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掤勁不太極,怎樣快速練出掤勁


無掤勁不太極,怎樣快速練出掤勁

掤勁是母勁,這個比喻用得好。母與子是分不開的。它強調了掤勁在技擊中的地位高於一切。事實證明,子勁都是從擁的母勁演變出來的。學者若掌握了掤勁,並能巧用之,既可以防守周密,又能進攻得機。因此,評價太極功夫的優劣,必須看他運用掤勁如何。

搭手巧用掤勁相接圓轉,接換圈,勁不丟,能順其勢而走化,順其勢而擊發。不管對方使用抓拿按推等方法進攻,都能隨心所欲,順其自然,此功夫為上層。

拳論曰:“渾身上下處處有掤勁。”總結了掤勁尤為重要。何為掤勁呢?“掤”顧名思義如雙手掤物,下按上掤。它是利用離心力隨外力相合、不丟不抗的粘貼之內勁。其動作為似松非松,柔中寓剛,靈活而又沉重,運用富於彈性和韌性的特殊內勁。

要知掤勁,應比較而求之。正確與錯誤各具特點。常見之病就是“丟”與“頂”。“丟”指的是與彼勁脫離,離心力的內勁不能與彼勁始終合,無意脫離為丟,有意脫離為內空引化。“頂”指的是頂抗,拙勁滯猛,出太極陰陽圖的軌為衝撞。盲目為頂抗,有意取中,為逼引。

“掤”是巧用離心力與彼合拍的一種中庸之勁。能粘走相生,圓轉自如,技擊取勝,巧妙全在一圈之中。

怎樣求掤呢?學者應辯證求之。要用太極陰陽之理去理解太極掤勁之奧妙。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主觀要符合客觀。先以形求意,再以意導形。演練者要確定求掤之序,然後循序漸進求掤勁,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一、意掤

所謂意掤,就是以意導掤。意掤做到自我養成求掤的習慣。要有信念堅持不懈地刻意求掤。應懂掤含意,知掤的表現。同時,要增強掤的思維想象能力。

太極拳強調“以心行氣”。這是符合人體活動規律的。人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意念,無論是外部的造型,還是內部氣流的調遣都必須受意識支配演練者先練心,要平心靜氣,清除一切私心雜念,專心一意求掤勁。這樣久練求掤,一定會達到高層次境界。

二、形掤

掤勁來源於螺旋纏絲,圓是太極拳的特點之一,太極拳以圓造型是有它的科學道理的。圓運動既符合物理中的運動規律,力學原理,又符合人體生理結構特點。它既能消病益壽,增強體質,又有特殊的技擊功能。其優點是運動靈活,爆發力強,防禦巧妙,合力最佳。

太極拳以太極圖之理而得名並取形。因此練習者一定要研修太極圖。太極拳的圓運動離不開太極圖,無論轉何種圓圈,都應以太極圖之理來驗證它,達“連貫圓活”為標準。它要求動作不凹不凸,沒有斷勁,沒有缺陷,不起稜角,不越界限,也不偏塌,變動靈活,走化粘隨,不丟不頂,圓轉自如。

依照拳理要求“處處要有掤勁”,因此練習者首先要在四肢上下工夫。練好纏絲勁,要注意每勢的動靜姿勢都符合圓的軌跡。靜勢時,要做到身備五弓,能依理把各種圓組合在一起。要注意四肢的位置、方向、距離,六合統一。特別注意各關節勁不丟,防止被突然擒拿。轉換摺疊變圈時,勁決不能丟,每個劃圓運動要沿軌道而行。

無掤勁不太極,怎樣快速練出掤勁


其次要研究身體的掤勁。軀幹要中正安舒,虛靈頂勁,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開襠合檔,氣沉丹田。要以腰為總軸,求四周旋轉的掤勁。前掤是共性,易練,要刻意練左右掤、後掤、下掤。

推手時,要注意接勁,即搭手。此動作猶如打籃球運動中的接球動作,在接觸的一剎那間,要穩住重心,順著球的衝力往自身引帶。而後要粘貼住,再巧妙劃圓引化。接勁時動作要用內勁去迎合,接觸的一瞬間,若停頓接勁就會犯丟頂之病。與彼勁合後劃圓才能粘住,若不圓轉也會丟。圓轉靈活,才能沾連粘隨不丟頂。推手中的各子勁決不能離開母勁。應巧用捋擁、擠掤、捌掤、採掤、肘掤、靠掤、開掤、合掤等取勝對方。

太極拳的開合、虛實、螺旋纏絲都含有陰和陽兩種不同的力量。有剛有柔,有虛有實。一圈中一虛一實,它包含的勁似松非松。久練,進一步做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不管是一圈中的虛實變化,還是圓圈的轉換都要處處有掤勁。

這種纏絲掤勁,用到推手上,虛實變換,陰變陽,陽變陰,剛變柔,柔變剛,似陽非陽,忽隱忽現,忽弛忽張,不可捉摸,妙不可言。拳論講“全身無處不是圈,全身無處不太極”, “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此意是強調練圈的意義和程序。由大、中、小到無圈,達到神妙階段,由開展而漸到緊湊,由有形而歸於無形的最高級的技擊成就。

三、氣掤

氣是一種極細微的物質,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本源,是宇宙萬物生生化化的根本。

人體中的氣,主要成分有三。先天的腎氣,亦稱元氣;後天的水谷之氣,簡稱谷氣;口鼻吸人的空氣,亦稱清氣。口鼻呼吸之氣為動力,促進內臟元氣與谷氣的變化。這三種氣混合在一起,共同發揮充養全身的作用。

太極拳的氣又可為陰陽二氣。下沉之氣為陰氣,上升之氣為陽氣;呼氣為陽氣,吸氣為陰氣。陰氣與陽氣之間的相互關係為:陽氣上升仍為陽氣,陽氣下行即為陰氣;陰氣上升即為陽氣,陰氣下行仍為陰氣。氣為人的生命之根本,而氣的根本卻在於陰陽共存。若沒有變化的氣就成死氣。

學太極拳必須懂得陰氣與陽氣調和之理。陰氣與陽氣辯證關係為:以陽氣的緻密最為重要。陽氣緻密,陰氣就可以固守於內。如果陰氣與陽氣兩者失調,就如同一年之中的四季失去了平衡。求練陰陽二氣協調,相互為用,才能維持正常生理狀態的最高標準。

無掤勁不太極,怎樣快速練出掤勁

初練太極拳者,往往陰陽失調。有的濁氣上升,橫氣填胸;有的陽氣不領,陰氣過盛,只會“氣沉丹田”,忽視了“氣宜鼓盪”之理;有的不會使用腹式逆呼吸,不能配合外形,促進內臟變化,內氣不暢通,中氣偏行,不能周流全身,掤勁不充滿等。因此,練太極拳會讓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陰陽二氣相互調和互補,這樣才能有養生與技擊的功效。

總之,掤勁居首位,技擊不離掤;求掤先練意,勢正掤勁增;巧用五行步;紮根能增擁;太極螺旋轉,掤勁自然增,呼吸寓自然,內氣能充盈;接勁須引化,轉圓環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