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你們是如何讓自己心靜的?


在這個浮燥的社會中,你是如何讓自己心靜的?

遠離喧囂的鬧市和"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人群,離群索居,潛心修道。我不是不相信友情,我也有朋友,只是不多,僅有寥寥幾位。我始終把"識人多處是非多"當做自己的座佑銘。少認識人,少結交朋友。這是我靜(淨)心的絕招之一。

在社會中生活,要儘量少些攀比之心,平素要在"德心”、"德性”和“德行”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修練有兩方面,修是指修德,和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和言行;練是指每天要練功,如禪定、誦咒唸佛等等。修練是我每天必有的內容,我已堅持了四十餘年。這是我靜(淨)心的絕招之二。

我平素業餘愛好較多,如愛好硬筆書法、愛好寫作、愛好養花、愛好廚藝、愛好體育鍛練等等。我已退休在家,我感覺我現在比沒退休之前還忙。我整天忙我的信仰,忙我的諸多業餘愛好,我一天到晚根本沒有胡思亂想的時間。一句話,活著就要在動中求靜,因為動使你關閉了意識之門。連續的律動,不光是肢體的運動,還有(非是雜念的)思維的理智的運動,都對人靜(淨)心極有裨益。此即為我靜(淨)心的絕招之三。

細思之,上述三點本不能算做什麼絕招。但是我還是頗為自負的稱其為"絕招”。我以為所謂"絕招"是別人都沒有的,我有。實際上會上述三招之人,社會上本應大有人在。但因如今有恆心和毅力的人太少了,我便成了社會中寥寥無幾的掌握上述"三招"的人了。

匆匆弄筆,說了上述肺腑之言,供諸位看官參考,如有謬誤,敬希不吝賜教。


靜中乾坤大


是啊,現在的社會是很浮躁,先聲明我理解的“浮躁”,它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很中性的。現代社會是經濟社會,單就財富而言,一個“錢”字,變化之大,變化之快真的是頭暈目眩,目不暇接啊。古人也有“三窮三富不到老”的說法,但是,應該還是在現代才把這句老話演繹的酣暢淋漓。每天都有許多人發財,每天又都有許多人破產,一個個新產業在崛起,一次次公司業績暴雷,都在表明當今社會的新生態新業態,用“浮躁”兩個字來概括真是太恰當太妥帖了。

面對這樣浮躁的社會,要保持心靜,我得益這樣幾條:一,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已經老年,守本份才是最要緊;二,安貧樂道,現在的日子溫飽都不是問題,過平靜的日子最適合自己;三,重視修養道德情操,我們已屆老年,要立德,要從我做起,對於創業與財富的追逐要適可而止了;四,平常心,保持平常心才好安身立命。


4號老頑童


靜需學也,學需靜也,非學尤以成志,非志無以成學,寧靜致遠!


貴桂永恆


看看自己銀行卡里的餘額,就不那麼浮躁了。


不正經的情感主播


沒有人天生就能讓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所謂命運,其實是通過各種折騰,不斷地發現自我,修煉自我。對自己負責,就是傾聽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聲音,做出選擇,之後不管遇見了什麼,多難熬,都努力去承擔,去跨越,去爭取,去改變。那份義無反顧的歷程,就是有滋有味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