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内心有多阴暗?“文字狱”雍正20多起,乾隆130多起

乾隆皇帝可谓现代影视剧中的明星人物,近来清宫剧中,尤其是言情类清宫剧中,背景往往就选在乾隆时期。另外影视剧中的乾隆皇帝均给人一种喜好吟诗作赋、处处留情的“柔情”男人形象。不仅如此,乾隆皇帝好娱乐,动不动就迈出宫门出去溜达去了,而且喜爱跟臣子打成一片,颇为和蔼可亲。

当然影视归影视,里面后人杜撰加工的成分颇多,而且众所周知,清朝大大加强了皇权,尤其是乾隆时期,君主专制已达顶峰。这无疑给历代君权担忧的皇权稳固问题上了一层保险。

乾隆皇帝内心有多阴暗?“文字狱”雍正20多起,乾隆130多起

但另一方面,权力过于集中必然导致皇帝手中事务过多,并且均需事无巨细去管,因此我们才能见到雍正皇帝活脱脱变成了“劳模”,年仅58岁便累死在了案牍劳形中,因此,影视剧中所言的乾隆皇帝经常出宫,活得异常潇洒着实不大现实。

虽然乾隆这皇帝活得潇洒尚有存疑之处,但其爱好艺术、喜爱留情倒也是实在之事。乾隆皇帝尤爱作诗,一生中写下了4万多首,这比唐朝所有诗人写作的诗之总和还要多,由此可见其对艺术追求是何等执着。

乾隆皇帝内心有多阴暗?“文字狱”雍正20多起,乾隆130多起

喜爱艺术之人自然偏爱风花雪月,因此公务再繁忙,他也要下下江南找找灵感,前后总计六次。灵感找到与否尚未可知,但找到不少艳遇却是不争事实。从不少女人千里来寻夫,以及乾隆纳入后宫的41位老婆可知:乾隆称得上是“情圣”。

但难以想象的是:就这么一位爱好艺术、尽显柔情的“情圣”皇帝,却有其极其阴暗的一面——多疑,多疑之人必定咬文嚼字、浮想联翩,这就预示着“文字狱”少不了。

乾隆皇帝内心有多阴暗?“文字狱”雍正20多起,乾隆130多起

众所周知,清朝大兴“文字狱”,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便能让清朝统治者浮想联翩,故而大肆追查,许多读书人无辜受牵连。这反映出了作为少数民族入主的清朝,内心深处对自己能否坐稳江山非常不自信,不自信必然导致多疑,故而说句话都能往“谋反”方向联想。

一般多疑之人必定内心不健康,像乾隆老爹雍正这样,一天到晚哭丧着个脸,神情紧绷、挑灯深夜地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批阅着永远也批不完的奏折。这种人由于很少与外界交流,内心阴暗多疑可以理解,但乾隆这样一位经常下江南,艳遇不断的多情艺术家居然也会阴暗多疑,而且较之父亲更甚,雍正施“文字狱”只有20多起,但乾隆竟有130多起。虽然“文字狱”汉人获罪颇多,但乾隆不搞特殊,狠起来满汉一视同仁。

乾隆皇帝内心有多阴暗?“文字狱”雍正20多起,乾隆130多起

满洲正红旗的礼部侍郎世臣也是跟乾隆一样喜好写诗的性情中人,一次发现自己有白发了,顿感岁月不饶人,要见祖宗了,于是写下了诗句:“霜侵鬓朽叹途穷”。乾隆一看很不开心:途穷?是我不发工资还是嫌弃发的少。

另一日,此兄看到美景,心情大好于是写下了“秋色招人懒上朝”。乾隆一看,更加生气:什么?给你发了工资还不想上班?于是心里便对他有了成见。不过这位仁兄丝毫没感觉到危险来临,还是一如既往“口无遮拦”,写下了“应照长安尔我家”。乾隆终于忍不住了,大骂其为数典忘祖的混蛋,于是一脚把世臣踹回了老家黑龙江。

乾隆皇帝内心有多阴暗?“文字狱”雍正20多起,乾隆130多起

由上可知:乾隆皇帝多疑起来有多可怕?满汉一视同仁,而且乾隆如此善于联想,自然洋人也休想置身事外——学汉语获罪。东印度公司一名为洪仁辉达的英国人,因不满地方政府欺压勒索,便上京告御状。乾隆见了气不打一处来:让你们这些洋人在中国做生意已是恩赐满满了,居然还敢额外提要求抱怨。于是将其下狱三年,罪名是擅自学习汉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