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明清帝國命運拐點的一次戰役

決定明清帝國命運拐點的一次戰役

明朝至萬曆後期已經危機四伏,魏忠賢把持朝政後,更加速了這種危機和內部潰爛的速度。

明末軍事上能打仗的也就大致算三個人,熊廷弼、孫承宗和袁崇煥,他們的結局都很慘,除孫承宗退休在家清兵入關自縊而死外,另外兩人都是被自己人殺死的,親自毀掉自己的長城。

萬曆44年,清朝剛立國,努爾哈赤和明朝在東北的第一次戰爭就決定了國運的走向,這是決定性的一戰。

離努爾哈赤最近的明軍在撫順,努爾哈赤的軍師範文程修書一封,也是先禮後兵的意思,撫順守將李永芳開門投降。

廣寧總兵張承蔭兵分三路想來奪回撫順,左翼副將頗廷相,右翼參將蒲世芳,結果是全軍覆沒,三個人被亂箭射死軍中。

敗報傳到京,只知道一天修道不理朝政的神宗也慌了,問左右何人可退敵?大學士方從哲推薦楊鎬為兵部尚書,賜尚方寶劍。

這位楊鎬就把大明開始帶上了不歸路。

楊鎬,河南商邱縣人,萬曆二十五年的時候,倭寇犯朝鮮,楊鎬奉朝命往援,打了一個敗仗,虛假表功報捷;後來調撫遼東,又是亂殺邊民,被革去官職;此時重新啟用,該人打仗不行經營官場算內行。

楊鎬到遼東調集兵力。分作四路,四路軍共二十多萬,他對外虛稱說有四十七萬。此時為萬曆四十七年二月間。這次戰事,為明清興亡關鍵。

決定明清帝國命運拐點的一次戰役


四路兵其中的三路不經打,一交手就被打的七零八落,一敗塗地。獨有其中的一路遼陽總兵劉鋌尚算勇猛,滿軍也是損失慘重,最終被努爾哈赤的大兒子代善,假扮明軍混入劉鋌身邊,將其殺死。四十幾萬大軍至此全部報銷。

這一仗努爾哈赤首戰大捷,在他心目中產生了一個認知,明軍並不可拍,虛胖而已,四十萬大軍覆沒,對當時萬曆年間國庫空虛的大明打擊是巨大的,傷了元氣。

明廷御史彈劾楊鎬,說他喪師誤國,罪無可赦。命拿楊鎬入京治罪,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

熊廷弼系湖北江夏(武漢)人,素有膽略。但性格剛直,容易得罪人樹敵。

神宗對他寄以厚望,並賜尚方寶劍,令便宜行事。

熊廷弼畢竟是出身行伍,具有多年作戰經驗,屬於內行帶兵守邊。

熊廷弼守遼三年,本地百姓安居,雞犬不驚。

偏偏神宗、光宗,相繼駕崩,熹宗繼位,重用大太監魏忠賢,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大好局面不復存在。

魏忠賢他暗中嫉忌熊廷弼的功績名聲,派遣朝中的姚宗文,到遼瀋閱兵。

白面書生,何知軍務?這分明是遣他索賄。偏這熊廷弼正直清廉,不但沒有行賄,而且不甚禮貌熱情,姚宗文甚為憤恨。回朝後,即拉攏幾個書生,誣劾熊廷弼。

廷弼聞知,惱怒之餘,大加嘆息,便提出辭職。朝旨允准,換了一個袁應泰來接替熊廷弼。

努爾哈赤聽說熊廷弼離職,暗自高興,於是立即佈置進攻瀋陽的計劃。

袁應泰是個好文官,但不善軍事。面對努爾哈赤大兵壓境,應對失策,最終城破自縊身亡。

這時朝廷感到後悔,又重新啟用熊廷弼。

熊廷弼到任和遼東巡撫王化貞在戰和守的策略上不一致,按理王是他的下級,但王邀功心切,專門給朝廷寫奏摺建議進兵,朝廷回覆同意,並認可此次可以不受熊廷弼制約。

一意孤行的結果,是十四萬大軍全軍覆沒。熊廷弼王化貞二人一起被問責論罪。

魏忠賢早對熊廷弼不滿。在熹宗面前添油加醋,說他的兒子想謀反,明熹宗惱了,於是在天啟五年(1625年)八月把廷弼殺了,將他的首級在北方的九處軍鎮輾轉示眾。

熊死後被抄家,長子自殺,連丫鬟都受到株連。

決定明清帝國命運拐點的一次戰役

崇禎二年(1629年)五月,大學士韓爌等上書說:“廷弼的屍骨至今不能拿回去安葬,根據國法是從來沒有過的。”明思宗頒發詔書允許熊廷弼的兒子拿他的首級回去安葬,諡號襄愍。

歷史上看凡腐敗的政權均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自斷手足或者說自毀長城,奸臣當道,左右掣肘,部隊怎麼可能打勝仗。即使偶爾打了一兩次勝仗,將軍最終也要成為內鬥的犧牲品。

接替熊廷弼的是孫承宗,想想下場能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