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ji心理——你在用什麼方式反抗父母?


kenji心理——你在用什麼方式反抗父母?

最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特別火,很多人特別喜歡從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模式。

如果一個人害羞內斂,就推測他的原生家庭沒有給予他充分的自信;

如果一個人患得患失,就推測他的原生家庭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

似乎每一個人的性格,都可以從原生家庭那找到答案。

原生家庭看起來是心理學上的詞彙,其實不然。

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詞彙,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與原生家庭相對的是新生家庭,就是我們結婚後的小家庭。

很多人在自我剖析的時候,喜歡從父母那找原因,會覺得自己的原生家庭不給力。

從原生家庭的定義來看,這個鍋,原生家庭不背。

已婚人士,早已離開原生家庭;未婚但是不與父母同住的人士,也不存在原生家庭禍害的說法。

所有不與父母一起住的人,不應該也沒有理由把自己的問題,歸結於原生家庭,自己的問題就是自己造成的。

其實,我知道一聊心理問題就提到原生家庭的人,想說的是,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很大。

這是事實。

父母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並且有可能是終生的。

父母給予我們很多,養我們長大,教我們道理,儘可能給我們最好的,他們是無私的。

但是他們也非常自私,經常披著“都為你好”的外衣,強迫我們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我小學一年級的同桌雙雙,在二年級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了縣城讀書。但是,雙雙到縣城後,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寄宿在學校,還總被同學欺負,成績由剛入學時的中等水平,很快到了班級的倒數幾名。雙雙很想轉學回來,村裡有她的小夥伴,她也不會在同學中被孤立。雙雙堅決不同意,讓她無論如何,都要在縣城的小學讀下去。再見到雙雙,是十年後了,她沒有考上高中,初中畢業後就不再讀書了。她說轉學後,她就沒什麼心思學習,還遭受校園霸凌,她跟父母說過、哭過、鬧過,父母都說她矯情。

雙雙不是少數,我們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被要求,做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

我們也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對抗父母沉重的愛。

逃離父母。

剛剛看到一個新聞,11歲的小男孩因為與母親吵架,選擇離家出走。

大部分人小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想法:離家出走。只有極少部分勇士付諸行動,而且最後基本也都回來了。

面對父母的控制,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像要逃離,但是羽翼未滿,很難實現。

但是成年以後,我們看到很多人都選擇了遠離家鄉工作和生活。如果你也遠離父母,可以覺察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在現在的地方工作?除了發展機會、配偶原因,是否還有父母的原因?

對於kenji來講,沒有回到離家更近的地方,就是為了逃離父母,我可以定期回去看他們,但是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不求上進。

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取得好成績,好成績可以獲得老師的誇獎,同學的羨慕,自己也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對成績的結果非常在意,就會給孩子一個假象:我是為父母學習的

很多退學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的管控太過強硬,讓他們起了逆反心理:你希望我好好學習,我就退學給你看;你希望我積極向上,我就自毀給你看。

這些孩子都是以自我傷害的形式,來對父母進行無聲的反抗。

即使孩子成年,如果父母仍然對孩子的工作生活進行強幹預的話,這種不求上進的軟抵抗行為,可能會一直髮生。

每個人生來都是利己主義者,都會為自己努力。

如果父母給孩子自主的空間太小,孩子就會誤認為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自己是為父母而活,就會以自暴自棄的方式,發洩會父母的不滿。

你說的都對。

父母與孩子之前是有代溝的,特別是現在,社會發展迅速,父母看到的世界與孩子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因而也有不同的想法和觀念。

正常情況下,有矛盾就會產生爭執。如果有矛盾,沒有爭執,孩子表達出來的觀點是“你說的都對”,實際上也是一種反抗行為。這會讓父母覺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裡很不得勁。

成年子女在反抗父母老舊觀念的時候,一般都會採取這樣的方法了。覺察一下,你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心理和行為。

你說的都對,有時候是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指因為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

我們小時候每次和父母交手的過程中,如果都以失敗告終,在成年後我們仍然覺得自己無法說服父母,於是選擇放棄,默認“你說的都對”。

我一個做銷售的朋友,她是賣珠寶的,業績非常好,她可以說服各種難纏的客戶,但是在跟父母溝通時,總會吃癟。她感覺她這輩子都無法說服父母,對於父母的要求和想法,她只能表示“你說的都對”。

恩斷義絕。

我上心理學課的一個同學,是企業的高管,為人落落大方,優雅從容,細心溫和,沒想到她竟然與母親斷絕了母女關係了。

聽她講述,她父母離婚,母親無依無靠,也沒有收入,所以她把母親接過來一起生活。

她母親非常強勢霸道,她每天吃什麼、穿什麼,都必須她母親說了算。如果不聽,各種侮辱性的語言,能罵上一整天,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創傷,甚至想過要自殺。

自從她與母親斷絕關係以後,天更藍了,水更綠了,心情也好了。雖然她母親還是跟以前一樣罵她,但是對於她來說,她與母親已斷了關係,母親的謾罵並不會給她造成心理困擾。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就是跟父母、哥哥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親情紐帶,導致她自己不僅僅經濟上倍受壓榨,在精神上也被折磨得夠嗆。

樊勝美最大的問題是她沒有釐清她與父母、哥嫂之間的邊界,導致角色、責任混亂。

恩斷義絕未必是現實生活中老死不相往來,而是在心理上砌上一堵牆,明確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明確是你的事還是我的事。

很多人還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上,其實父母都是過去式了,我們應該在自己與父母之間砌上一堵牆了。

往後餘生,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kenji想說。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父母帶我們來到世界上,我們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有血濃於水的感動,也有“我為你好”的枷鎖;有舐犢情深的感動,也有“我是你媽”的控制。

一切反抗的背後,都有一個正向意圖: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