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投降曹操得來的漢壽亭侯,為何在他心中比劉備的封賞更重要?

關羽投降曹操得來的漢壽亭侯,為何在他心中比劉備的封賞更重要?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在滾滾的歷史長流中留下了眾多可歌可泣的傳說,後世被稱為武神的關羽就在其列。關羽在後世不僅僅代表了三國時期的最強武力之一,也是忠義的代名詞,如果要說起關羽在當今浩如煙海的三國背景網絡小說中的戲份,那絕對是避不開的重要角色。

不論是在真實歷史資料,還是演義小說裡,關羽此人都確實擁有著極高的威望和名譽。關羽是三國武將裡,為數不多的擁有爵位者。

眾所周知,關羽的爵位是漢壽亭侯,這裡其實有一個誤區,那就是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如果是按照"漢,壽亭侯"的方式來區分的話,其實是不符合歷史史實的,在漢朝時期根本沒有這樣的爵位。

實際上關羽的"漢壽亭侯"中的"漢壽"是地名,"亭侯"是爵位,而以地名做前綴的爵位分封方式是漢朝的主要爵位分封方式,諸如後來諸葛亮獲封的"武鄉侯"也是如此。

關羽投降曹操得來的漢壽亭侯,為何在他心中比劉備的封賞更重要?

其實,關羽獲封的"漢壽亭侯"其實爵位等級並不是太高,為什麼這麼說呢?傳統的爵位等級有五等,分別是公、侯、伯、子、男,位於第一等的公爵一般只有皇室宗親或者對朝廷有極高貢獻的人才能夠受封,侯爵是次於公爵的。在漢朝,爵位的劃分更加細緻,按照漢朝地方行政區域的劃分,侯爵又分為五等,等級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是:郡、縣、鄉、亭、關內。由此來看,"漢壽亭侯"只是個"亭侯",在漢朝侯爵等級中排在倒數第二,但儘管如此,關羽作為一名出身卑微的武將,能夠被封侯絕對稱得上是光宗耀祖的事。

關羽投降曹操得來的漢壽亭侯,為何在他心中比劉備的封賞更重要?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關羽的"漢壽亭侯"是經曹操之手得來,而關羽又始終跟著劉備打天下,後來劉備在漢中稱王之時給手下將領分封爵位的時候,為什麼漏掉了關羽呢?

很多人都認為,關羽的爵位是曹操為了拉攏關羽到自己麾下而給他的,只不過關羽義薄雲天,一心向漢才拒絕了曹操。其實這裡就存在問題了,如果這個爵位是曹操給的,而關羽又沒有接受的話,那麼後來關羽為什麼會自稱"漢壽亭侯"呢?這不是給自己臉上抹黑麼?

關羽投降曹操得來的漢壽亭侯,為何在他心中比劉備的封賞更重要?

其實,當年劉備兵敗於曹操,關羽不得已被生擒投降之後,曹操十分賞識關羽的武力和人品,但關羽卻始終沒有真心歸降之意。在白馬之戰中,關羽斬殺顏良幫助曹操大軍奠定勝利基礎,曹操因此向漢獻帝為關羽請來了"漢壽亭侯"這個爵位,也就是說,關羽的爵位不是曹操給他的。雖然曹操當時已經控制漢朝天子,以漢朝天子為名實際掌控政權,但實際上漢朝還是存在的,曹操只是漢朝的丞相而已,並沒有權力自己給關羽封侯,關羽的這個漢壽亭侯還是漢朝皇帝授予。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但漢朝畢竟延續幾百年,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像諸葛亮、關羽這樣致力於匡扶漢室的人不在少數,漢朝皇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最高權威的存在。因此,能夠得到漢朝皇帝授予的爵位,對於關羽來說,甚至對於天下人來說,那是朝廷對於關羽的認可和表彰,再加上關羽本身就擁有的名氣,關羽這個漢壽亭侯的名頭可以說是天下聞名。

關羽投降曹操得來的漢壽亭侯,為何在他心中比劉備的封賞更重要?

後來劉備在漢中稱王的時候,開始給手下有功勞的將士封爵,但劉備提出給關羽封爵位的時候,關羽卻拒絕了。關羽拒絕了劉備的封爵,卻自始至終都是以漢壽亭侯自居,其實原因很簡單,關羽雖然一直跟著劉備,但他卻始終心存漢室,主要原因除了兄弟情感之外,也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但是,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卻並不能真正代表漢室朝廷,劉備給自己封爵哪怕再大,也不如漢朝皇帝給自己封的侯爵,在關羽心裡,這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關羽投降曹操得來的漢壽亭侯,為何在他心中比劉備的封賞更重要?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有疑問:當時曹操已經在實際上操控了漢室,曹操從漢獻帝那裡要來的爵位意義應該不大啊,為什麼關羽那麼看重呢?其實,不管曹操當時如何操控漢室,在曹操手中的漢獻帝仍然還是天下之主,失去了軍權、政權等實際權力,但曹操詔令天下仍然還是以漢獻帝天子的身份,不信你看“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知道了,挾天子發出的詔書或封賞等都代表著皇室給予的榮譽,是所有追求功名的人心中的願景。

因此對關羽封侯之事其實還是跟天子給的賞賜是一碼事,所以對於關羽來說,這個侯爵的身份有多重要,自然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