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的读懂了《京华烟云》了吗?

《京华烟云》这本书真的是偶然之下翻开的,从了解《京华烟云》这本书开始到开始读,也就几天时间而已。这其中包括邮寄在路上 的时间。

有福之人,一缸清水也变成白银

你真的的读懂了《京华烟云》了吗?

,无福之人,一缸白银也变成清水。

翻开这本书的首页,有林语堂先生的献词:“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那个年代,中国风雨飘摇,动荡不安。

翻开第一章 题目为“后花园富翁埋珠宝,北京城百姓避灾兵。”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红楼梦》中,也是这样命题,如:“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当然不仅仅如此,书中的很多场景都能在《红楼梦》一书中找到。木兰大婚所用的嫁妆,是取之于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办丧事。又比如,“体仁”与“银屏”之间的爱情像是“宝玉 ”与“袭人”,“红玉”好似林黛玉,貌美,有才性格是多长善感,心思细腻,连最终的下场也是惊人的相似。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林语堂先生正在翻译《红楼梦》。后来在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所以决定写此小说,所以《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

众说周知,《红楼梦》是一本旷世奇书,也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小说,为此还衍出红学。《红楼梦》从“儒”“士”“道”三种人生哲学为基调,揭露出“出世”“入世”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这是他的写作高度。而在《京华烟云》一书中全书注入的是“庄子”的思想,道家思想“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最为典型的人物就是“姚思安”。他是木兰的父亲,木兰的很多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来自于他的父亲,他也是作者的化身。木兰出身于富裕家庭,妹妹莫愁,弟弟阿非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姚先生,姚太太对两个女儿要求严格,坐要两腿并拢,身体要端正,要节俭,勤劳、端庄、知礼、谦让、服从、善理家事,以及育婴,烹饪剪裁缝纫等技能,在这种家庭礼教下,木兰很聪慧,知书达理,识大体,很有教养和修养的 女孩子。读到这段,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富一代需要个人努力,而要一代又一代的富裕下去需要的是传承,后代要有能力守得住,还要发扬光大 。这就牵扯到子女教育问题,富人想要富裕下去,这点很关键。而去穷人想要富起来靠自身的努力还不行,需要你的子女继续努力下去。

《京华烟云》整本书读下去很舒服,就像沐浴在冬日里的阳光里一般,那样惬意。书中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爱情故事。

曼娘,是我在全书中接触的第二个女孩,她是受过中国古代教育而成长的女孩子。遵循着古代女子四个方面的教育“妇言” “妇德” “妇洁 ” “妇工”她都很出色,是古代理想的儿媳可惜这样的人却守了一辈子的寡,最终死在了日本人的刀下。她与曾家大少爷曾平亚从下订下亲事,她爱平亚,甘心在平亚垂死之际嫁给他冲喜,用一辈子换7天的幸福。她守着曾家大少奶奶的头衔过了一辈子,她似乎幸也不幸。

全书虽然以木兰为主角,以她来贯穿全本,但是,你读下去会发现,书中出现的人物都有出彩的地方,每个人的出场,登台表演到谢幕让你以为主角就是她,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的一句话:“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木兰与荪亚,莫愁与立夫,体仁与银屏等等,都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而作者只需要慢慢平铺下来,一段接一段引人入胜。从自身小儿女情怀到大家族的兴衰再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很从容很平淡的讲述了从清朝末年到抗日战争前期30年的浮浮沉沉,虽然平淡却回味悠长。

读罢此书,才发现林语堂先生并不是单纯的写小说,而是将那个时代记录下来,更可以理解为了解那段历史的资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很详细就如同亲临了一般。而姚思安总是能时不时提醒你人生的方向和发人深省的道理。很难有他的豁达,机智和心胸,只那么一点就让人肃然起敬,当木兰,莫愁,阿非都已经成家,他心中已经没有牵挂出家,做一名真正的道士云游十年。他说:“我要外出,寻求真正的自己,寻求自己就是得到,得道就是寻求真正的自己,你们要知道‘寻求自己’,就是“‘快乐’ 我至今都没有得到,不过我已经侗悟造物者之道,我还要进一步求取更深的了悟。”你要知道,无论在哪一个·年代,放弃荣华富贵来坚守信念理想,是值得钦佩,令人尊敬的。

真正出色的小说,都是有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来贯穿全书,庄子的思想博大而精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姚,曾 牛三家的起伏,姚思安,曾文璞 牛思道三个大家庭领导人的性格决定了三个家族的兴衰。姚思安生性豁达心胸开阔,所以姚家在那个年代还能够蒸蒸日上。曾文璞是清朝末年的大臣,思想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导致在民国的时候,家境衰落,而牛思道又称“牛财神”为了敛财没有节制,心胸狭窄,不顾一切往上爬,所以牛家妻离子散。作者通过三家的兴旺衰败来突出当时的动荡局面。当然还有三家后人的对比,木兰,莫愁,曼娘 牛素云等家庭氛围培养出来的,木兰知书识礼大家闺秀,曼娘小家碧玉,忠贞,莫愁心思细腻,务实理性,牛素云无知傲慢贪图享乐。人物鲜明立体,有血有肉。

第三部《秋季歌声》迎来了全书的高潮,抗日战争前夕,白色恐怖弥漫着整个北京,局势更加的动荡不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肆无忌惮的贩卖鸦片,瘾君子,汉奸随处可见,将中国搞得乌烟瘴气,生灵涂炭,中国人民由忍变成绝地反击。五四运动学生惨遭政府机关杀害,尸横遍野,木兰的大女儿惨遭杀害,将惨死学生的父母,痛苦,悲愤,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跟着他们一起哭泣。

庆幸我们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战争与动荡,我们是幸福的,更加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