。

“老法師”也是攝影鄙視鏈中的重要一部分,這部分人通常指各種機關單位退休人士,資金充裕,長槍短炮堪比專業新聞攝影師、荷花和旗袍模特等都是他們的標準特徵。這些人思維固話,書法、歲寒三友、端莊文雅是他們能發揮的最常見的題材了。由於常年工作混了個眼熟,各地的影協是這些人聚集的最大團體,所以“影協”和“老法師”是並存的兩個概念,意思一樣。


以上純屬調侃,並無事實根據,請勿對號入座。但是以下內容不在這句話的解釋範圍內。

隨著經濟條件直線上升,單反這種以前高不可攀的專業器材大範圍普及,“人人都是攝影師”這種廣告話術的誤導,網絡給大家提供的交流上的便利,很多人都進入這個行列(以前可以說行業的,但是國家取消了攝影師資格證),攝影作品開始爆發式增長,各種水平參差不齊的照片在網絡上湧現,是個人拍張照片就說是“攝影作品”。

由此使得攝影圈子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細分,因為你什麼都拍的話肯定是不專業的,什麼攝影師拍什麼題材,大家慢慢開始越做越精,專注於某個方向深耕細作。但是有一大部分人,初出茅廬,技術經驗也沒有,相關專業也沒學過,盲目自信是因為他有錢買單反,複雜的拍攝他來不了,只能拍這種簡單的東西,但是恰恰是這部分人特別喜歡炫耀,所以,糖水片這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照片,開始受到大範圍的鄙視。


所以說白了,“糖水片”被詬病只是目前攝影界各種“攝影師”之間一種相互找存在感的犧牲品。類似的還有婚紗攝影師說兒童攝影就是把孩子框起來等現象。

如果你真的愛好攝影,就不要在這種“風格”中試圖站隊,任何題材自己去試一試都是有必要的,就像文學作者,寫小說的罵寫新聞的說你寫的是垃圾一樣,都是極度愚蠢和傻缺的行為。


一頭大呂


這個問題還蠻值得探討的,從“糖水片”這個攝影詞語出現後,就一直爭論不休。

何謂“糖水片”?

“糖水片”這個詞語最早由原新浪攝影論壇版主Royal提出來的,最初只是指風光片,後來拓展到任何題材的唯美片子。

風光片總是離不開水,所以,河水、湖水、甚至塘水是攝影愛好者們常拍攝的題材,評片時“塘水”這個詞頻繁出現,後通假為“糖水”。一語雙關,即有“塘水”的意思,也有“糖水甜得發膩”的意思。

“糖水片”為何被詬病?

這類片子給人的感覺通常是“視覺感受良好,心理感受平淡”,沒有給觀者傳遞深刻內涵。而傳統攝影師認為攝影應該給視覺和心靈帶來雙重震撼,一味地追求視覺上地美感對於攝影來講,沒有什麼意義。

如何正確看待“糖水片”?

雖然從照片的思想上講,“糖水片”沒有給人帶來深刻的感悟,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包容地看待“糖水片”。

從攝影技術上講,“糖水片”的追求是比較完美的。它非常講究構圖、曝光、色彩、影調等等。從這個層面來看,“糖水片”可以作為攝影初學者一段時間內追求的目標,甚至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必經之路。這也是為什麼受年輕人喜歡的原因。

從攝影藝術上講,“糖水片”的追求是停滯的。它除了視覺上的衝擊外,沒法給觀者帶來心理上的衝擊。從這個層面看,“糖水片”不應成為攝影初學者追求的終極目標,我們應該要去拔高自己的攝影思想。

所以,我覺得不要一味地貶低“糖水片”,成為大師前,不妨先拍好“糖水片”。因為只有掌握了技術,你才可以去追求藝術。


我是JV視界,專注於攝影


JV視界


大概如下幾張都是吧,但是嘛,好看就夠了,畢竟我沒打算入門,那攝影的目的就是愉悅我自己就夠了,就跟平常旅遊看風景一個道理。








落葉晴雪


糖水片有兩種,一種是刻意去拍成糖水片,另外一種是到天堂國度瑞士去旅行,隨便一拍都是糖水片,不禁讓人感覺上帝非常不公平,把最美的湖光山色給了這麼一個面積4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因為整個瑞士就是糖水片的素材,所以才吸引全世界的遊客去瑞士觀光旅行。這是我前幾天去瑞士自由行11天拍的糖水片。











雅恩689


我就愛看那種好看的妹子拍的照片,黑絲白絲jk,蘿莉等等,而那種視覺衝擊明顯的星空雪山等等也覺得美不勝收。

但是,畢竟這些照片不能像那種寓意深刻或者直擊人心的照片能流傳永久,現在依然可以看到那些經典的幾十年前照片,發怒的丘吉爾,豎起的美國旗等等,而那些好看的妹子照片無論黑絲白絲,幾年後就會消失在浩瀚的照片海中。

攝影也可以分為快餐和大餐,糖水攝影不用考慮那麼多的東西,只要妹子好看,調色過得去,一般拍出來的都好看。但是要想拍的有內涵就要有技術,有想法或者說有思想~


Kov37605099


我覺得,真正被詬病的不是糖水片,而是隻會拍糖水片的人,糖水片看多了確實是很膩,這和天天吃魚翅也會吃膩一個道理,糖水片就是為了把主體突出,構圖的話看多了並沒有什麼驚豔。

一般我都會帶一個廣角和長焦外出拍攝,交替使用才能讓一組客片更加出色。如果只用一個長焦,你可能沒法交代背景,同時因為長焦背景壓縮的關係,你的照片讓人看起來有距離感,與模特互動太小,容易造就千篇一律.

我現在是一半糖水,一半廣角,特別喜歡耍幾張超廣角











滿天星


作為糖水片,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是又被很多人趨之若鶩。這個近乎兩極化的發展其實主要是攝影作為一個藝術表現形式來說不同的需求罷了。

我們說糖水片,無論是風景還是人像,其實還是有一定功力的才能拍攝出來的。無論構圖,用光,都是可圈可點的。唯一缺乏的是背後的思考,對於美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糖水片就像是我們學習語文的時候講的古代寫駢文,結構工整,辭藻華麗,初讀起來朗朗上口氣勢恢宏,讀完缺乏思考與共鳴。



糖水作品之所以叫糖水,就是初嘗甜蜜,多了會有些膩。但是這並不是完全排斥糖水作品。前面說到了,糖水作品也是要有一定攝影功力的。而且糖水作品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裡點贊率還是很高的。因為它符合大眾的審美,相反一些有深度的紀實作品可能不是那麼受歡迎。


對於美,很難說高低貴賤之分,存在即合理。在攝影的路上,糖水是很多人避不開的一條路,也是通往攝影高階殿堂的墊腳石。多一些包容去看這個世界,你會發現更多美好的內容。

感謝您的點贊轉發,更多攻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不用跟我說攝影要講究主題,內涵;這些代替不了“糖水片”的甜美,美是藝術的最大主題。有這樣一個現實:60歲的老騷炮一樣喜歡20歲水靈靈的小姑娘。

糖水是什麼?首先是很甜,但沒什麼太多的營養。在攝影中,所謂的“糖水片”,意思也是相差不多。但是我覺得糖水片沒什麼不好。畢竟糖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

這個世界是立體的,存在的物質太多,每個物質都有各自的屬性。所以沒有什麼絕對的好與不好。有人喜歡顏值高的、性感的;也有人喜歡有內涵、清純的。因此自己不喜歡的不能妨礙別人的喜好。這也是心懷萬物、胸懷寬廣的表現。

對於大多數攝影愛好者來說,能拍出糖水片,那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糖水片的甜美,本身就是一個美的主題。在這個個性張揚,文化多元的時代,要有開放式思維。存在的就有道理。都說小鮮肉橫行不好,但是這背後的巨大市場是客觀存在的。

道家文化對宇宙萬物研究已經非常透徹,所謂道法自然,人也有人的認知特點。要像太極拳那樣順勢、引導。一定不要看到不符合自己認知、意願的事物就去詬病。還是那句話,美是藝術的最大的主題。大家要寬容。


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幫忙點個贊。喜歡攝影的朋友,可以關注攝影中級班。


攝影中級班


“糖水片”是對畫面好看,但離藝術價值有點遠的攝影作品的暱稱,特點是沒有什麼思想內容,表面化,形式化。

它的產生有著時代大眾審美的烙印。當今,“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淺表、快捷、感官刺激是基本要素。風光片要有好看的景緻更配上華麗、濃烈的色彩;美女帥哥形象都是瓜子小白臉帶磨皮,蜂腰配大長腿,是完全符合當代流行的大眾審美觀的。既然好看又符合當代大眾審美觀,自然就會有很多人看!尤其是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更何況“糖水片”中的帥哥美女形象其實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完美形象!每天玩自拍,沉迷於搗鼓一通後期美顏軟件。近來還更甚,自拍前期的軟件都被髮明瞭,懶人們只要一按快門鍵,瓜子臉大長腿馬上呈現,不用再花時間在後期上。

小編我也和年輕的攝影愛好者交流過,驚訝於他們大多都在承認“糖水片”的存在的同時,卻並不排斥它,認為它沒有什麼不妥,並以弄到它為榮,甚至願意為它而“奮鬥”。既然都這樣了,“糖水片”的流行就沒有什麼可懸念了!


生生視覺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那麼複雜的討論不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