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暴跌,外企紛紛囤油,而我國的油罐已經滿了!個人可以屯嗎?

油價“自由落體式”下跌,單日跌幅達到近30年最大。這場暴跌,註定將成為原油格局,乃至全球宏觀經濟變局的一個重要節點。

雖然近幾日石油價格有所上漲,但依舊在30美元/桶的關口之下。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個石油進口國及交易商,都鉚足了勁從產油國家進口原油。石油現貨出現了供應過剩,使得全球石油交易商們不得不想辦法,尋找儲存石油的渠道。

原油暴跌,外企紛紛囤油,而我國的油罐已經滿了!個人可以屯嗎?

企業囤油行動開始

3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打算每天花3.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16萬元)租用大型油輪,以在海上儲油,初步打算租期為六個月。

據悉,該超級大型油輪是名為歐洲號(Europe),為世界上最大的油輪之一,載重超過32萬噸,單次可以運輸300萬桶原油。

隨著石油產量的大增增產,及疫情導致的石油消耗需求下滑,石油的價格一路走低。石油交易商門則趁低價超低石油,瘋狂進口原油,待此後石油價格迴歸到正常水平後就可再次出售獲利。

同時,不僅只有嘉能囤油。殼牌集團也臨時租用了不少於三艘超大型油輪在海上儲存石油,租期至少三個月。並且殼牌租用的每艘油輪可運輸200萬桶以上石油。

低油價刺激貿易公司和石油公司囤油獲利,油輪租約交易也隨之活躍。3月19日發佈的《油輪高運價的背後還需要關注什麼?》研報中指出,根據Clarksons收集統計到的(並非全部成交)VLCC即期的租約成交情況,3月9日到3月15日,VLCC即期的租約成交了46艘(裝貨日期主要集中在三月下旬及四月上旬),2020年1月1日至3月8日的周均成交為27艘,2019年全年的周均成交為31艘,可以看出上週VLCC租約成交量開始大幅提升。

國內油罐放不下了

原油暴跌,外企紛紛囤油,而我國的油罐已經滿了!個人可以屯嗎?

位於舟山的油儲基地

國內油儲的庫存比較高,一些油儲企業和油企或者煉廠簽訂了長期合約,罐容大部分已出租,只有有限的罐容作為中轉。在套利價差的驅動下,也有一些石油貿易商租用油輪作為浮倉,考慮到當前油輪運費漲幅較大,預計這部分成本會高一些。

上述舟山國有石化公司總經理也表示,現在油罐庫存已經比較飽和了,所以油企和煉廠不會進太多的原油,而且年前很多企業已經囤了不少原油了。

舟山當地一家油品儲運企業總經理向記者表示,國內採購原油量大的企業還是以“三桶油”為主,而原油價格下跌,但真正的空罐其實不多,“三桶油”是上下游一體化運作,無論油價高低都要採購和加工。而且原油庫基本以長租為主,短期租賃很少。

張崢則提及,燃料油的價格,大部分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其餘部分取決於燃料油自身的供需情況,目前原油價格基本在尋底的過程,由於全球疫情蔓延,幹散貨航運也深受影響,預計短期內燃料油需求疲軟,近期燃料油的價格反彈難以持續。

自己可以囤油嗎

趁著現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自己囤一批低價油,為以後節約成本,特別是對於那些跑長途運輸的車主,那麼操作可行嗎?

只能說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有車的車主應該知道,平時因疏忽忘記加油,在路上拋錨,要去加油站打個散裝油回來的話,最少需要身份證以及說明,部分地區甚至要求你提供社區或者派出所出具的相關證明,否則不予售賣,更別說你這次想要囤積大批量的汽油了。比如《福建省散裝汽油購銷安全管理辦法》第四條就規定了:單位或者個人購買散裝汽油實行實名登記制度。單位購買散裝汽油應當提供單位介紹信,並出具經辦人有效身份證件。單位介紹信應當註明經辦人姓名、有效身份證件號碼和購買用途、數量等內容,僅限單次購買使用。加油站點應當妥善保存單位介紹信,期限不少於1年。個人購買散裝汽油應當出具本人有效身份證件,並說明購買用途、數量。之所以要這樣,主要是因為汽油屬於易燃物品,一旦散裝售賣,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其實並不建議你囤油,即使沒有任何的限制,你屯油也得不償失,汽油屬於易揮發的氣體,一旦你保存不當,其揮發掉的氣體可能已經比你到加油站加油省的那點錢還多了;其次汽油屬於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果儲存不當,極易引發火災,如果出現一個事故,損失估計就抵得上你幾十年的加油錢了。

或許有人會說,我買個儲油車或者埋在地下的儲油罐呢(加油站就是埋在地下的儲油罐),這個當然可以了,但是這個投資最少都是幾十萬元,這幾十萬元的成本,為了存儲那幾千升汽油?我們假設你買個5000升的大儲油罐(如下圖所示,一個二手的1000升的都要5萬元了),加上你施工埋地下(主要為了安全),你最少投資個三十萬元,你買個5000升,一升就是便宜3元,也就差15000元,你這三十萬元存銀行,一年的利息都不止這個數額了。

原油暴跌,外企紛紛囤油,而我國的油罐已經滿了!個人可以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