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法检面试真题及解析


1、漫画题。扶老人就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入法,你怎么看。


2019年江西法检面试真题及解析


【黄国斌解析】

漫画中反映出了,见义不敢勇为的情况。有人做好事被诬告,老人扶不起的问题,反映了当下道德的困境。正在过去的几年里,社会上因道德滑坡而出现多起令人心寒的事件。解决"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的问题,破解"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对于见死不救入罪这是不合理的,不能用法律的方式压迫他人做好事,反而会让群众反感,我们应该将见义勇为入法,用制度和法律去保障群众利益,去用制度温暖见义勇为的人。


第一, 从社会效果来看。假设真的将见死不救入罪,当危急事件发生时,人们也许会因怕“惹火上身”而绕道而行,“不见”也就“无罪之有”,这样无法达到对伤者进行迅速救助的效果。见死不救是不作为的行为,涉及的行为主体是不特定的多数的行为主体,如何确定见死不救的犯罪主体?见死不救入罪不具可操作性,怎样的客观情况才是“见死”?公诉机关如何证明已经“见死”却“不救”?况且,这起案件中所幸还有现场录像,而大部分事件现场是没有摄像设备的,公诉机关如何搜集证据?


第二,要制度法律去鼓励而不是处罚。及时立法鼓励施救相对于问责见死不救更为迫切。姑且不论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者会有多大成效,但可以肯定的是,出台法律法规鼓励施救,使得好人在救助时没有后顾之忧,更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否则,即便问责见死不救行为,效果也不会太大。随之而来的,各种为扶老人的“撑腰党”、“扶老人风险基金”等见诸报端,支付宝甚至推出了“扶老人险”:最高可获2万元法律诉。但这些并没有打消公众对“扶不起的老人”的顾虑。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


第三,鼓励见义智为。社会缺乏道德信任,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老人摔倒扶不得。还有人认为,扶是该扶,但是扶之前应该注意方法,比如找好证人,拍摄视频等。要以理智的态度对待见义勇为,更要用智慧的手段去见义勇为。特别是对未成年人来说,无论是自身的身体素质还是心智的养成,都没有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见义勇为,更有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2、领导让你针对反对校园欺凌做一个法制宣传进校园的活动,需要你设计三个活动方案,并选择其中一个方案,问你怎么开展?


(师图精准砸中)

2019年江西法检面试真题及解析

【黄国斌解析】

普法宣传创新方案

① 法院开放日 ② 送法进校园 ③ 庭审直播/检查官普法直播 ④ 巡回法院 ⑤ 普法宣传代言人评选活动 ⑥ 法治主题班会 ⑦ 普法情景剧 ⑧ 校园法律法律知识竞赛


具体展开如下:

法律知识竞赛策划活动:

1、比赛前准备好法律相关题目、奖品。确定时间为周末,地点选址在学校广场。

2、宣传通知到位,通过拉横幅、摆展板等俩微一端的方式扩散宣传面。3、赛中维持赛场秩序。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好参赛人员的后勤服务。

4、赛后发放奖品并邀请获奖人员发表比赛心得。

5、汇总活动图片和比赛报道文章并发放到网上扩散普法宣传活动的效果。


3、检察院,有人说判决以后,被告对于这个判决有争议不服进行上访,但是你作为这个主审员,你是怎么样去处理这个情况?


【师图赵士进解析】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被告对判决有争议,作为主审员我会认真对待妥善解决。


1. 了解情况。我会找到被告,耐心听取他的意见,做好记录,同时安抚被告情绪,防止矛盾激化。

2. 走访调查。对被告有争议的地方,通过走访,查明真相,以便做出公正的审判。

3. 合理解决。如果通过走访调查,确实存在审判不公的地方,我会向被告说明,表达歉意,并对案件通过相关流程进行改判。如果判决不存在争议,我也会向被告告知说明,同时尊重被告上诉的权利。


保障司法公正是检察人员的职责所在。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认真负责工作,以事实为依据,尊重证据,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4

你是法官,马上要审理案件,突然有人聚众在法院门口上访 喝农药自杀,然后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说你孩子高烧,然后你老婆也出差,你怎么办?


完整版解析及更多面试资料私信获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