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勳:一片丹心照汗青

海南解放英烈譜

李碩勳:一片丹心照汗青

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 | 李硕勋:一片丹心照汗青

■ 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李碩勳,原名開灼,字叔薰,1903年出生於四川省慶符縣。

李碩勳讀小學時,正值國內軍閥混戰、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目睹了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李碩勳對社會上、學校裡的腐敗醜惡現象深惡痛絕,幼小心靈裡漸漸萌發了立身治國的念頭,畢業後便赴成都考學。

在成都,李碩勳遇到經“五四”運動洗禮後從北京大學來的教師,得到民主革命先驅吳玉章的教誨,並看到允許隨便聽課和自由提問式的教學法,如同進入了新世界。學校停學後,李碩勳進入川軍騎兵第一師任團部文書,因不滿軍閥隊伍的黑暗,不久後就辭職回鄉讀書。

1921年,李碩勳同陽翰笙等共同創建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他規定請願時“君子動口不動手,動手也不打人”,這樣既讓反動當權者知道厲害,又避免在社會上造成消極影響。後因遭軍閥通緝,李碩勳離開成都,輾轉於北京、上海。1924年,李碩勳由青年團員轉為共產黨員。

1925年五卅運動後,李碩勳被推選為全國學生聯合總會會長,在學生、工人的集會上經常能看到他動情講演的身影。翌年秋天,北伐軍到達武漢時,他奉調中共武昌地委組織部長,又接任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大力動員當地黨團員參軍。1926年末,李碩勳到由葉挺獨立團擴編成的第二十五師擔任政治部主任,在這支“鐵軍”中進行了有力的政治動員。李碩勳長期是學生運動的領導者,卻因少年時注意習武併到川軍中當過文書,被黨組織派到部隊中後不久,便成為老練的指揮員。

南昌起義發動,24歲的李碩勳率二十五師主力衝破攔阻到達南昌參加起義。10月初,部隊在粵東三河壩與桂系軍閥苦戰,面對幾倍於起義軍的敵軍緊逼,部隊在黑夜中涉水撤退,李碩勳與同志們拉著手蹚過激流,以沉著指揮使全軍絲毫不亂。進入山區後,他又與大家一樣穿著單衣露宿樹林,讓軍中戰士十分欽佩。

後來,李碩勳先後擔任江蘇省委秘書長、浙江省委軍委書記、滬西區委書記、江蘇省委軍委書記,一直以機智勇敢著稱。1931年5月,改任廣東省委軍委書記。

同年夏,李碩勳來到瓊崖領導革命。由於粵系軍閥在當地瘋狂捕殺革命者,李碩勳不會海南當地的方言,上島後又人地生疏,非常危險。他卻將生死置之度外,按計劃從香港啟程來海南,不想剛到海口不久,便因叛徒出賣被捕。

由於拒不開口透露我黨機密,9月,李碩勳被反動派殘忍殺害,時年2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