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窗戶紙並不是油紙,輕輕一點就破,為何達官貴人都用它呢

不少古裝劇中,都有這樣的場景。那些飛簷走壁的江洋大盜,需要事先探聽消息時,先用手指蘸點口水往窗戶上一捅,便可以從外窺探出房間內的細節。因為古時並沒有玻璃,直到明清時節,才有類似玻璃的琉璃。普通人家用的都是窗戶紙,紙遇上水自然是一點就破。

古代窗戶紙並不是油紙,輕輕一點就破,為何達官貴人都用它呢

然而古代的窗戶紙,並非大家想的那般脆弱。也絕不是如某些網絡作者所說的是那般,是特殊的油紙。可是普通的紙,是如何讓房屋保暖?以及為何達官貴人也都選擇用普通的紙糊窗戶呢?筆者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有意思的話題。不少朋友提問:古代的窗戶紙是不是很薄?手指頭沾上水一點就破。底下有很多人踴躍,其中,最讓大家肯定一個回答,大致意思是這樣:古代的窗戶紙都是用牛皮紙,這種紙先放在油中浸泡,經過特殊的工藝製造,才粘到窗戶上。所以窗戶紙不怕雨水侵蝕,經久耐用;必須要用尖銳的物體,才能將其刺透,有點類似如今的油氈布。

古代窗戶紙並不是油紙,輕輕一點就破,為何達官貴人都用它呢

可是請大家想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家家戶戶都用普通的麻紙糊窗戶,"油"可是重要物資。封建時期那些普通平民,怎麼可能會用大量的油紙糊窗戶呢?不管是豬油、牛油或者其它油類,放到古代那可是妥妥的重要戰略物資。普通人家想吃都得不到,也不可能用於窗戶上。所以古代人,用的應該也是普通的麻紙。可是普通的紙當成玻璃放在窗戶上,既無法保暖,也無法防止別人偷窺。為何古代人還要用這樣的方法呢?首先筆者認為,窗戶應該有兩個作用,第一方便開關,流通室內空氣,其次起到保暖禦寒的作用。

古代窗戶紙並不是油紙,輕輕一點就破,為何達官貴人都用它呢

防偷窺,古人完全可以加上一層窗簾。因為古代沒有電,夜晚大家都睡去,有的只是普通的蠟燭和油燈。那麼黑的晚上,即使你能進入別人家用手點破窗戶紙,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你透過小洞還能看到什麼?所以從防偷窺的角度來看就不成立。再來說說,用紙糊窗戶到底安不安全?普通人家能有什麼積蓄?那些小偷,或者江洋大盜,也不可能惦記窮人。大戶人家都有單獨的門崗,窗戶上糊上紙也沒什麼不妥。最後便是糊上窗戶紙,能否起到保暖的作用?

古代窗戶紙並不是油紙,輕輕一點就破,為何達官貴人都用它呢

首先古時的寒冬臘月,著實非常難熬。普通人家莫說窗戶,連像樣的棉衣、皮衣都不可能有。冬天便是窮苦人,要趟過去的修羅場。加上古時窮苦人家,頂多用些茅草邊角料,搭幾間屋子湊合完事。這樣的房屋,根本不可能有多好的保暖性。指望窗戶上密不通風,那也是不可能,畢竟硬件設施太差。同時經過不少考古發現得知,古代人的窗戶不像如今只有一層。外層窗戶靠裡面,還有一層窗扇。睡覺時可以關上,其設計很像如今的掀背車門。

古代窗戶紙並不是油紙,輕輕一點就破,為何達官貴人都用它呢

《水滸傳》中,潘金蓮不就是開了窗戶用木棍支撐,才偶遇了西門慶。所以古代人,並不太指望外層窗戶有多大作用,裡面那一層才是非常重要。加上連人都吃不飽,怎麼可能還會將珍貴的油,用來浸泡窗戶紙?

參考文獻:二十四史、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