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志願者走進中醫院,青春力量暖人心




研究生志願者走進中醫院 青春力量暖人心




3月,資陽市暨雁江區中醫醫院迎來3名90後社會志願者,他們每天到院參與志願服務,在導診臺、掛號處、門診診區等地維持排隊距離、提供就診諮詢、引導就診流程、指導微信掛號等。








研究生志願者走進中醫院,青春力量暖人心

宋九淵和趙霞是堂兄妹,兩人都是在讀碩士研究生,宋九淵的母親凌秀英是醫院職工,疫情期間一直忙於工作,兄妹倆也一直琢磨著如何在抗疫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宋九淵和趙霞提出到醫院做志願者,這個想法得到了凌秀英的支持。兩人向醫院團支部提出了申請,並通過了培訓、考核,正式上崗。








研究生志願者走進中醫院,青春力量暖人心

特殊時期醫院對公共區域做出了具體要求,比如掛號處排隊距離1米、儘量綁定微信進行掛號交費等,這些工作適合年輕人,也能很大程度緩解門診導醫的工作壓力。志願服務內容細碎而連續,宋九淵和趙霞每天上午準時到崗,聽從導醫和“紅孩兒”志願者的安排,分區域分工協作,一上午連續地走動、引導和操作,讓他們感觸頗深,“以前媽媽給我說過導醫的工作,本以為沒啥難度,到了醫院才知道,導醫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兒就是醫院的窗口和形象,大家有問題都會來尋求幫助。”連續幾天下來,宋九淵和趙霞的腳開始發痛,兄妹倆在醫院也見到了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白衣天使的不易。“接觸到的病人看我們是志願者,對我們非常友善,還會經常對我們說謝謝,辛苦了,我們很有成就感。”

“以前自己來醫院就感覺啥都不知道,很茫然,這次聽說可以來醫院做志願者,我就想來,免得別人再去經歷我以前的困惑。” 封梅同樣是名90後,在醫院的門診大廳,瘦小的她禮貌地招呼排隊群眾保持距離,並協助導醫提供指引等,“有手機的阿姨叔叔們,我可以教大家微信綁卡,掛號很方便的!”看著排隊的人群,封梅大方地做起了“自我推銷”。在給群眾講解掛號操作時,她還不忘貼心地附上一張使用說明。








研究生志願者走進中醫院,青春力量暖人心

結束一上午的志願服務,下午,3名志願者還要繼續完成各自的學業和工作。“這幾個年輕人來了之後,我和病人都覺得輕鬆多了。”導醫臺的“周媽媽”周群對3名志願者的評價很高,“反應快、熱情,有禮貌。”接受過宋九淵幫助的孕婦王女士專門在微信公眾號留言,“做志願者的那個男娃娃很謙虛,給我指路的時候很溫柔,讓我覺得可以信任他。”

向社會志願者開放服務崗位,讓他們走進醫院,走近醫務工作者,學習醫療知識,幫助患者的同時,收穫志願服務的快樂。中醫院“紅孩兒”志願服務隊願為更多志願者提供服務平臺,共同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