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临沂医保多措并举助力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3月26日讯(记者 王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临沂市医疗保障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出台了一系列医疗保障政策,狠抓措施落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医保力量。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临沂市疫情防控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1月份以来,临沂市医保部门共向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预付医保基金累计7.49亿元。2月份以来,医保结算临沂市新冠肺炎患者及留观人员758人次、177.15万元,已办理缓缴中小企业数量为769家,涉及企业职工65310人,缓缴医保费10877万元。此外,临沂市两次出台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政策,预计全年将为临沂企业减少4.5亿元的医保缴费负担。

出台支持患者救治的特殊医保政策 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

临沂市将新冠肺炎患者治疗需要的所有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全部纳入临沂市医保支付范围。不论是否属于医保支付目录范围、是否属于甲类药品、是否属于目录限制性使用药品,全部纳入临沂市医保支付范围。将参加医保的确诊患者、疑似患者、隔离留观人员发生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全部纳入临沂市医保支付范围。境外来临沂人员中的未参保的医疗费用由个人负担。

全面取消医保起付标准,全面取消医保支付限额,全面取消参保患者异地转诊备案手续和转外医保支付比例降低的规定,全面取消参保补缴后的医保待遇等待期限制。未参保患者须参保补缴费后即时享受医保待遇。

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患者无论是否在本地参保、是否办理转诊转院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是否能联网直接结算,一律先就医后结算,由医保基金先行垫付费用,个人不需要缴费。

实施综合保障措施。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按政策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个人不负担费用,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而影响就医。

2月份以来,临沂市新冠肺炎患者及留观人员共发生医疗总费用237.83万元,医保结算758人次、177.15万元。其中,基本医保支付154.77万元,大病保险支付20.42万元,医疗救助1.96万元。

全力做好资金保障支持 确保定点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医保基金一直是医院收入的最重要来源。疫情期间医院业务收入大幅减少、资金周转困难。为全力支持医院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减轻医院垫付资金压力,临沂市县医保部门对定点救治医院提前拨付1-2个月的医保基金,且患者救治费用实行单独结算,不再纳入医院年度总额控制指标,确保定点医院不因费用问题而影响救治患者。同时,还加大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县级医保部门对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乡镇卫生院提前预付不少于1个月的医保基金。

1月份以来,临沂市医保部门共向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预付医保基金累计7.49亿元。其中,市医保局直接向市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两家市直定点医院提前预拨资金2.44亿元,有效缓解了大医院高成本运转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有效保障了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需要。

赠送“惠企减负政策大礼包” 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缓缴企业职工医保费。为帮助临沂市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自2020年2月12日起,对因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可申请缓缴职工医保费,缓缴期最长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参保职工医保待遇不受影响。临沂市医保局及时开发了单位医保费缓缴的网上申报程序,简化办理流程,取消纸质材料,采取不见面办理方式,参保企业直接登录“临沂医保一窗通网上服务大厅”中的“单位缓缴医疗保险费申报”模块,通过“外网申报、内网审核”就可方便快捷地申办缓缴业务。2月份以来,已办理缓缴中小企业数量为769家,涉及企业职工65310人,缓缴医保费10877万元。

降低企业职工医保费。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临沂市医保局联合财政、税务部门先后两次出台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的政策。第一次是3月至12月期间,将所有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在原费率6%的基础上阶段性下调1个百分点,第二次是2月至6月期间,在第一次下调的基础上,又对临沂市各类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费率再次降低1个百分点。根据测算,连续两次阶段性降费,今年全市将为企业减少4.5亿元的医保缴费负担。2月份以来已有1.6万家企业实际减少支出4037万元,有力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

帮助解决临沂市医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目前,全市医保部门已向114家定点医院预拨医保资金5.62亿元,专项用于向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支付货款。医院已向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支付药品耗材货款4.37亿元,缓解了医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

支持临沂市企业积极生产疫情防控必需医药产品,扶持医药企业新产品创新研发。对临沂市企业生产的化学创新药、中药创新药、生物制品创新药,以及使用新研发医用试剂、耗材、设备等并取得明显临床疗效的诊疗项目,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拓宽医保绿色通道 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便捷服务

大力推行医保经办“不见面”办理。优化医保服务流程,积极倡导日常业务“网上办、掌上办”、申办材料“邮寄办”、费用结算“系统办”、咨询交流“电话办” 等“不见面”办理,创新推行延期办、放宽办、预约办、帮代办服务,尽量减少现场办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如职工医保关系转移、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保费等事项均可通过医保一窗通网上办理或临沂医保手机APP办理,减轻了企业和参保人跑腿负担,提高了医保经办效率。2月份以来,全市医保“不见面”经办业务总量达46.06万笔,占全部业务量的90%。

将慢性病患者门诊处方取药量放宽到3个月。疫情期间,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稳定并需要长期服用固定药物的慢性病患者,根据慢性病需要和诊疗规定,取药量可放宽到3个月,减少患者到医院配药次数。

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将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保定点医院纳入全市互联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互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为常见病和慢性病参保患者复诊等7个“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建立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处方协作联动机制,开展职工门诊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配药直接联网结算试点工作,为群众提供多渠道的医疗保障服务需求。

在全省率先实行零售药店购买退热、止咳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制度

2月2日起,临沂市医保局率先联合市场监管局下发文件,要求全市零售药店对购买退热、止咳药品人员实行实名购药、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劝导感冒、发热患者及时就诊。

3月6日再次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疫情防控期间到零售药店购买退热、止咳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切实发挥零售药店网络覆盖优势和早期监测作用,有效切断传染源。

加大关心关爱力度 出台临沂市援助湖北医务人员的医保待遇政策

对临沂市77名援助湖北医务人员2020年度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给予全额报销。及时为因子女参加援助湖北疫情防治而家中无人照料的老年亲属有长期护理需求的,符合条件的,简化办理手续、提供主动便捷服务。

临沂市医保局联合平安保险公司向全体援助湖北医务人员免费捐赠每人额度50万元的“医护平安”专属保险,解除援鄂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临沂市医保局将继续做好援助湖北医务人员的医保待遇政策落实和管理服务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