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裡喪事喜辦得多大歲數?

923老石油


一般要有八十歲以上,這個歲數的老人基本己經了手,兒孫滿堂,沒什麼牽掛和遺憾的,八十屬高壽了也到了壽終正寢的年紀了,所以年長的老人去世就是喜事,也就喪事喜辦了,小輩們象徵性的哭哭有的孩子根本不哭,不象年輕人死去那樣哭的傷心。在我們這裡的風俗老人死了要給親戚朋友鄰居每家發壽碗,達到八十死的有人還主動向主家要只壽碗沾點壽氣討個吉利,年輕的人去世是沒壽碗的。草木一秋自然死亡的高壽老者當然就是喜事了。


水中月y1280


在我們家鄉,如老人兒孫滿堂,年歲8O歲以上,老人在世時,無憂無慮的晚年生活。例我有鄰居家老太太,享年91歲,在家沙發上聽廣播,一個鄰居家姪子去借東西,借完時老太太打招呼送人,鄰居家人走到大門口時忽然發現少借一樣東西,隨時返回,在向老太太問時,老太太己沒有回答,慌忙之下就向在另一間屋裡的老太太兒子說,老太太兒子一看,確認老人己走。象這樣的人,在我們家鄉稱為喜喪。


柴來業


我是東北的,在我們這邊一般年滿六十週歲以後去世的都稱為喜喪,未滿六十週年去世的則稱為少亡。

在東北我的家鄉,辦喜喪的同時一定會有一場熱熱鬧鬧的“二人轉”來襯托喜喪的氣氛,同時也有“哭七關”“哭九包”來彰顯家屬對亡者的哀悼



憂鬱的大毛


 在我國舊時候人的平均壽命短,將70歲以上人死了稱之為“喜喪”。現今這一風俗延時至今還實行,但都因為人均壽命延長“喜喪”的歲數也提高到80了。

  喜喪

俗稱“福壽全”“福壽全歸”,即全福,全壽、全終。

  1、全福、家族龐大,人丁興旺,兒女全在,無再婚之男、再嫁之女。

  2、全壽,古稀(70歲)以上仙逝。

  3、全終,即無疾而終(壽終正寢、內寢),民間謂之善終。

  4、四世同堂或耄耋仙逝為“大福壽全”“老喜喪”。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我們無錫也有喜喪一說,一般要90歲以上。但我們這裡是沒有唱戲或載歌載舞的習俗,只是氣氛沒有一般葬禮的壓抑,比較輕鬆的那種。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玄孫輩佩戴紅袖套;二是葬禮結束回府時孫輩“紅綠進門”,己婚的孫子穿紅衣服,孫媳婦穿綠衣服;三是要發壽碗,參加葬禮的親友、鄉親每人發一個碗,有的地方還時興“搶”呢。


漩溪書舍


喪事喜辦自古就有,《請稗類鈔》就有詳盡記述,稱為“喜喪”。由於古代生活水平低,衛生條件差,人的平均壽命也就20_30歲左右,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之感嘆。那麼,現在我們這裡仙逝故人究竟怎樣才能達到喪事喜辦呢?主要一般要符合以下幾點,僅供參考。

一人丁興旺。逝者本身是大家族長輩,兒孫滿堂,晚輩越多越好,這樣才顯示香火綿長。

二高壽。我們這裡對逝者是否高壽並沒有明文規定,但鄉里鄰坊約定俗成,隨著平均年齡提升,七十也並非“古稀”。所以,亡故者八十以上,九十乃至百歲年歲越大越好。

三壽終正寢。符合以上條件並不完美,無疾而終,非天災人禍致死,臨終不受病痛等折磨,即“善終”。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悠久根深,各地對喪事喜辦雖然不盡相同,但宗旨無非就是:告慰先人,激勵後人。




沉浮15831


我們這裡的民俗風氣是(一部人):“做風水”,我一直努力要改變這一切,孝敬父母是一種中華民族寶貴精神,但我這裡有大部分人喜歡等人死了拼財氣去弄,感到很傷心!



王文化生


我們老家老人壽命達到80歲,基本就是吧,但是,我的理解不同,我覺得不管年齡大小,能在臨命終時無病無痛,無災無難,能預知時至!走的自在,安詳,就算年齡不大,也是一種幸事,也是人生的一種圓滿,也屬於中國古人所說的善終吧!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普遍追求物質財富,而忽略了精神財富,一個人的物質財富在多,臨壽終時,帶不走一分一文,物質財富是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所用,不是所有,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錯會了意思,多少外在富有的人,活的並不幸福,因為他們缺少內心的富有,人只有內心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早日實現中國夢,祝我們華夏兒女內心福有,品行高貴🙏🙏🙏


中國人傳承中華魂


古代有人活70古來稀的說法,但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活八九十歲以上都非常普遍,在我們這裡一般人活到80歲以上,又是自然死亡,老人又沒有病痛的折磨,年齡也算得上高壽,都算是喜喪。


飛龍在天95


我們老家喪事喜辦一般是80歲以上,90歲以上叫老壽星,在這個歲數走的人,家人都不悲傷,與家人相依陪伴幾代人是走的著了,駕鶴西去昇天也是最好的人生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