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现在处于特殊时期,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好多学校停课之后开启了网课端口。

但是上网课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网课出现失误时的二三事:

直播突然卡掉、学生给老师刷礼物被打断思路等等。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其实这些都是小问题,主要的问题还是线上教育缺乏师生互动和同学间的交流,难免枯燥乏味。

尤其是小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这可难倒了家长,家长陪着在家学习,却有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能让孩子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状态。

然而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张老师和家长的聊天截图,让我有些哭笑不得。

这位老师负责任地提醒自己的学生家长: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老师等了许久,家长都没有回复。

直到晚上九点半,老师实在放心不下,再次联系家长,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学生家长拉黑了。

老师很无奈,上网课是远程操作,不得不要求家长密切配合。

如果家长不配合,老师也只能望洋兴叹,干着急。

很多人说,上网课是对学生的一场残酷考验,自律性好的孩子依旧可以“芝麻开花节节高”,可自律性差的孩子就是“温水煮青蛙”,快被淘汰了还不知道。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其实,网课又何尝不是对家长的一场残酷考验。

《清华学霸教子经》里有这样一句话:

父母要明白,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不主动是常态,主动是非常态。

所以,千万别指望孩子自觉学习,他们偷懒的技巧多到你难以想象。

若想让孩子在学习上不掉队,家长的陪伴、监督以及跟老师的密切配合,必不可少。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路上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家庭教育没做到位,不管是指望孩子本身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家长都有可能要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巨大风险。

家长在孩子身上偷的懒,也会变成孩子未来路上的坑。看到孩子的人生步履维艰,家长就会明白:有些道理,真的很痛。

学习是一场需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长久战役,在途中往往会遭遇不可预估的困难,使孩子和痛苦相伴。

所谓的快乐学习,不过是理想的追求,给身处学业沼泽的学子以希望。

总体来看,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在家学习,更容易滋生消极情绪,才会开始偷懒犯懒。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倘若你没有去单位上班,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身为家长的你也不妨读读书,看看报,做点同样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以自我提升的事。

如此,孩子内心会更加宁静,一些小的走动,诸如上厕所喝水的频率也会下降。

毁掉孩子的,不是父母的“高标准”,而是“双标”

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爸爸拿着手机,玩着手游,时不时地抬头督促一下身边写作业走神的孩子;

妈妈磕着瓜子,刷着热播剧,孩子走过来瞟了两眼,妈妈立马拉下脸说:“看什么看,赶紧写作业去”;

周末,父母和好友聚会打牌,但不想让孩子放松,就多给孩子布置两张卷子,孩子一边不情愿地嘟囔一边被迫学习,但写不到两个字就拿起手机和小伙伴一起“开黑”……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表面上看,父母对待孩子学习,思想上够重视,要求也够严格,孩子应该越来越优秀。

可事实上,很多孩子并没有像父母期待的那样,越来越优秀。

这是为什么呢?

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说过一句话:

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潜移默化地作用。

父母不能严于律己,孩子就学不会自觉自律。父母不能以身作则,孩子就无法如你所愿。

说到底,父母“双标”,本质上也是一种“偷懒”。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所以,想让孩子成为理想中的孩子,父母必须首先成为那样的人。

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才能有效。

父母的“高标准”不会毁掉孩子,但父母的“双标”一定会毁了孩子。

在教育这件事上,对孩子不客气,对自己不手软,和孩子齐头并进,才是制胜的关键。

孩子对网课的状态,就是学习的状态;家长对网课的状态,就是家庭教育的状态。

网课网课,重点不在网,而在课。

孩子上网课,重点也不在于网速,而在于专注力。比网络信号强不强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浓不浓。

专注力不够,他们自然会把精力分散到其他可以偷懒娱乐的事情上。

古有凿壁借光,今有天台蹭网,村支部蹭网,悬崖借信号,更有感染肺炎的女孩在方舱内学习……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其实,不仅是网课,这个全民共宅的超长假期,给了家长一个完整的视角,看孩子究竟是如何过假期的,时间安排怎么样,学习状态怎么样,自我管理怎么样。

这次的特殊时期,突然而来的全民网课,打了很多家长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这其实

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一些家庭对教育的状态。

虽然时代已经不由分说地把教育的重任放在家长身上了,但是很显然,有些家长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意识到家庭在教育这件事上应该主动做些什么。

整天面对调皮爱偷懒的孩子,终于有很多家长体会到老师的不容易。

被迫在家辅导学习,终于有很多家长知道教书育人的不容易。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如果父母“对自己宽松,对孩子严格”,那就好比沙漏,一边使劲,一边泄劲,最后只能前功尽弃。

然而现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阵地,当孩子在客厅或房间玩时,尽可能保持环境的安静

避免孩子看网课、写作业时,家长打开电视、音频等电子产品做背景音。

而且我们家长不要随意打扰孩子,当孩子自己正在学习,努力上课的时候,我们在一旁观察就好,不要故意在旁边陪着孩子学习。

也不要控制不住关心孩子的需求,比如饿不饿,渴不渴,也不要“随意指点江山”,按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的玩耍乱插手。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细心观察,分析孩子的哪些能力欠缺,然后及时引导,帮孩子一点点小忙,让他可以继续学习,而不是仅仅口头上说“加油,宝贝,你可以的”,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当然,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专注力来引导,以孩子为主体,而不是我们家长。

大量事实证明,专注力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青年时期的牛顿有时会工作到凌晨五六点钟,甚至一连几个星期都不离开实验室,夜以继日地专注于科学研究;居里夫人在孩提时就养成了专注的品质,她专注学习,对周围的一切置之不理,不管周围怎么吵闹,也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专注力要从孩子小时候抓起,因为等到孩子长大了,专注力低下的习惯就很难改变。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虽然围棋,乐高,拼图这些玩具,有助于提高孩子专注力,但这些玩具都有一些年龄限制,不明白游戏规则的宝宝容易产生腻味的心理,

不妨试试一些专门给幼儿训练游戏书,这种方法能高度培养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非常受孩子欢迎,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专注力会有所提高。

众所周知,德国人因其严谨、专注的做事风格而闻名,而他们的专注力也成就了“德国制造”。

提起德国,我们可以想到爱因斯坦、马克思、莫扎特等名人,而且诺贝尔奖好多人才都是来自德国。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爱因斯坦

德国在小孩专注力的培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父母尽量不打扰孩子、学校重视培养学生专注的品质、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专注力的培养从孩子学龄前就开始了。

所以推荐给大家,我给米粒就买过一套《德国专注力训练书》,效果真的还不错。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相信每个家长都和我一样,辅导孩子做作业能辅导出病来,现在在家上网课也正是考验孩子专注力和耐心的时候,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孩子的专注力方面开始入手。

这套专注力训练适合3~6岁的儿童使用,一共有6册,不同的主题游戏,分别是魔幻数字、怪异字母、世界公园、奇异颜色、神奇动物、百变图形。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200多个认识,113个眼力大比拼,96个寻找,这些精美插画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图像,都是为了提高孩子专注力。

每一页图片很清晰,孩子能够得到准确的认识。42个不同的场景,让宝宝见识广。

游戏内容由浅入深,阶梯式训练,帮助宝宝重新拾起自信,欢乐多多。

家长还要注意,做这些游戏的时间也很重要,注意观察孩子在哪个时间段注意力比较集中,把这些专注力训练游戏安排在孩子专注力比较好的时间段。

一般情况下,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入睡,我们可以把这些安静的游戏安排到晚饭后,睡觉前的这一段时间,做完专注力游戏,孩子消耗完精力睡得更香,也解决了睡眠不良的烦恼。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88元全套6册德国专注力训练书,平均下来一册不到15块钱,比起那些薄还少的游戏书,这套专注力训练书纸张厚实又优良,耐看还耐翻。

不过就是爸爸平常抽的几包烟钱,妈妈带孩子出去吃的一顿洋快餐的价格。却能让孩子参与专注力训练,以后不管是听课还是做作业,再也不是三分钟热度了,何乐而不为呢?不妨一试!

老师深夜“恳求”交作业,却被学生家长拉黑:不要纵容偷懒的孩子

需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以下商品卡即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