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一生就如其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一说起《红楼梦》,脑中便浮现起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曹雪芹的一生就如其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初读此书,曾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落泪,钦佩宝钗的通情达理,欣赏史湘云的豁达......

再读此书,却看出了一个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看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以及人物处于当时社会中想挣脱却挣脱不了的矛盾。

曹雪芹先生在写这本作品之时,是把他自己经历的一生写了进去吧。

曹雪芹的一生就如其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这句话可以描写《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对曹雪芹先生最好的描述了。

他的一生从鲜花着锦之盛,落入凋零衰败之境,这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人世的悲哀和世事的无常,看到了封建贵族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也感受了阶级的不可跨越和带来的歧视。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红楼梦》里。

曹雪芹的一生就如其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年少时期的他生活在了人人羡慕的家庭,在昌明隆盛之邦(康雍盛世)、花柳繁华地(南京)、诗礼簪缨之族(江宁织造府)、温柔富贵乡(西园)享受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日子过得心满意足。

“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只在园中游卧,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他终生都对这段幸福生活记忆犹新,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中亲切地呼曰“梦幻”

正如他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童年的曹雪芹十分淘气,不喜欢读书,也不愿考取功名,只愿过着风花雪月的日子,虽有其祖父严格管教,但因为祖母溺爱,每每护着他,他的童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

曹雪芹的一生就如其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雍正六年(1728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

因家族的困境,他开始结识了一些政商名流和文坛前辈,并受到他们的影响,开始接触四书五经,并决心著书立说、立德立言,一度勤奋读书,访师觅友,多方干谒朝中权贵。

大约在乾隆九年,他开始创作《红楼梦》的初稿《风月宝鉴》。

他的一生,就现在看来,是一首诗,跌宕起伏,婉转曲折,发人深省

曹雪芹的一生就如其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周汝昌先生曾评价:

曹雪芹的一生,是不寻常的,坎坷困顿而又光辉灿烂。他讨人喜欢,受人爱恭倾赏,也大遭世俗的误解诽谤、排挤不容。他有老、庄的哲思,有屈原的《骚》愤,有司马迁的史才,有顾恺之的画艺和“痴绝”,有李义山、杜牧之风流才调,还有李龟年、黄旛绰的音乐、剧曲的天才功力……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又具备满族与汉族、江南与江北各种文化特色的融会综合之奇辉异彩。所以我说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形象。

他的身上充斥着矛盾,热爱生活又有梦幻之感,入世又出世。他没有像他所写的贾宝玉一般,在经历了世事无常之后,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他就像是一个旁观者,清晰地告诫世人,他将自己亲身的经历,写入了这本书中,倾注了自己对于入世的耽溺以及出世的向往,写出了痛苦人生的真相和寻求解脱的向往,写出了矛盾的情感世界和真实的人生体验。

曹雪芹的一生就如其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有作者自序,明确地写出了写作缘起、写作经历和心得体会,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原则。

他写的人物亦真亦假,亦善亦恶,每个人都不一样,读这本作品,就像走进了一个真实的大观园,亲眼见证了整个大观园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他用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着重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自觉地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使作品婉约含蓄,是那样的历历在目,又是那样的难以企及。他的文字就像是流水划过心灵,那么轻柔,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悸动,那些平常参不透的人生哲理,人生无法避免的喜怒哀乐,世间的炎凉冷暖,都让人细细品尝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曹雪芹的一生就如其所写的贾宝玉一样——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那首《好了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那阙注解,太虚幻境演绎的那一曲《飞鸟各投林》,都无不一一向我们展示着他的内心,是空,是虚无,是阅尽沧桑后的拔剑四顾心茫然……

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再看看《红楼梦》,看看那个繁盛一时的大观园,看看姑娘们用心举办的诗社,赏赏春天的花,品品秋天的茶。

如果可以,我愿永远都读不懂《红楼梦》,更不会去了解其背后的曹雪芹先生,更不愿触碰那心酸的往事,以及世间的冷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