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和责任诠释医者情怀“曙光”战疫有“三多”

白衣执甲,日夜守护。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赵曙光眼中,战疫之路的曙光在前,但前方挑战仍然艰巨,要将“曙光”变成“胜利”,应始终做到坚定、清醒、有为,他时刻以“三多”作为对自己的要求:多一句告知,多一点安慰,多一份细心,用专业和责任诠释医者情怀。

多一句告知

由于新冠肺炎的特殊性,家属没有办法进入病房照料,赵曙光总是既当专科医生又当病情解说员,除了正常的诊疗工作外,抓住机会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地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

“大夫,我的核酸检测结果咋样?”“我昨天做了CT,好转了没有?”“大夫,我什么时候能出院?”在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面对患者急切地询问,他赶忙打开病历,将检查结果告诉他们,“核酸检查结果阴性,CT结果与上次相比明显吸收。”“不错,昨天核酸阴性,如果复查阴性,就可以出院了。”每次查房,两三个小时下来,汗水浸透了隔离服,但每当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传递给他们平安回家的希望,患者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莫大的安慰。

赵曙光心中时刻牵挂着患者,对主管的每个患者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在疫情期间,需要根据排班时间进入“红区”,穿脱防护服繁琐而费时,医护人员无法做到随时与患者沟通,所以他和队友开通了微信和电话沟通病情的方式,而且只要来到病房,总是尽量多地告诉他们关于病情信息,让患者卸下心头重担。

多一点安慰

47床是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刚入院时,赵曙光看到她蜷缩在床头,只从被子下露出了脑袋,神情木然无助。经过了解得知,她母亲在1月28日因患新冠肺炎去世,而患者在2月12日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CT检查提示双下肺磨玻璃样改变伴渗出,开始接受隔离。28日复查CT提示渗出消失,磨玻璃影减轻,但3月7日,她看到再次复查的CT片上又有“片状阴影和条索状改变”,这让她变得紧张起来。

赵曙光赶忙帮她看了片子说:“姑娘,别担心,你把正常的支气管血管影当成了病变。”他继续安慰道“你母亲病重和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有关,但你还年轻,并没有基础病,CT显示病变已恢复,如果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就可以出院。”患者听完如释重负,开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许多患者生活在亲人或朋友去世的阴影中,即使在病程进入第三、四周依然担心自己病情恶化。每当碰到这样的情况,他都会耐心解释,“这个病绝大多数都预后良好,病情加重大多都出现在两三周,你已经过了危险期,安全了。”患者听到这些解释,会放下心头的包袱,在赵曙光看来,多一句安慰,就能给患者内心照进一束阳光,吹散他们心头的雾霾。

多一份细心

赵曙光用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细心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患者的误诊误治。7床的79岁女性患者,在3月22日突然出现上腹疼痛,伴全腹轻度疼痛,检查血清淀粉酶增高,符合急性胰腺炎症状,但赵曙光发现该患者虽有上腹痛,胆酶和胰酶的增高,并无血常规异常,于是带他检查了腹部CT,结果提示胰腺肿饱满,周边无渗出,这验证了他的推测:患者以前曾切除胆囊,本次腹痛可能与术后奥迪斯括肌功能紊乱或胆道微小结石一过性梗阻有关,按照功能紊乱处理后酶学指标正常,患者腹痛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还有一位4床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体温正常、胸部CT正常、核酸检测阴性,高高兴兴地准备出院,出于专业习惯,赵曙光在看CT片时多看了一下胸部下方的几个上腹部层面,发现胃体大弯侧一个占位,存在肿瘤的可能性,他赶忙去给患者“泼凉水”,反复交代病人出院后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由于目前主要治疗新冠肺炎,关注重点在胸部病变的变化,容易忽视其他问题,赵曙光却总能沉下来观察和思考问题,用自己20多年的临床经验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他护佑生命的征途中,理解和包容的力量,乐观与向上的信念,如同涓涓细流,流进患者的心里。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超 任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