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講述戰疫故事,六位基層一線人員客串新聞發佈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春 通訊員 董克

3月25日15時,南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第二十二場專題新聞發佈會。當天的新聞發佈會的發佈人都是來自基層一線的黨員幹部群眾,講述他們親身經歷的戰“疫”故事。南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專家組副組長、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黨強,南陽市城管局環衛處幹部張楠,南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民警黃瀛,南陽報業傳媒集團記者柏伴雪,臥龍區武侯街道孔明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峰,志願者孫甜。

南阳:讲述战疫故事,六位基层一线人员客串新闻发布人

發佈會上,有記者向南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專家組副組長、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黨強提問:“你好,中心醫院作為全市定點救治醫院,在疫情發生最嚴重期間,你作為呼吸內科主任醫院業務骨幹,你的壓力大嗎?你作為醫療救治組副組長,全程參與確診病例的會診和救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在與病人面對面密切接觸中,你是怎麼樣去避免我們的醫護人員出現感染,把他們每個人平安地帶回家裡呢?”

南阳:讲述战疫故事,六位基层一线人员客串新闻发布人

黨強回答,壓力還是很大的,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救治方面的壓力,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人類未知的新發疾病,疾病的病因、傳播途徑、治療方案等均不確定,我們在治療中依據的診療方案也在不停的更新完善中,特別是我院作為重症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大量的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在我院治療,病情重,病情變化快,死亡率高,這對我們的診治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家屬多數處於隔離期,在電話溝通中,我們也體會到患者家屬迫切想了解病情及期待親人康復的心情,深知每個患者對其家庭的重要性,傾盡全力救治每名患者;第二個方的壓力在於院感防控,我深知新冠病毒傳染性和致病力,在救治患者的同時,必須採取有力的防控措施以避免醫務人員感染。決不能讓戰友們倒下。

南阳:讲述战疫故事,六位基层一线人员客串新闻发布人

主要採取以下幾個方面避免醫務人員感染。1、崗前培訓,每一位進入一線的醫務人員均通過了醫院的院感知識培訓及考核;2、嚴格執行隔離病房的各項制度,隔離病房分為三個區域,清潔區、緩衝區、汙染區均有相應的管理制度,避免交叉感染,3、合理排班,分班輪換,避免醫務人員長時間工作;4、在市指揮部協調下,醫院聯繫9家賓館作為一線醫務人員休息場所,同時嚴格紀律,單人單間,避免聚集。

發佈會上,有記者向志願者孫甜提問:“在此次抗擊疫情戰鬥中,作為一名志願者,努力去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請談下你參加志願者的初衷是什麼,此次志願活動,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孫甜回答,我是鄧州團市委招募的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也是鄧州編外雷鋒團的成員。鄧州是中國第一雷鋒城,我深受雷鋒精神的薰陶,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始至終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和自我價值的昇華!我記得一名被幫助過的貧困戶說的話:“疫情這麼嚴重,還掛念著我。我一定好好幹活兒,今年必須脫貧!”那一刻,我意識到了志願服務的價值所在。當親眼目睹了醫務工作者、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的“逆行”守護和默默付出時,覺得他們才是最偉大的。

經過這次戰“疫”,看到那些被自己幫助過的人,聽著那些感謝話語和流露出的感激目光,深深的烙在了心裡,更加堅定了我做志願服務的信心!

發佈會上,有記者向南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民警黃瀛提問:“在此次抗疫阻擊戰中,所有重要卡點和場所都能看到你們戰鬥的身影,你作為一名女性,與男性一樣一直堅守在疫情一線,克服著種種困難,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你堅守下去?現在你仍然在一線堅守著,你現在最想對家人說的是什麼?”

黃瀛回答,首先,我想說是警察也是血肉之軀,有喜怒哀樂愁,作為女同志更會流淚、想家。但是人民警察的職責,讓我在疫情面前不能退卻。群眾的滿意和肯定是我們能夠捨棄家人,毅然逆行、無悔付出的不竭動力。

如今我和我的戰友們,已經連續在防控一線堅守了60余天,作為一名妻子、一名母親,此刻,我特別想念我的愛人、我的孩子,我是多麼的想和你們在一起啊,但是作為一名人民警察,我想告訴和我一樣堅守崗位我的愛人,我將和你繼續履行警察職責,疫情不解除,決不言成功。我想對我的孩子說,原諒媽媽此時不能陪伴你的身邊,待到戰疫勝利時,媽媽再好好陪伴你。我相信,我們全家相聚的那一刻不會遠啦。

發佈會上,有記者向南陽市城管局環衛處幹部張楠提問:“這次疫情對城市環衛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驗,請介紹下,作為環衛處管理科負責人在作好疫情防護和協調處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最大的困難什麼?你們是如何解決的?”

張楠回答,最大的困難是防疫物資緊缺,中心城區647公廁、64座生活垃圾中轉站、8000多個果皮箱、1000多輛垃圾收運車輛,每天需要多頻次地滅菌消毒,需要的消毒劑遠遠超出日常庫存數量。5000多名環衛作業人員時時處處與生活垃圾、糞便等城市廢棄物接觸,口罩嚴重不足,存在安全隱患;一線作業人員較平時相對減少,在做好常態長效管理的同時,消毒作業量增加,工作顯得更加瑣碎繁重;一線環衛工人普遍年齡較大,抵抗力差,屬易受感人群,且日常習慣,麻痺大意不注重個人防護,管理壓力大增。

應對措施:積極協調,通過省住建廳、省環衛協會等,儘量拓寬採購渠道;主動對接市總工會,市紅十字會等,接受多方捐贈;對系統內現有物資登記造冊,科學分配,傾斜一線;加強防疫基本知識宣傳普及,加大機械作業頻次,減少人力勞動強度;嚴格防疫操作程序、標準,更加謹慎、更加嚴密地開展各項生產作業,最大限度降低風險。

發佈會上,有記者向臥龍區武侯街道孔明社區黨支部書記郭峰提問:“作為城市社區工作者,雙腿行動不便,你在此次戰“疫”鬥爭中遇到的最大挑戰和困難是什麼?是如何克服這些問題的?”

郭峰迴答,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對轄區內住戶個人信息的精準排查和居家隔離人員、社區人員生活物資調配。要說最大的挑戰是來自於心理上的恐慌和對個人身體方面的顧慮。疫情發生時,按照上級疫情防控有關要求,我們對所管理社區的住戶進行了信息排查,為他們配送生活物品,並對區域環境進行消殺。在當時做這些工作要冒著極大的被感染風險,讓誰去做這些工作都是一個大挑戰。在起初的入戶排查中,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當我拄著雙柺衝上去時,所有的問題就簡單了,幹就完了,沒有那麼複雜。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做社區環境消殺的時候,穿著雨衣,帶著口罩,拄著雙柺,強忍股骨頭壞死帶來的劇痛,背上的噴霧消殺設備裡灌滿了藥,壓迫著我的雙腿,我就是在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啊。正因為我的身先士卒,社區各卡點黨員幹部、志願者主動服務群眾意識不斷提升,“四包一”,“五戶聯保”政策得到落實,群眾生活服務保障等困難問題得到解決。問題解決了,疫情防住了,服務跟上了,群眾滿意了,我的心也就踏實了。

發佈會上,有記者南陽報業傳媒集團記者柏伴雪提問:“向這次疫情對我們媒體人來說,也是一次大考,疫情發生時正是春節假期,但是全市媒體人始終戰鬥在疫情一線,為公眾傳遞著黨和政府聲音,作為一名記者,在你做過的宣傳報道中,最能打動和對你觸動最大的一次採訪是什麼? ”

柏伴雪回答,有幸作為記者的代表,來分享一些疫情期間的報道故事,我感到非常榮幸。其實,整個疫情期間,我們一直實行的24小時值班制,而激勵我們所有新聞工作者高負荷運轉,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其實,正是心中那份熾熱的新聞理想與情懷。因為社會需要我們,所以我們義不容辭地深入一線,用鏡頭和文字去記錄,去呈現,去傳遞感動。其實,無數次,先感動了自己。記得在2月6日我們推出的現場雲直播“記錄!靜默的力量”採訪過程中,一位同事突然間就淚如雨下。疫情突襲,城市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昔日熱鬧的街頭寂靜得彷彿電影中的畫面。我們走過醫院、交通卡口、街道社區,看到的是默默奮戰,用最質樸的堅守,為我們守衛家園的逆行者們,感受到的是民眾在後方靜靜支持的無限期待,那刻的南陽熟悉又陌生,脆弱又堅強。當時,同事許久無語,止住淚水後說,無限感傷地說,我希望這座屬於我們的城市趕快好起來!趕快好起來,這是她的希望,更是我們所有人的希望。而在採訪中,我們清晰地看到,這份希望之光,是匯聚於無數份凡人微光。面對大考,這種披堅執銳、並肩作戰、守望相助、與子同袍的精神,感人至深。那一刻,讓我們感受到了南陽的“溫度”,更感受到了南陽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