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让黛玉寄人篱下,是出于疼爱还是因为有不可让人知道的隐情?

昨夜星辰昨夜风jk


我认为是有瘾情。其实书中对此留有六大疑点,而这些疑点的背后就是林如海让林黛玉寄人篱下的主要原因。

一、六大疑点

1.林如海本来要让林黛玉在家读书守孝,为何又让她离开。按照古代规矩,贾敏死后,做女儿的林黛玉应该节制守孝,所以贾雨村想要离开,但是林如海却另有打算,把他挽留下来,一边让林黛玉在家守孝,一边让继续让给林黛玉教书,继续当他的家庭老师。林如海的做法应该是长远打算,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这说明林如海最初是没打算让林黛玉到贾府。

2.贾母派人接黛玉却不派人祭奠女儿。林如海向贾雨村说明贾母接林黛玉的情况时,是这样说:“天缘凑巧,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林如海说的很清楚。贾母派的是接林黛玉进贾府的人,并没有派前来祭祀贾敏的人。贾母既然已经派人来了,为何还不派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前来祭奠贾敏,尔后顺道接走林黛玉呢?贾母的这一举动让人生疑。

3.林如海向林黛玉保证自己不再娶妻。林如海世袭列侯,轮到他是一线单传。按照古代的礼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子繁衍林家子孙是正道。但是他在送林黛玉走时,当面表态,自己年近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他的这一做法不合情也不合理法。堂堂的巡盐御史,死了夫人之后,一定会有无数的媒婆登门。按照正常的逻辑,为了生儿子,他也应该续弦,但是他却没有。

4.林黛玉进贾府后,林如海从未探望过她。林黛玉进贾府后,林如海似乎把她忘了,从来没有去看过他。如果是因为官职在身,为避朝廷嫌疑,不便于私下到贾府走亲戚,那么它也完全可以派自己的手下人,去探望过自己的女儿。最方便的应该是贾雨村,他先后到过贾府多次,但是每次都只是见贾宝玉,从来没有以林如海的名义探望林黛玉。这种关系一直到林如海病重,才写信让林黛玉回家。

5.林黛玉回家探父,贾母执意让贾琏把黛玉带回来。接到林如海病重的书信后,贾母不放心,让贾琏亲自陪同前往,不仅如此,还一再要求要把林黛玉带回来。此时林黛玉已经长大成人了,贾母为何还有这种做法呢?她难道有预知林如海生死的先知先能吗?如果不是,她担心什么?

6.贾母曾经当众说过林家的人都死绝了。随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年龄越来越大,两个人的婚事始终没有着落,这可急坏了林黛玉的好姐妹紫鹃。于是她私下里吓唬贾宝玉,受到惊吓后贾宝玉犯了痴症,贾母带领众人看望时,贾宝玉装疯卖傻,听说林之孝家的要来探望,坚决拒见,贾母随后说了一句安慰贾宝玉的话:“林家没人了,姓林的都死绝了。”贾母作为一个老祖宗,哪怕是情急之下哄宝玉开心,也不应该如此红口白牙这样骂林家。事实上,后来紫鹃和宝玉解释说,林家还是有亲戚的。林家明明有人,贾母为什么要骂出这样决绝的话?

二、六大疑点的背后其实是林家发生了一件事

红楼梦第二回,曹雪芹写林如海家世时,交代了一件家事。今如海年已四十,有几房妻妾,有过一个三岁之子,却偏偏死了,只剩下5岁的林黛玉。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

林如海三岁的儿子为何会死了呢?书中没有写是因病而亡,那么只能是人为的。贾敏一个大家闺秀不会做出下三滥的事情,但是几房妻妾就难以说了。他们跟了林如海那么多年没有生下子嗣,竟然没有一个人生下孩子。这其实说明一个根本性问题,不是她们不会生,而是不敢生。为什么?因为彼此之间有矛盾,孩子生下来也活不长。所以,林如海的三岁之子一定是死于妻妾明争暗斗之手。

这种事情发生后,说明林如海的后院是不安全的。贾敏活着还好,林黛玉还有人能保护照顾,但她死了之后,林黛玉就危险了。所以林如海才会在送林黛玉走时说这样的话:“上无亲母教养,下午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林如海这话说的已经很到位了,用白话说,就是林黛玉到贾母家生活也比呆在自己家里安全的多。所以他才会让林黛玉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