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牽頭!騰訊1000萬額度率先落地,美團、蘇寧數億消費券也來了

政府牽頭!騰訊1000萬額度率先落地,美團、蘇寧數億消費券也來了

政府牽頭!騰訊1000萬額度率先落地,美團、蘇寧數億消費券也來了

地方政府的消費券還沒發完,企業的消費券也來了。疫情得到控制,大家可以愉快的買買買了。


撰文 | 昂格

出品 | 支付百科

一大波消費券來襲。


新冠肺炎的肆虐對眾多行業造成了影響,隔離在家又抑制了人們的消費;如今,國內新冠肺炎防控局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進行。


為了重振之前被壓抑的消費熱情,國家發改委聯合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文件明確,要持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促進重點群體增收激發消費潛力,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為了激發消費潛力,對市民派發消費券成了最熱的一個選項。近日,騰訊宣佈推出消費券,同時美團、蘇寧的消費券也在路上。


數億消費券在路上


日前,騰訊已在青島城陽區派發了1000萬元的消費券,市民領取消費券後可在城陽區內的餐飲企業、體育場館、書店、零售商超支持微信支付的合作品牌商戶處使用。


政府牽頭!騰訊1000萬額度率先落地,美團、蘇寧數億消費券也來了


其中餐飲類共發放7.88萬筆,每筆額度50元,消費滿100元可使用;體育類發放5000筆,每筆額度40元,消費滿40.01元可使用;圖書類發放1萬筆,每筆額度40元,消費滿40.01元可使用;零售類發放10萬筆,每筆額度50元,消費滿100元可使用。


當地居民需在城陽區政府官方應用中報名參與搖號,每人僅可報名一次,最多可參與三次搖號,搖中即止。中籤的用戶將收到微信支付消息通知,消費券將直接發放到微信卡包中。


騰訊方面表示,下一步將支持更多省市發放,未來消費券還可結合公眾號、小程序等能力進行發放、領取和消費。


據微信此前發佈的“復工者聯盟”大數據顯示,相較2月2日至2月10日,3月2日至10日微信支付餐飲行業總筆數增長135%,小程序點餐增長322%,超市支付筆數增長68%,便利店支付筆數增長37%。這些數據表示,各行業復甦在即。


除了騰訊,蘇寧、美團、國美等企業也宣佈發放消費券。


北京蘇寧宣佈,從本月18日至31日將累計發放3000萬消費套券,助力春季家裝消費市場復甦;北京蘇寧也將發放3000萬元消費券,在本月27日至31日期間可在北京蘇寧全城線下門店購物時使用。


上週,國美也表示面向北京市民發放1.2億元家電消費券。一直到4月17日,消費者可通過專項活動頁面領取消費券;銀川市興慶區政府則是與美團合作,發放500萬元的餐飲類消費劵,促進銀川市生活服務領域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臺灣、日本、泰國的消費券是怎麼發的?


作為能增加民眾的購買力與消費慾望的方式,日本、泰國和臺灣地區都曾發行過消費券。


1999年泡沫經濟後,日本政府為了刺激低迷的民間消費活動與照顧弱勢族群,首相小淵惠三宣佈針對符合發放條件的特定族群發放名為“地域振興券”的消費券,受領者每人可得2萬日圓,總額約發放6194億日圓,使用期限為半年。


經濟企劃廳於同年6月進行抽樣統計,估計因地域振興券而激發出的消費增加32%,據此估算地域振興券政策將GDP推升2025億日圓。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臺灣地區為應對消費緊縮,於2009年為每人發放消費券3600元新臺幣,發放總額約為858億新臺幣。消費券的投入對國內生產毛額增加363億元,當時有學者預估發放消費券可使當年臺灣地區的GDP增加約0.66~1%,略高於原先預估的0.64%。


與臺灣地區同年,泰國也因金融危機向登記申請並獲准的752萬低收入國民發放每人2000泰銖的“救國支票”。


今年2月,澳門地區政府表示,因受新冠肺炎影響,將向澳門居民每人發放面值為3000澳門元的消費券。消費券僅能在澳門地區的餐飲、零售、生活百貨等行業消費扣帳,以三個月為期限,此舉的預算約為澳門幣22億。


消費券的作用有多大?


3月以來,已有浙江、南京、濟南、遼寧等多個省市宣佈直接派發各種形式的消費券來提振經濟。


早在2009年,杭州曾兩次向特定對象發放消費券,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或文旅消費,消費券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杭州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當年3月見底後,迅速反彈且遠超全國速度。


南京此前宣佈將發放3.18億元的消費券。其中第一階段50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已於本月15日凌晨線上,23日完成了最後一輪搖號工作,第一階段預約人數超過202萬,累計申請消費券540餘萬張。


政府牽頭!騰訊1000萬額度率先落地,美團、蘇寧數億消費券也來了


據披露,本月18日至22日,南京共使用消費券超過3.4萬張,總消費金額942.93萬元,除去電子消費券抵減金額外,帶動消費金額613.16萬元,效果顯著。


本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宣佈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聯合主辦的生活節將於3月26日至5月26日舉行,定向鼓勵本地消費者,扶持30萬廣西商家。此次活動主要有兩種玩法,一類是“暖心卡”,另一類是“專項消費券”。用戶需要在廣西區內才能使用暖心卡/專項消費券。暖心卡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也有不少人提出不同觀點,同樣是消耗財政,消費券就顯得沒有減稅來的實惠;還有人提出被疫情耽擱的時間無法彌補,對於餐飲、文旅等行業更重要的是貸款利息、房租等成本。甚至有人提出為什麼不能像前一陣的香港一樣,每個人都發一份。


有觀點表示各地政府應該儘快推動復工復產,就業穩定了,消費自然也會趨於穩定。


不過,也有觀點指出對於消費券不要過於苛責,只要地方政府能謹慎評估財政能力,根據當地經濟恢復的實際需要,合理安排消費券的發放金額則不失為一個加快恢復的辦法。此番若無差別發放消費券,勢必將進一步增加財政壓力。


不過對於廣大人民群眾來說,對於消費券比較關注的問題則是到底能不能被抽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