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重工作之重大平台篇 加快打造高能级平台 聚力高质量赶超发展

“六重”工作之重大平台篇 加快打造高能级平台 聚力高质量赶超发展


六重工作之重大平台篇 加快打造高能级平台 聚力高质量赶超发展


“重大平台是‘六重’工作的载体,要大力强化‘高能级平台是高质量赶超发展的主战场’这一理念,树立平台经济的共识,站在全局高度,积极对接争取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借势借力加快推进我市重大平台建设。”近日,在我市“六重”工作关于重大平台推进情况汇报会上,市委书记钱三雄强调,要不遗余力地打造承载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各类高能级平台。要突出打造产业型平台、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平台、以“万亩千亿”为目标的制造业平台、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平台、现代农业平台、城市经济平台,提升平台承载项目能力,引进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符合“一高两低”要求和"234+1.5"标准的大项目好项目。

我市明确总体目标、量化指标、责任落实,建立和完善农业、工业、服务业、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公共服务6个平台统筹发展,集中打造国家和省级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特色小镇等29个具体的承接载体,提升平台载体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对6大平台29个载体逐一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年度任务、季度目标,对各项指标逐一量化;对6大平台29载体进行逐项分析,明确工作目标、责任部门、责任科室、责任人,把目标分解到月,形成推进重大产业建设台账,做到牵头部门统筹,配合部门参与,责任明确,分工清晰,齐抓共管推进重大平台建设的责任机制。

坚持产业化抓农业平台

南和县出台《加快宠物食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专件,大力推动企业通过规模升级、品质升级、品牌升级等措施,南和县从饲料加工聚集地到“中国宠物食品之乡”,宠物食品业跑出“加速度”。

南和县目前已构建起科技化、品牌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化的县域‘大宠物’产业格局。市农业农村局将加快推进南和县宠物产业园建设力度。宠物产业园总投资30亿元,已完成20.9亿元,8个入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争取今年产值达到65亿元以上,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稳步提高。

宠物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是我市坚持以产业化抓农业平台的缩影。“农业平台建起来,优势资源就会不断向平台集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农业平台在聚集智力创新要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宠物产业园区外,农业平台还涉及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数字乡村试点等载体。

我市现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家,省级农业园区24家(精品园区7家),市级农业园区46家,省级园区和精品园区均为全省第三,实现了省级园区县县全覆盖。目前,省级园区共承载各类农业经营主体2147家,吸纳农民就业9.5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78万,产值达到471亿元,在聚合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初步完成了2020年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细则制定。据悉,全市现有2个省级、7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覆盖25个乡镇,295个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经营主体培育,在示范区内打造特色突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片区。2019年,市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区覆盖3个省级精品园区,南和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初见成效,全域完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了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农业产业化集群。

坚持项目为王抓工业平台

在邢台经济开发区河北盘古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记者见到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模型。据介绍,这种关节减速器的制造技术,近30年来一直被日本垄断。这一技术被西安科技大学一名教授攻破。面对这个“全国各地都在抢”的项目,邢台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多次与投资商接洽,并在最短时间内为项目申请了可利用的场地厂房实现“腾笼换鸟”。最终,项目顺利落户邢台经济开发区。

腾笼换鸟、优化升级,是推动我市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任人介绍,在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中,我市强化推进“五未土地”治理,配合自然资源和工信部门,加快开发区低效用地处置,全力推进低效项目“腾笼换鸟”。截至目前,全市开发区完成项目“腾笼换鸟”置换土地1360亩。

工业平台包含六大载体: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试验区、京津冀产业承接重点园区以及特色产业集群。

六重工作之重大平台篇 加快打造高能级平台 聚力高质量赶超发展


据了解,在工业平台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方面,我市总体任务:提高发展标尺,明确发展定位,全市16家省级经济开发区70%以上人员、70%以上精力放在招商上,新引进“大好高”项目达到“234+1.5”标准,完成营业收入4929.3亿元、基础设施投资44.39亿元、产业项目投资558亿元,营业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扩展提升项目用地面积23582亩,打造开发区“千亩百亿”大平台。截至目前,全市经济开发区已签约招商选资项目101个,总投资364.5亿元;完成营业收入560.1亿元,税收收入19.3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67亿元、产业项目投资34.3亿元。

坚持消费升级抓服务业平台

为推动信息化产业平台建设,市发改委成立专班,旨在推动各部门早日上云,实现无纸化办公;与华为合作建设大数据中心;与中国电网合作,投资50亿元打造数字试点城市;邀请德清数联空间信息有限公司组织一批地理信息企业赴邢台考察交流;发挥电力监测平台作用,精准监测复工率、产能恢复率、复工指数,多维度汇总分析企业复产复工,动态监测员工健康数据,及时分析研判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除了信息化产业平台这一载体,服务业平台还包括健康产业平台、旅游产业平台、金融产业平台、物流产业平台、文化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

针对健康产业平台,顺应我省中医药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抓好扁鹊医祖基地、玉锋集团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健康食品、康养文旅、体育健身产业,健康产业总产值新增60亿元。

针对旅游产业平台,实施旅游业高质量赶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办好第四届市旅发大会,完成争创5A级旅游景区的选点工作,搞好规划设计,全面启动基础设施施工。旅游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建设,提升对民营企业、“三农”领域等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引导企业多层次多渠道上市融资。同时,与发改委联合组织申报“稳就业促复产”政策性金融支持专项工作,截至3月10日,共向省上报项目359个,融资需求281.45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抓科技创新平台

邢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建设了省(邢台)面制品产业技术研究院、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能数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软包装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研发机构。同时,该区建设的省级众创空间,引进了由成功企业家、资深管理者等20人组成的导师队伍,为创客及企业免费提供科技咨询、政策辅导等专业服务。目前,已有12个创业团队入驻。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邢台高新区已成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平台的集聚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类高科技园区(工业、农业)、众创空间、技术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载体。市科技局今年推进工业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新增省级科技研发平台20家以上及众创空间(星创天地)50家以上。

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二项措施》,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推进河北鑫泰轴承锻造有限公司轴承关键件制造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项目等高技术项目建设,加快工业企业技改转型,推进我市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摸底调查和前期培育,将德龙轧辊、南和宠物食品产业、沙河银杏深加工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培育重点,争取符合条件的进入省管序列。重点支持中航上大、精晶药业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支持创力科技、华春液压等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恒驰自行车、中伟卓特液压、九道菇等申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省煤科院争列我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试点。截至目前,共征集到拟建省级创新平台30家,市级创新平台75家。

坚持合作共赢抓开放合作平台

近日,我市选派了266名熟悉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中青年干部分赴上海、北京、深圳三个重点城市成立驻外招商办事处,全脱产专职招商选资引技引智。目前,驻上海、北京、深圳三个招商办招商员已分批到岗。

在重点城市搭建市级招商引资平台,建强驻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招商办事处,大力实施驻点精准招商,招引一批“领头雁”“老母鸡”项目,是我市推进招商选资平台建设的重点举措。

招商选资平台是开放合作平台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市在建强招商办事处的同时,推进招商选资机制改革制定招商选资机制和考核办法;推行“六变”招商工作法,举办网络签约周。

除了招商选资平台,推进开放合作平台建设还需要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跨境电商园区等载体的建设。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搭建经贸交流合作平台,重点开展我市优势富余产能“走出去”步伐,加强企业间国际合作交流。力争2020年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0家,备案投资额增长10%。目前,跟踪我市已有的45家企业境外投资企业动态,并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重点关注河北亿利橡塑集团在美国投资汽车配件生产项目等7家意向对外投资企业项目进展。加快帮扶企业“走出去”步伐,促成河北好望角物流公司总投资2.8亿美元、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河北工业园项目落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在印尼总投资9.8亿美元、年产350万吨全产业链钢铁生产项目全面投产;推动英特莱福油气技术河北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俄罗斯投资300万美元建设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项目、在阿曼投资200万美元建设油气设备保养维修项目顺利落地。

坚持惠及大众抓公共服务平台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19年,12315中心共登记投诉举报信息32357件,其中投诉7816件,占登记总量24.15%;举报6343件,占登记总量19.60%;投诉举报及时分流转办率100%;咨询18198 件,占登记总量56.24%,咨询回复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87.1万元。

为广大群众提供咨询、投诉、举报服务的同时,12315中心还注重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有效应用,统计分析全市消费维权整体情况,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和市场监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各类监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升监管智慧化水平和监管效能,推进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除了食品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还包含服务热线、信用服务平台、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等载体。

为推进我市社会信用平台建设,市行政审批局提高认识,实行目标管理。他们起草并印发了《邢台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50争30工作方案》,对61个建设单位2020年建设任务、制度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提出了要求;依托“云上邢台专班”加快建大数据中心,共享部门信用信息,改变各部门人工导入信用信息的落后局面;拓展信用信息归集范围,督导部门全量归集信用信息数据,尽快形成覆盖全面的信用信息大数据资源。

在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方面,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