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 臨漢碑額 冊頁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別署中國之新民,廣東新會人,光緒已丑年(1889)舉人。他的書法藝術,初崇唐楷,後攻魏碑及漢代隸書,其取法北碑的書法理念深受康有為影響。

梁啟超  臨漢碑額 冊頁


梁啟超  臨漢碑額 冊頁


梁啟超  臨漢碑額 冊頁


梁啟超  臨漢碑額 冊頁


梁啟超  臨漢碑額 冊頁


梁啟超  臨漢碑額 冊頁

尺寸:32.5×44.5cm×25

題識:校官之碑。潘幹碑。雄渾有奇趣,其額亦然。飲冰臨。

鈐印:梁啟超。

1.題識:漢故涼州刺史魏君之碑。漢魏元丕碑,光和三年立,原石久佚,黃小松得宋拓孤本,今歸修文陳氏。此其額焉。戊午正月,啟超臨。

鈐印:飲冰室。

2. 題識:封龍君,靈山君。三公山碑。三公碑額,旁夾以二行,格式僅見。戊午獻歲,飲冰室。

3.題識: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張遷碑額,純以篆書勢作隸,淵穆似三公山。丁巳除夕,任父。

鈐印:梁,超。

4.題識:白石神君碑。白石神君碑額,在諸漢碑額中最以豐腴勝。丁巳除夕,飲冰。

鈐印:雙濤閣。

5.題識:故冀州從事張君之碑。漢張表碑,歐、趙、洪皆著録。石不知亡於何,此據雙鉤刻本臨也。碑極風華,額極渾拙。啟超書課。

鈐印:梁啟超,飲冰室。

6.題識:漢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孔彪額,含剛健於婀娜,額中神品。丁巳除夕,飲冰書課。

鈐印: 啟超。

7.題識:漢北海淳于長夏君碑。夏承碑,明嘉靖間毀,今所傳重刻也。此據翁氏雙鉤古本。飲冰。

鈐印:啟超,消江。

8.題識:漢故圉令趙君之碑。圉令趙君碑,久佚。此從徐氏雙鉤本復臨。戊午獻歲,超。

鈐印:任公。

9.題識: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景君碑額,雍容遒健,得筆於泰山刻石。啟超。

鈐印:任公,超。

10題識: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衡方碑如五陵俠少,翩翩而有豪邁氣。任公臨。

鈐印:消江

11.題識:漢故司隸校尉忠惠父魯君碑。魯峻以質重勝。其額乃特秀拔。戊午歲始,冰齋。

鈐印:梁啟超。

12. 題識:故廬江太守範府君之碑。範式碑久佚,乾隆間重出土,其額先得焉。額書勢風華獨絕,完白山人得其意遂以成家。戊午歲旦,飲冰。

13. 題識:漢故小黃門譙君之碑。譙敏碑額從會稽刻石出,而加以飛動,漢篆逸品也。少溫有其骨而無其神。碑雖宋人復刻,已成孤本,今歸陳君敬民。戊午元日,啟超。

14.題識:漢侍御史李公之闕。漢議郎李業闕在梓潼縣,書品華貴。冰臨。

鈐印:雙濤舊主。

15.題識:尉氏故吏處士人名。鄭季宣碑陰上方橫列八字。飲冰。

鈐印:任堂

16題識:漢幽州刺史朱君之碑。朱龜碑額,家數略同譙敏而謹嚴過之。洪稚存。孫 儒諸賢所得力也。啟超臨。鈐印:梁

17.題識:吉日癸巳。壇山刻石,趙德甫考為周穆王時書。雖不敢確信,故當非漢以後人作。戊午元旦試筆,啟超。

鈐印:啟超,消江。

18.題識:西嶽華山廟碑。華嶽額與孔宙範式兩額是一家眷屬。

鈐印:啟超。

19.題識:有漢泰山都尉孔君之碑。孔宙額有端冕垂裳氣象。戊午正月朔。啟超。

鈐印:消江。

20.題識:漢故郎中鄭君之碑。鄭固碑額,尚略存琅琊臺。法度然已多扁繆之筆。飲冰臨。

鈐印:梁啟超,飲冰室。

21. 題識:梧臺裡石社碑。梧臺裡石社碑,見《水經•溜水》注云:漢靈熹平五年立石,久佚。自歐、趙移來未著錄。宣統元年茲額出土,今在濟南。戊午元旦,啟超臨。

22.題識:故太尉楊公神道之碑。楊震碑久佚。此從隨軒金石雙鉤本復臨。額首“漢”字已泐。隨軒所刻楊氏四碑也。啟超。

鈐印:啟超,消江。

23.題識:漢故豫州從事孔君之碑。孔褒額殘缺數字,存者方整可學。任公。

鈐印:啟超。

24.題識: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武榮碑額,大小不整,駘蕩多姿。戊午元旦,啟超。

鈐印:飲冰室。

25.題識:校官之碑。潘幹碑。雄渾有奇趣,其額亦然。飲冰臨。

鈐印:梁啟超。

展覽:“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名人墨跡作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4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