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畫壁:三位邊塞詩人的較量

唐詩最初是按曲譜填詞,供人吟誦和歌唱的。唐玄宗時期,同為邊塞詩人的王昌齡、王之渙、高適都在東都洛陽留學,這時候的他們都都還沒有當官,因為互相對對方傾慕所以便約定有機會要小聚一番。

旗亭畫壁:三位邊塞詩人的較量

在一次冬天,天上下著小雪,三位詩人來到酒樓小酌,忽然看到十幾位梨園弟子聚會,於是三人便悄悄過去看他們表演節目。這時候又有四個漂亮的女子過來,過來一會,酒樓響起了音樂演奏的都是當時比較有名的曲子,因為三人在當時也唐代詩壇也已經有了名氣,但一直沒機會分個高下,於是便提出要以歌女唱誰的作品多以此分個高下。

旗亭畫壁:三位邊塞詩人的較量

第一位歌女率先唱道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聽到是自己的,便在旁邊的牆壁上寫上一,並對二人說:“第一首是我的一首絕句。”

旗亭畫壁:三位邊塞詩人的較量

接著第二位歌女唱道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夜臺今寂寞,獨是子云居。

高適聽到後,也同樣在旁邊牆壁上寫上一,並對二人說道:“這是我的一首絕句。”

旗亭畫壁:三位邊塞詩人的較量

之後第三位歌女唱道王昌齡的《長信秋詞五首》:

奉帚平明金殿開,

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

猶帶昭陽日影來。

這時王昌齡手又指向牆壁寫上二,並說道:“第二首絕句。”

旗亭畫壁:三位邊塞詩人的較量

這時候王之渙臉上有些掛不住,然後對二人說道:“這幾個唱曲的不過是不出名的丫頭罷了,唱的也都是那些不入流的歌曲,那些高雅的曲子他們唱不了”接著指著歌女中最漂亮的一位說道:“如果這位唱的時候,唱的還不是我的詩句,那我這輩子就不跟你們爭了,不然的話你們要拜我為師。”三人笑著等待著。

旗亭畫壁:三位邊塞詩人的較量

三人等了一會,到了那位最漂亮的姑娘開始唱了,她唱道: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旗亭畫壁:三位邊塞詩人的較量


此時的王之渙得意至極,因為這正是他的《涼州詞》,這時他對王昌齡與高適說道:“看到了兩個土包子,我說的沒錯吧!”三人開懷大笑。歌女們不知他們笑什麼,便來詢問緣由,這時的他們說出了比詩的緣由,歌女們施禮下拜:“請原諒我們俗眼不識神仙,恭請諸位大人赴宴。”三人答應了歌女們的請求,歡宴一天。這個故事記載在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異記》中。表現出盛唐詩人放達爭衡、知己相契的精神風貌。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法,不妨說出來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