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凭什么我的命运如此颠沛流离!

曹雪芹(约1715年- 1763年)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

提到曹雪芹,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他那部赫赫有名的《红楼梦》,但是抛开这本著作,我们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这位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的背后实则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如同他所描绘的红楼梦一般,亦真亦幻,似梦非梦,今天,让拣史大人带领大家一起透过历史的长河去重温曹雪芹的一生吧。

1

文星诞生,出身豪门

雍正二年炎热的夏天,闰四月的二十六日下午二时左右,南京织造府的内院呈现出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诞生的一天,这位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或许还不知道他的家族是当时的南京第一大豪门,是众人口中艳羡的天下望族。

曹雪芹:凭什么我的命运如此颠沛流离!

雪芹的曾祖父祖母在康熙年间备受恩宠,康熙幼年生母早逝,雪芹的曾祖母作为康熙的保姆陪伴照料在他身边,为此康熙感恩不尽,即位后不久便命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到江宁任织造监督,并拥有终身任职的权利,掌管江南为宫中所需的衣服、绸缎等高档丝织品。

不仅如此,曹家的子孙特许继任,康熙在位期间,曹家可谓集荣华富贵于一生的显赫贵族。

2

不务正业,杂学旁收

童年的曹雪芹自幼深受文化教养的熏陶,特别讨人喜欢的就是见了人礼数周详,因此即使晚于王公家的子弟入学读书,其举止优美便已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念书时一目数行俱下便背诵如流,对书本上的知识悟性极高,不背死书,得其精义。

但曹雪芹并没有成为父母眼中期望的乖巧

曹雪芹:凭什么我的命运如此颠沛流离!

小孩,相反,这个聪明过人的小孩会有奇怪脾气,会淘气,厌恶八股文,不喜读四书五经,在先生的课堂上会说出一些令人惊讶的怪话怪论,听起来胆大妄为,但在祖母李氏的溺爱下释放天性,不满足于死板认字背书,开始偷偷转向对杂学的涉猎和追求。

曹家家学渊深,祖父曹寅有诗词集行世,在扬州曾管领《全唐诗》及二十几种精装书的刻印,兼管扬州诗局。曹家藏书极多,精本有3287种之多,小雪芹便将自己埋身于诗文词赋,小说,剧本弹唱曲词等“闲书”当中,汲取知识,求其所学。对各类百科文化知识和技艺莫不旁搜杂取,这也为他后来撰写《红楼梦》奠定了一定的写作基础。

3

惨遭抄家,命运跌宕

命运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予当头一击,如果说曹雪芹的出生时期是幸福无虑的,那么真正的转折点便是在他十三岁的那场浩劫。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早在康熙在位期间,诸位皇子便开始对皇位虎视眈眈,暗中预谋,最终由其第四子胤禛以阴谋手段取得帝位,是为雍正帝。

得势后的雍正大肆铲除异己的党派,包括皇室宗亲,康熙亲任,因此,与康熙以及先朝亲信关系密切的曹家自然成为雍正想要斩草除根的主要对象。

而此时曹家的经济正走向亏空状态,这是由于曹寅任上招待康熙花费大数目的金额所导致的,曹家的亏欠,如同一个无底洞深不见底,在康熙时已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但靠老皇帝的恩典曹家还能勉强蒙混过关,可惜这种现象到雍正时期愈演愈烈,曹家无力偿还的同时也成为了雍正借此来抄家严惩的理由。

除夕的夜晚,本应是家人团聚,举世腾欢的节日,但对于曹家来说,这一天如同黑暗中的深渊,是无法忘却的噩梦,昔日的曹家望族沦落成满门囚犯,抄查家产,曹家满门,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因“罪”被“枷号”,被加以犯罪的罪名逮问还京,这也让曹雪芹自出生以来第一次领略到什么叫作灾难的处境,大祸临头时家人落难,在他的脑海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好在他是幸运的,雍正开恩,小小的曹雪芹幸免于死,因其处境可怜最终被安置在北京蒜市口的一个小四合院,这里热闹非凡,是下层社会居住的场所,而曹雪芹的幼少年时期便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生长的,远离皇室贵族,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尝遍人情冷暖,对他日后萌起写作小说《石头记》的意念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曹雪芹:凭什么我的命运如此颠沛流离!

4

颠沛流浪,撰写红楼

雪芹在内务府的这几年,许是因为言行不守“正规”惹恼上司,罢职丢官,开始转入了一个十分困难的流浪处境,这一处境也成为他后半生的真实写照。

一个公子哥出身的人,不懂生机之事,衣食无法自理,很快就陷入了缺衣少食,举目无告的困境,唯一能做的便是求亲告友,忍辱负重地恳求一个收留容纳之所,在下人的白眼和讥讽中勉强苟活,无亲可投之时庙院马棚便是他的栖身场所。


曹雪芹:凭什么我的命运如此颠沛流离!

而就在这艰苦困顿的时期,也让他越发坚定写小说的信念,成为他精神上的寄托或出路,他甚至觉得活着就是为了写一部意义与性命等同的小说。

然而贫穷限制了他的梦想,曹雪芹已经连纸也无钱去买,只能把旧历书拆开,翻转叶子做稿纸,夜晚挑灯写作时,时常挑动灯芯为黯淡的夜晚增添一丝光亮,难以想象像曹雪芹的那样一部包含着八九百个男女人物的巨著绝作,就是在这样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产生的奇迹吧?

乾隆九年,曹雪芹三十岁,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红楼梦的初稿《风月宝鉴》。

乾隆十二年,曹雪芹三十三岁,移居北京西郊的十多年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将旧作《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巨著《红楼梦》。

曹雪芹:凭什么我的命运如此颠沛流离!

5

文星之殒,悲痛惋惜

乾隆二十七年,从春末夏初起,北京城厢郊区,出了一桩百年未有的大事:痘疹成为惨祸,出痘本是年年有,家家有的事,但到本年,却酿成一场空前的大惨剧。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曹雪芹也未免于此。

数以万计的儿童死于痘祸,而曹雪芹的唯一爱子-不幸染上痘疹,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曹雪芹哪里有能力给孩子“饵牛黄,真珠无算?”只有眼看病儿日渐垂危,在秋天便撒手人寰。

儿子的离去对于曹雪芹来说是一大打击,他是雪芹穷愁中唯一的一点挂心悦意的骨肉,是他活在世上的精神动力,悲痛万分的他酗酒成瘾,坟前痛哭,忧从心头来,病患加身,加上各方面的煎迫烦劳,病情由秋天起,日益严重下去。

乾隆二十八年的除夕,在香烟爆竹,笑语欢腾的时刻,曹雪芹,这位年仅四十八岁的文学之星,带着未完成书稿的遗憾和对人世间的愤懑和失望离开了人世。

曹雪芹:凭什么我的命运如此颠沛流离!

曹雪芹的一生,并不是一篇文章一本传记所能表达的,如果要为他镌刻碑文,最好的文词应该就是他笔下这首“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为可歌可泣的铭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