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窗户纸并不是油纸,轻轻一点就破,为何达官贵人都用它呢

不少古装剧中,都有这样的场景。那些飞檐走壁的江洋大盗,需要事先探听消息时,先用手指蘸点口水往窗户上一捅,便可以从外窥探出房间内的细节。因为古时并没有玻璃,直到明清时节,才有类似玻璃的琉璃。普通人家用的都是窗户纸,纸遇上水自然是一点就破。

古代窗户纸并不是油纸,轻轻一点就破,为何达官贵人都用它呢

然而古代的窗户纸,并非大家想的那般脆弱。也绝不是如某些网络作者所说的是那般,是特殊的油纸。可是普通的纸,是如何让房屋保暖?以及为何达官贵人也都选择用普通的纸糊窗户呢?笔者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不少朋友提问:古代的窗户纸是不是很薄?手指头沾上水一点就破。底下有很多人踊跃,其中,最让大家肯定一个回答,大致意思是这样:古代的窗户纸都是用牛皮纸,这种纸先放在油中浸泡,经过特殊的工艺制造,才粘到窗户上。所以窗户纸不怕雨水侵蚀,经久耐用;必须要用尖锐的物体,才能将其刺透,有点类似如今的油毡布。

古代窗户纸并不是油纸,轻轻一点就破,为何达官贵人都用它呢

可是请大家想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家家户户都用普通的麻纸糊窗户,"油"可是重要物资。封建时期那些普通平民,怎么可能会用大量的油纸糊窗户呢?不管是猪油、牛油或者其它油类,放到古代那可是妥妥的重要战略物资。普通人家想吃都得不到,也不可能用于窗户上。所以古代人,用的应该也是普通的麻纸。可是普通的纸当成玻璃放在窗户上,既无法保暖,也无法防止别人偷窥。为何古代人还要用这样的方法呢?首先笔者认为,窗户应该有两个作用,第一方便开关,流通室内空气,其次起到保暖御寒的作用。

古代窗户纸并不是油纸,轻轻一点就破,为何达官贵人都用它呢

防偷窥,古人完全可以加上一层窗帘。因为古代没有电,夜晚大家都睡去,有的只是普通的蜡烛和油灯。那么黑的晚上,即使你能进入别人家用手点破窗户纸,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你透过小洞还能看到什么?所以从防偷窥的角度来看就不成立。再来说说,用纸糊窗户到底安不安全?普通人家能有什么积蓄?那些小偷,或者江洋大盗,也不可能惦记穷人。大户人家都有单独的门岗,窗户上糊上纸也没什么不妥。最后便是糊上窗户纸,能否起到保暖的作用?

古代窗户纸并不是油纸,轻轻一点就破,为何达官贵人都用它呢

首先古时的寒冬腊月,着实非常难熬。普通人家莫说窗户,连像样的棉衣、皮衣都不可能有。冬天便是穷苦人,要趟过去的修罗场。加上古时穷苦人家,顶多用些茅草边角料,搭几间屋子凑合完事。这样的房屋,根本不可能有多好的保暖性。指望窗户上密不通风,那也是不可能,毕竟硬件设施太差。同时经过不少考古发现得知,古代人的窗户不像如今只有一层。外层窗户靠里面,还有一层窗扇。睡觉时可以关上,其设计很像如今的掀背车门。

古代窗户纸并不是油纸,轻轻一点就破,为何达官贵人都用它呢

《水浒传》中,潘金莲不就是开了窗户用木棍支撑,才偶遇了西门庆。所以古代人,并不太指望外层窗户有多大作用,里面那一层才是非常重要。加上连人都吃不饱,怎么可能还会将珍贵的油,用来浸泡窗户纸?

参考文献:二十四史、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