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喜歡看香港片的朋友,都知道香港電影中有一類電影叫賭片,代表作有《賭神》、《賭俠》、《賭聖》等等。當年我也非常喜歡看這類電影,主人公出神入化的賭技,一擲千金的豪爽,美人相伴的豔福,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領,都讓少年的我羨慕不已。

賭片中常說的幾句話“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小賭可以養妻活兒,大賭可以創業興家”等等,也成為港片迷們耳熟能詳的話。

不過,賭片主人公在影片中再厲害,其實也不過是賭一些金錢罷了,他們和歷史上的大賭徒比起來,簡直是不值一曬。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最大的賭博,當屬以國運相賭的日本。

自從明治維新後,日本曾三次以國運相賭,第一次是甲午戰爭,日本戰勝清朝;第二次是日俄戰爭,日本戰勝沙俄;第三次是太平洋戰爭,日本失敗,被美國佔領。

尤其以後兩次國運相賭最為慘烈。

19世紀末期,俄國的領土已經擴張到2280萬平方公里,佔全世界陸地面積17%,總人口約為1.41億人。經過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俄國已基本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了繼英法美之後的一大工業強國。 貪婪的熊又把熊爪伸向了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

而此時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走向了工業化道路,但相比美英法德仍然差距不小,人口約4400萬。日本在1895年甲午戰爭後,獨佔朝鮮,迫使清朝割讓取得臺灣、澎湖及遼東半島,訛詐了清朝2.3億兩白銀。日本嚐到了對外侵略擴張的甜頭,它又把假想敵定為與它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沙俄帝國。

當時日本從天皇、內閣官員、將軍、士兵到民眾,無一不是被軍國主義狂熱分子,全國上下籠罩在軍國主義狂熱之中,全力支持對外侵略擴張。

即使面對龐然大物沙俄,日本竟然毫無懼色,主動發起進攻,以國運相賭。。

如果日本勝利了,可以獲得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巨大利益。如果輸了,恐怕要揹負鉅額賠款,明治維新的成果可能會全部喪失。

日俄戰爭爆發後,世界輿論一邊倒的預測俄國必將戰勝日本。

但戰爭的結果卻是日本大敗俄國,迫使俄國簽訂條約,割讓了半個庫頁島,霸佔了中國東北南部,正式吞併了朝鮮,全世界為之震驚。

日俄戰爭中日本之所以能獲勝,與日本上下一心,日本軍人在前線以“肉彈”廝殺,以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東鄉平八郎的出色指揮之外,還有一個人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他叫明石元二郎。

日本人評論明石:“沒了乃木希典大將,旅順也能拿下;沒了東鄉平八郎大將,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但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絕贏不了日俄戰爭。”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參謀次長長岡外史說:“明石一人可抵陸軍10個師團”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說:“明石元二郎一人,其成果超越日本滿洲20萬大軍。”

為何明石元二郎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日本元治元年(1864年)9月1日,明石元二郎生於日本福岡藩博多大名町,遠祖是死戰大阪七將之一的明石全登。

明石元二郎長大後,進入日本軍校學習,成績很糟糕,性格古怪,再加上長得呆頭呆腦,同學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木瓜”。日本陸軍大將山縣有朋斷言明石“將來能指揮一箇中隊就不錯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同學和山縣有朋看走了眼。

1902年,明石元二郎任駐俄公使館武官。

當時日本舉國上下視沙俄為假想敵,積極備戰。

但明石元二郎認為,“日俄一旦開戰,光靠武力是斷不能取勝的,除非運用謀略,從內部動搖其統治。”

常言道:最堅固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而沙俄當時貌似強大,其實國內問題成堆。比如最大的問題就是民族矛盾問題。

正如列寧所說:“沙俄是各民族的牢獄。”

沙俄經過兩百年的擴張,侵吞了歐亞大片土地,許多民族成為沙俄臣民。但在這些民族對沙俄離心離德,始終想要擺脫沙俄統治贏得民族獨立,因此沙俄內部充滿了尖銳的民族矛盾。芬蘭、波蘭、高加索等民族的起義暴動此起彼伏,都試圖掙脫沙皇的掌控。

明石元二郎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決定從沙俄的民族 矛盾入手,搞亂沙俄。

美國國務院一位智囊官員即向日本駐美大使金子堅太郎建言:日本若想贏得日俄戰爭的勝利,應趕緊設法使俄國腹背受敵,分散其軍隊力量,讓它自顧不暇,同時煽動分散在北歐各國的俄國不滿分子,並在俄國內進行擾亂工作,使其不能全力對付日本。要做好這一切經費不過三百萬日圓而已。

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明石元二郎接獲參謀本部對俄進行擾亂工作的極密指令;兒玉參謀次長也同時給明石一封電報表明:帝國外交日益艱困,今唯仗貴官突破。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但要在沙俄國內煽動各種武裝叛亂和和平示威遊行,必須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可當明石元二郎向國內要求100萬日元時, 日本陸軍大將大山岩(日俄戰爭期間的日本陸軍統帥)認為數目龐大,對此置之不理。

戰事如火如荼,戰機轉瞬即逝,明石元二郎無奈,只好自己想辦法。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他來到斯德哥爾摩的高級賭場觀看了半小時的輪盤賭後,居然無師自通,用高等數學知識分析了其中的規律,頻頻下注,大賺特賺。 一時間,斯德哥爾摩各家賭場都成了明石元二郎的提款機。隨後明石元二郎又轉戰歐洲各大賭場,賺的盆滿缽滿,直到最後被摩納哥賭場拒絕進入為止。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明石元二郎用賭資從瑞士和德國軍火商購買了大量的軍火,其中1000條槍給了俄國社會革命黨,5000條給了高加索造反者,8000條到了芬蘭革命黨柯尼•希力亞客士手中,5000條給了波蘭民族主義者,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資金援助。

據說,明石元二郎曾與列寧會談,並對進行了資助。

明石與列寧在日內瓦的密會。明石提出日本帝國基於公義,願提供鉅額經費援助列寧所領導的布爾什維克起義,以推翻沙皇統治。

但列寧一開始表示這是“背叛祖國!”,拒絕接受。

明石則反駁:“羅曼諾夫的沙皇是斯拉夫人,你是韃靼族的卡爾梅克人。少數民族藉助友邦的力量,推翻暴君斯拉夫皇帝,怎能算是叛國?”這說辭說服了列寧。

有了活動經費,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人在國內進行革命活動。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提及此事:“真的感謝日本的明石大佐。想頒給他感謝狀。”

但列寧在《起義的戰鬥協商》一文中說,自己雖然贊同反對沙皇的力量採取一致行動,但不贊成藉助外國間諜來把他們聯合起來。因而拒絕了明石元二郎。

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恐怕要打開俄羅斯絕密檔案才能知曉。

此外,暗殺俄羅斯帝國內政大臣維亞切斯拉夫•馮•普勒韋、策動血腥星期日運動、戰艦波坦金號的叛亂等,都有明石元二郎的諜影。

沙俄軍隊在前線連遭敗績,波羅的海艦隊繞了半個地球結果在日本海全軍覆沒,旅順、203被日軍攻克,國內民眾對沙皇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再加上經濟陷入困境,厭戰氣氛蔓延,人民的不滿情緒終於在1905年1月9日的血腥星期日爆發。

俄國各地的暴動已不可收拾:芬蘭獨立黨炸燬鐵路,阻止軍火運往遠東前線;波蘭獨立領袖號召東北前線沙俄軍隊中的波蘭士兵陣前起義,向他們俄國軍官開火;波羅的海三國和外高加索也發生革命者襲擊警察局、暗殺官員事件……整個俄國已經千瘡百孔。

俄國終於無力再戰,被迫和日本議和,簽訂了《朴資茅斯條約》合約。

小小的日本,以國運相賭,戰勝了龐然大物沙俄。

日俄戰爭結束後,明石元二郎奉命回國,因功被晉升為上將。他所撰寫的《暴動的指南》一書也成為日軍中野間諜學校的教材。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在舊日本軍界,能夠運用高等數學知識破解輪盤賭玩法並大賺特賺的,據說只有兩個人,一是上文提到的明石元二郎,另一個是1941年偷襲美國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在舊日本海軍是出了名的賭徒,將棋、檯球、橋牌、麻將、撲克等無一不精。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當時日本海軍軍官紀律不好,軍官們經常在船艙裡打牌賭博。但山本五十六來了之後所有人都不賭博了,因為錢都被他贏光了。

1923年,山本五十六赴歐洲遊歷。作為一個老賭徒,賭場當然是必去之處。

在摩納哥蒙特卡洛賭場,山本五十六逢賭必勝,精湛的賭博技術讓周圍的賭徒和賭場老闆目瞪口呆。最後賭場老闆不得不禁止他再進入賭場。

山本五十六是繼明石元二郎之後第二個被摩洛哥賭場禁止入內的日本人。

後來他經常開玩笑說退役後要到摩納哥去開賭場,賺光世上閒人的錢。山本五十六對自己的賭技非常得意,曾狂言:“如果天皇能給他一年時間去賭博,他可以為日本贏回一艘戰列艦。”

山本五十六的這種賭徒性格,還被他帶到了戰爭中。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深知美國國力的山本五十六極力反對同美國開戰,他說美國工廠的煙囪比日本樹木還多,意思是工業實力比日本強大太多。但日本天皇做出宣戰決定後,他自然不敢違背,只能寄希望於用最小的代價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逼迫美國簽訂合約。

這又是一場賭博,以國運相賭。

因為戰爭一旦爆發,就超出了人的控制,不可能按照一方的原定劇本去進行。

偷襲珍珠港的艦隊出發前,山本對艦隊官兵說道:“皇國興廢,繫於此戰,各官兵必要盡其職,鞠躬盡瘁!”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2人死亡和1282人受傷。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當部下向山本祝賀時,山本五十六淡淡的說了一句:“我恐怕已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他正怒不可遏。”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與山本預料到相反,偷襲珍珠港後美國非但沒有議和,反而導致美國人群情激憤,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日宣戰。

日本在戰術上獲得了巨大的勝利,但在戰略上卻極為失敗。

可以說,偷襲珍珠港的勝利,為日本二戰敲響了失敗的喪鐘。

日本賭徒賭贏了珍珠港這一把,卻失去了整個賭局。

1943年4月18日,山本在前往所羅門群島前線視察,遭美軍戰鬥機攔截,被擊斃。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從此被美國佔領和牢牢控制。

日本明治維新幾十年的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擴張來的成果,全部喪失,又被打回原形。

2010年,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接受中國的《南方人物週刊》採訪的時候說,現在的日本“就像一隻被閹割掉的狗,對誰都無害”。


舊日本軍隊的兩大賭徒,一個助國獲勝,一個身死國滅

一個賭徒,如果賭贏了,就會食髓知味,以為自己手氣好,是賭神附體,就會一直賭下去,直到連本帶利全部輸光才悻悻離場。

一個普通賭徒的危害最多是他自己和他的家庭,而如果身居高位掌握國家機器的人也是賭徒,並以國運相賭,那麼必將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甚至讓整個民族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