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導語:

電影《囧媽》中有一句臺詞讓人動容:

你有多久沒有抱抱媽媽了?

真是靈魂的拷問,讓多少人陷入沉思。這裡的“抱抱”是抱抱,更是溝通和解與用心陪伴。

都說中年人如驚弓之鳥,上有老下有小,在事業上拼命奔跑,回頭望,父母日漸蒼老。

以前總覺得來日方長,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很多,等到自己事業有成,等到自己衣錦還鄉,可以陪著父母歲月靜好,一切都可以彌補。

卻不知,世間最無情的,就是時間。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網上曾流傳過這樣的一個計算公式:


假如一年中,只有過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小時。


若父母現在60歲,假設活到80歲,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只有1540個小時,也就是64天。

64天,就是我們以為的來日方長!人生被量化後竟是如此短暫!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一、來日並不方長,無常才是真相

《囧媽》劇終時,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黑框框著的名字——高以翔。

影片中高以翔扮演袁泉的律師邁爾克,他的出現讓人唏噓不已。

《囧媽》是他生前最後參演的一部電影,兩個多月前,這個溫暖的大男孩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朋友說她看《囧媽》時,聽到張璐問徐伊萬的那句“你有多久沒有抱抱媽媽了”,她瞬間淚崩。

朋友恍然:“今生今世,我再也沒機會擁抱我媽媽了。可是,在我媽媽還在的時候,我又何嘗抱過她?”

以前總以為,不善於表達的父母,能一直用行動偷偷愛著我們,可事實是,父母真的老了,一天天老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等疫情過後,離家又越來越遠的我們,記得再忙也別忘了常回家看看。

因為愛,經不起等待。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二、學會與父母的“嘮叨”和解

《囧媽》中的徐伊萬一直想逃離母親盧小花的嘮叨,直到劫後餘生後他才讀懂母親的嘮叨。

在大黑熊撲向徐伊萬的那一刻,他母親挺身擋在前面:吃我吧,不要吃我兒子!”

那一刻,徐伊萬徹底懂了,媽媽很愛他,只是平時用錯了方式。

媽媽的愛都藏在她的嘮叨裡。他一直以來的逃離,不過是不願意去理解和接受媽媽的嘮叨。

最終,他們懂得彼此,擁抱和解。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一樣,每個人都在父母的“嘮叨”中長大,尤其是媽媽的。

媽媽的“嘮叨”,是她送給我們最長久的“禮物”。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幸福,有時很簡單,可以只是身邊還有媽媽的嘮叨聲。

疫情期間,沒有拜年,沒有聚餐,沒有走親訪友,活動範圍僅限於客廳與陽臺,有網友說宅在家都快要憋瘋了,而我卻很享受這段難得的居家時光。

陪伴時,放下手機,與父母真正地相處在一起,平淡而幸福。

為人母之後,我才明白,活在媽媽如影隨形的嘮叨下,真的很幸福。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三、跳出“兒女”角色,與父母耐心相處

和母親六天的旅行結束後,徐伊萬說:“這趟俄羅斯之行,是我從讀大學離開家,20多年以來,和媽媽相處最久的一次。”

就這一句,我百感交集。

其實,徐伊萬就是千千萬萬個你和我的真實縮影:我們遠離家鄉求學,打拼事業,在外呼朋喚友,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但同時我們發現父母似乎越來越嘮叨,越來越頑固。

甚至開始埋怨他們不理解自己,跟不上時代,接受不了新事物,面對他們的詢問時,乾脆什麼都不跟他們說,總是用“反正說了你也不懂”敷衍過去。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當我們抱怨與父母無法溝通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有跟他們耐心相處了嗎?

有給過他們時間和機會來靠近我們,瞭解我們嗎?

而我們有真正瞭解過自己的父母嗎?是不是一直都徘徊在他們的世界之外呢?

就像《囧媽》中的徐伊萬,在他眼裡,母親就是個最普通不過的老太太,對她的音樂夢想,他嗤之以鼻。

當他看著舞臺上光芒四射的母親,輕輕唱起一首驚豔全場的《紅莓花兒開》,他才發現原來母親是那麼美,那麼有才華。

你有多久沒有抱過父母了?

在這之前,不是缺少了解的機會,而是他不願意,也沒有耐心去了解。

或許,千千萬萬個的你和我,或多或少都有過同樣的心路歷程。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長假期裡,我們也能像電影中的徐伊萬一樣,與父母朝夕相處一段時間,讓自己和父母都敞開心懷,多點了解與認識彼此,不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結語

父母都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我們要時常陪伴在父母左右。

他們一邊垂垂老去,一邊盼我們回家。

幸福,很簡單,有時只是回家的路。

來日並不方長,趁愛你的人還在你身邊,去抱抱他們吧,勇敢地把愛說出來。

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愛”這件美好的事情上。

珍惜所愛,珍惜當下,活在當下。

當下就是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